第474章 装病不如装死,徐达吃大鹅

王保保正在兴头上,观音奴的画,不轻不重……

他的笑容收敛,仔细打量观音奴。

妹妹这次回来,确实有所不同,让王保保颇为不喜。

这一切,似乎都和南方那个男人有关。

王保保想到此处,忍不住反驳道:

“朱家皇帝就得了民心,未必!

南方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恨不得吃它肉,食他骨!

这次你一路回来,可曾见到那些人,他们都是当地的望族,不管朝廷怎么换,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

可是人家为什么要帮你,还不就是因为我们更得民心?

朱家皇帝太过小气,此人,不成大事……”

观音奴摇摇头道:

“哥哥,奴家说的是百姓,不是士绅……”

王保保勃然大怒:

“我蒙古铁骑入关,何须那些人欢迎,不过是苟且之辈,他们从来不在本王的眼中!”

观音奴:

“可是哥哥,朱家皇帝,就曾经是这些苟且自卑的一员,是他们,将咱们赶出中原!

奴家说这些,并非想灭哥哥志气!

只是这些日子妹妹在应天行走,见多了市井的生活!

妹妹只是替百姓感慨几句……

我是蒙人,自然希望我大元能重返中原!

可我们回去之后该怎么做,当要反思!”

王保保闻言沉默,他也是受了汉家教育的人。

他舅舅察罕帖木儿,还是大元的进士。

汉家人的那套道理他懂,但观音奴不懂北元的朝廷。

执行汉家人的规矩,别说他王保保一个说了不算,就算是后边支持他的皇帝,说了也不行。

“他说过,咱们被赶出去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学会解甲归田!”

“行了,此事以后再说,本王不过是一个军人,我只要负责将为陛下开路就够!

行了,你去休息吧!”

王保保本来是想跟妹妹分享自己的喜悦,可观音奴三言两语,却将搞得心烦意乱。

妹妹自从回来之后,虽然兄妹之间的情感还在。

但她终究有了些许不同。

她明白,哥哥如果拿下大都,助力蒙古再回中原。

他未来一定会是大元的宰相。

蒙古人的规矩,没有那么分明的文官武将的区分。

可是哥哥和其他的王公贵族一般,并不相信汉人那套。

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观音奴行了个礼,默默出了营帐。

“女大不中留啊!”

王保保看着观音奴的背影,又是唉声叹气。

自家的妹妹,哪怕是她怼了自己,他也是怜惜的。

观音奴在朱元璋手里的时候,哪怕朱元璋带着她上前线,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射死观音奴。

在家国情怀和亲情之间,他有自己的取舍。

可是妹妹能千里迢迢跑回来,只为了提醒自己一句。

哪怕他不相信张异的鬼话,也要认下妹妹这段情分。

“失了身子,就不好找人家了!

不过回头看看有没有出身低一点的年轻俊秀,将妹妹许给她算了!

只是她平时知书达理的模样,大概是看不上族中的粗鄙汉子!

难呀!”

王保保随手翻开前线送来的情报,他对前方那位屡立功劳的小间谍,倒是有些兴趣。

不过他很快将关于张异的事情放到一边。

从朱元璋调回徐达开始,他心中已经再无怀疑!

接下来,就是等待机会,重新南下的问题。

他给后方的皇帝洋洋洒洒,写下一封信。

战争从来不易,要发动一场反攻的战争,更是需要强大的动员能力。

确认了准备反攻之后,北元的战争机器,开始转动起来。

……

“徐将军!”

张异在京城中,主打就是一个本分。

他以张三丰的身份,老老实实读书,妥妥就是为了功名而努力普通人。

是日,张异在家中读书。

如今大明的科举,再不是后世诟病的八股文。

他读着读着,听着外边有人敲门。

打开门,却见徐达笑语晏晏。

“您怎么来了?”

徐达见他询问,笑道:

“被伱小子薅回来的,好你个家伙,上次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却没想过你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张异眯着眼睛笑:

“我记得您说过,想在有生之年,擒下王保保……”

所谓有生之年,是指在王保保死之前。

洪武八年八月……

徐达闻言,喜笑颜开。

这一次以举国之力,算计漠北,虽然是以皇帝为主导,但这个主意确实是张异提供的。

也许,自己这个未来女婿,真的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如今我大明,就差一场溃败,才能真正将蒙古人引到口子里来!

不过以王保保的小心,这件事必须做得非常小心才行,王保保此人用兵,非常谨慎!

如果做不好,我们这几个月的布局,就前功尽弃……”

徐达进入张异家的房子,看着张异放在桌子上的书,微微点头。

这孩子除了道士的身份有些怪,人确实没有毛病。

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哪哪都是好的。

这不比那些公侯勋贵的子弟优秀?

“徐……”

“叫徐叔叔!”

张异刚想叫徐达徐将军,被徐达一眼给瞪回去。

他笑笑,继续问:

“您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徐达回京,是当着百官的面回来的。

这也是他和皇帝之间的默契,徐达回来那日,朱元璋出城相迎。

这在外人看来,是朱元璋重视徐达的动作,其实在有心人眼中,是另外一种解读。

徐达和朱元璋乃是发小,又是君臣。

他们之间的信任程度,并不需要这些动作去加持。

老朱的客气,落在有心人眼中,其实是充满担忧之色。

朝中关于徐达君臣离心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不少有识之士,同样忧心忡忡。

可朱元璋和徐达表面,似乎和和气气。

这让许多人,有心无力。

张异早就将关于此事的小作文,传给漠北。

他相信,那位北元齐王,自有判断。

“下一步,肯定是悄悄回漠北,只是如何回去,也是个技巧!王保保集结大军,起码要两个月!

我必须在这两个月内回去,然后悄悄布局!”

徐达和朱元璋早就有详细的战略,但张异并不太懂军事。

徐达简单地说了一下,大概就是以北平为诱饵……

前朝大都,对于漠北的汉庭而言,是绝对的诱惑!

重回大都,无论是对于大明还是漠北而言,都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大都,就是朝廷跑出去诱惑王保保的诱饵。

可是怎么合理的让王保保吃下诱饵,那就看朱元璋和徐达的智慧。

“叔叔也没必要把王保保看得这么神,在贫道看来,岭北一战之后,他的信心肯定也是高涨!

李文忠也好,您也罢,都是他手下败将!

若说他没有骄傲,那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以您的性子,都吃过骄兵必败的苦,没道理他就能逃过这个规律!

建功立业,重铸大元!

这种伟业,可没有多少名将能经得起诱惑……”

张异的话,说得徐达面红耳赤。

他对张异的毒舌颇有耳闻,如今小小见识了一番。

话语虽然扎心,但张异说得其实没毛病。

岭北一战,败就败在骄兵必败。

而徐达之所以会脱离朱元璋定下的战略,除了有些看不上那个经常被自己打得满地找牙的王保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想要完成北伐,青史留名有关。

如今的王保保,就是洪武五年的他。

自己必须为洪武五年的错误买单,而让王保保吃下同样的苦果,就是最好的报复。

“叔叔准备装病?”

张异询问徐达,徐达无声点头。

朱元璋将他从前线调回来,就是为了麻痹漠北。

可是这场诱敌之策,必须他亲自主持。

完成一场可能横跨北境的战斗,这样的战略性的人才大明不多。

或者说,除了朱元璋和徐达,哪怕是常遇春,李文忠、冯胜之类的名将,也做不到。

徐达必须悄悄回到前线去布局,那如何让他合理的脱身。

朱元璋想到的就是和张异一般,让徐达装病,然后转移到北方去。

只是张异笑笑说:

“将军要装病,难度不小!

尤其是你常年抱病不出,实在不妥!

与其装病,不如装死算了……”

徐达一愣,装死,这也行吗?

“叔叔想想,你要是真的装病的话,这满朝文武怕不是要去大半天天看望你吧?

你不应付个十天半个月,能脱得了身?

更何况,你病在京城长期不露面,以北方那位的性子,会不会不放心?

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大家哭一哭,头七一办!

谁还关注您呢,到时候您前往北方,也没有人能怀疑!

最好,还要陛下给您搞出点故事,更能取信于人!”

徐达:……

他好好来找张异聊个天,就把自己聊死了?

不过徐达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装病不如装死,只要自己明面上死了,他前往漠北,也不会吸引太多的目光。

只是怎么死,这要好好跟朱元璋合计合计……

“其实您不用纠结,我这里有个版本,为您量身定做的……”

张异想起野史上,关于徐达吃大鹅的故事。

这好呀,刚好可以给他利用上。

“叔叔您等等!”

张异不等徐达答应,已经去找纸笔了。

关于朱元璋弄死徐达的传说,本身就有很广的流传度。

那些南方文人编出来黑老朱的野史,本身野史经历过时间考验的。

张异写得很快,不多时,就有一份完整的故事送到徐达面前。

徐达:……

张异写了一份关于他吃烧鹅给吃死过去的故事。

虽然看着自己的死期有些怪异,不过张异编造的故事,确实也算合理。

他的背疽,举世皆知!

徐达用了几个月时间,将自己背疽复发的事情酝酿起来。

如果背疽不治,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而怎么让自己合情合理的死去,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大蒜素不再起作用。

而关于抗生素的抗药性这点,其实早就随着微言录的传播,成为人尽皆知的内容。

抗生素不起作用了,还需要一个他能让他触发死亡的契机。

而张异选择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烧鹅!

徐达喜欢吃烧鹅,但烧鹅属于发物。

这也是华夏传统医学中人尽皆知的常识。

一个得了重病,又抑郁不得志的将军,然后因为吃了发物而死,很符合外人的想象吧?

而且,张异给设计的剧情,这发物还是朱元璋给赐予的。

这简直就是将老朱薄情寡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徐达也不知道张异是怎么想的,在黑皇帝这方面,张异一直是可以的。

似乎,可行!

对于张异把自己写死这件事,徐达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就是皇帝要承担骂名,他怎么也要问过皇帝。

“你的这份东西,我呈上去给陛下看看!

如果可行,记你一功!”

徐达将东西收好,上下打量张异,这小子说起来,还真是越看越满意。

张异被他看的有些心虚,好在徐达很快收回目光。

他跟张异再聊了一会,就悄然离去。

回家之后,徐达主动前往宫里,求见皇帝。

朱元璋将他叫到御书房,只有朱标几人在。

朱元璋正在浏览徐达交上来的装死方案,脸色发青。

“这混账小子,每次都让朕当恶人?”

老朱看着张异的方案,气打不到一处来。

用烧鹅坑死功臣,亏他想得出来。

这流言若是再民间流传开来,他朱元璋在史书上,可是要被记上浓重的一笔。

薄情寡义的名声,绝对少不了。

不过既然是配合演戏,这个薄情寡义的名声,刚好可以唬住其他人。

“行,真就当一次薄情寡义的小人!”

老朱盯着徐达,发现这老小子在笑。

他劈头盖脸指着他一顿骂。

徐达被骂的一脸懵逼,但似乎明白老朱这是故意拿他出气。

他明白过来,老老实实跟着朱元璋演戏。

不就之后,宫里的太监都知道,魏国公从皇帝的书房出来之后,抑郁不得志。

徐达回家之后,背疽复发,病倒在床。

君臣之间的矛盾,似乎变得不可遏制。

老朱虽然没有特意针对徐达,但徐达事实上已经养病在家。

君臣二人之间不和的消息,逐渐流传开了。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