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S店出来,几人开着两辆车先是在外环随便开了几圈,熟悉熟悉车子的性能,然后就去了录音室了,陈墨打算去把答应张导的歌曲先给写出来。
陈墨拿起手机找到了张导的电话,然后和张导询问了一下张导的电视剧主题曲的相关要求后,然后又细聊了一下张导的电视剧剧情。
张导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74年的初春,上高中的静秋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新教材,要到一个叫西村坪的地方去,采访村民,然后将村史写成教材,供她所在的K市八中的中学生使用。在去西村坪的途中,村长向静秋介绍了一株开红色花朵的山楂树。
静秋被安排住在村长家,静秋得知张家三儿子老三在勘探队工作,而与他的第一次见面是从静秋听到优美的手风琴琴声开始的,拉的正是静秋最喜欢的苏联歌曲《山楂树》。静秋一下子被琴声吸引住了,不禁开始幻想起拉琴人的长相。
出现在静秋眼前的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年轻人。不知为什么,静秋突然开始变得无比慌乱起来。
回到村长家,大家一介绍,静秋才知道原来老三不是村长的儿子,他叫孙建新,只不过以前在村长家住过一段时间。渐渐地,老三和静秋熟悉起来,经常趁中午休息时间来找她,跟她聊聊天。过了几天,静秋要轮休回K市,晚上,老三悄悄给她留了言,约好第二天八点在山上等她。静秋暗自兴奋。分手时,老三突然提出要跟静秋到K市去,静秋没同意,只答应让他第二天下午去县里接她。
一天后,静秋匆匆从K市往家赶,没想到车半路抛锚,等到了站老三已等她很久了。两人趁着夜色回西村坪,老三牵起了静秋的手。路过山楂树的时候,老三提议去山楂树下坐坐,静秋却又想起了那个穿白衬衣的幻影。老三骗她说鬼出来了,将静秋搂在了自己怀里。
静秋觉得这样不太好,却又舍不得离开,只觉得心里很踏实。老三趁这个机会得到了静秋的初吻。两人的关系后来几度发生波折和误会,静秋也对老三死了心。
有一天,一个解放军来学校找到了静秋,自称是老三的弟弟,来接静秋去见他最后一面。他告诉静秋,老三得了白血病,因为想见静秋最后一面,尽管已停止用药、停止抢救了,却仍旧闭不上眼睛。
静秋这才知道,老三其实就在K市,一直暗中关心着静秋。静秋来到医院,见到已是弥留之际的老三,她一边喊,一边抚摸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终于闭上了,两滴泪从他眼角滚了下来。
老三走了,按他的遗愿,他的遗体火化后,埋在了那棵山楂树下。老三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故事中的乔倩饰演的静秋是一个性格单纯乖巧、坚强而含蓄的女孩子。在那个年代,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她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加上她母亲的身体不好,需要买冰糖和核桃治病。可是静秋家一贫如洗,生活捉襟见肘。
书中这样描述道:"静秋家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家徒四壁,桌子是学校的旧课桌,凳子是学生用过的旧凳子,床是学校的长板凳上架着几块木板。床上的床单被子倒是洗得干干净净,但也都补过了。吃饭的碗就放在一个旧脸盆里,砧板是一块课桌面改的。"
就连到访的长林都忍不住问:"你家怎么比我们山里人家还穷?"
面对生活的困迫,静秋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默默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生存下去。她拉板车,运酒糟,搅水泥太多粗活、重活,她都一并挑上肩。
静秋的善良和坚韧,赢得了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不但是老三,长林、张一、弟媳妇都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的压抑之下,很容易形成自卑、胆小的性格。
而静秋的母亲仍旧处在被改造阶段,所以不但在言行上要求自己小心谨慎,也将这种小心谨慎施加到她身上。她总是会教育静秋要注意言行。在这样传统的管教下,静秋自然会形成单纯、乖巧、安分守己的个性。
所以当静秋遇到老三之后,即使心中出现了那从未有过的悸动,她也很快地压抑自己的感情。也因为受到静秋的出身的影响,总自卑地觉得自己配不上老三,或者说没有资格去接受老三对她的好,充满了不安全感。
而故事中的肖晓东饰演的老三与静秋形象反差较大。老三的父亲是军区司令员。文革中虽然受到冲击,但很快官复原职,但他的母亲却被谣言所害,自杀身亡。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老三并没有形成骄横跋扈的性格。相反,他非常细心、体贴。这样的细心和体贴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他的阅读,来源于他的教养。
老三酷爱文学。他阅读《简·爱》,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文学给予他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是心灵上的洗涤和熏陶。老三接触到的书籍和求学经历,使他养成了谦逊、优雅的气质。
再加上老三母亲的遭遇,从书中就可以看到,当他讲起他母亲的事流露出那种惋惜和遗憾的神情,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女性是非常尊重的。比如老三能为静秋洗床单、洗脚,对静秋发乎情止乎礼的相处,这些都表明他对女性的尊重。而对于老三那些不成熟的举动,弗洛伊德举例说:"一个处于极度愤怒的人常会表现出一直被压抑着的侵犯本能是如何让他过渡到自我破坏的。
也就是把气转化为对自己的侵犯,他会揪扯自己的头发或用拳头打自己的脸,尽管他显然更愿将这种手段施加于他人。"静秋那种压抑的爱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的不成熟。
陈墨在跟张导沟通了好久之后才渐渐地确定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陈墨打算使用歌手冷漠的那首电影同名的《山楂树之恋》,陈墨觉得只有冷漠的这首才是最适合电影的,其他的任何歌曲都不适合。
很快,陈墨就起笔回忆着这首歌的曲谱,然后在录音棚和众人尝试将小样录制出来。
“那时那天那年
那美丽盛开的誓言
成为刻骨铭心的往事
流过盼望守候的心田
那时那天那年
那青春盛开的火焰
它燃烧着生命和信念
却不能温暖孤独的思念
我们在山楂树下相恋
只换今生一次擦肩
如果来世可以执手相牵
我愿意用生命祭奠”
其实陈墨的嗓音并不适合这首歌,不过陈默还是坚持将这首歌完整的录制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了让张导有一个参考。
“张导,歌曲小样差不多录制完了,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等下您查收一下,对了,还得和您说一下,其实我的嗓音并不适合唱这首歌,我觉得您应该找一名干净、清脆的男声来演绎一下这首歌,而且演绎的时候还得将感情多代入一些,我个人觉得只有将感情完全的代入了,才会将电影的那个年代的那种完美的、纯洁的爱情完美演绎。”陈墨将录制完的歌曲小样发到张导的邮箱后,打电话跟张导说着。
“谢谢,谢谢,我等下好好听听,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有个想法,只不过找了这么久一直没找到我心中的那个期待的主题曲,知道听了你的民谣的风格,我才发现,原来我缺的并不是歌曲,缺的是能够将故事用歌曲来表达出来。”
“希望歌曲能够获得张导的肯定,那您先去听听试试,然后回头再找个歌手重新唱一遍。”陈墨高兴地说道,自己的歌曲能被认可,能被大导演认可,陈墨感到万分荣幸。
这边,挂断陈墨的电话后,张导喊秘书叫来了肖晓东、乔倩等演员,同时也将编剧策划副导演等人叫了过来,此时他们正在忙着电影的后续发片事宜,所以都在一起,正好就都叫了过来。
打开邮箱,张导将歌曲小样下载了下来,打开播放器就播放了。
“那时那天那年
那美丽盛开的誓言
成为刻骨铭心的往事
流过盼望守候的心田
那时那天那年
那青春盛开的火焰
它燃烧着生命和信念
却不能温暖孤独的思念
我们在山楂树下相恋
只换今生一次擦肩
如果来世可以执手相牵
我愿意用生命祭奠”
陈墨低沉沙哑的歌声响起,一下子就将众人带入到了那个年代,带入到了改革开放前,带到了那棵山楂树之下。树下的一对男女因为一个小玩笑,而相拥到了一起,而展开了他们之间爱的故事。这棵山楂树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他们也曾在这个数下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誓言。也是这棵山楂树,见证了他们的分别,见证了他们此生的遗憾。
张导和众人在静静地听着歌曲,谁也没有出声,他们就这样听了一遍又一遍,不是因为陈墨唱得有多好,仅仅是因为陈墨的这首歌,让张导将自己带入了这首歌中的故事中,或者说,这首歌完全将电影要演绎的故事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在爱情可以速配、恋爱变成游戏、婚姻可能背叛的浮躁现代的这个时代背景中,这部电影,这首歌,似乎成为一面镜子,让今天在快节奏中奔波的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中那被遮蔽的纯爱和被稀释的情怀,这就是张导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出的情歌,张导觉得陈墨完全抓住了自己的心,抓住了自己想要表达的。
最后,张导带领众人又反复听了几遍这首歌,和众人相互讨论了一会后,决定,不管怎样,一定要用这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了,然后安排众人继续进行电影的后续剪辑拍片事宜,就遣散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