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细嚼慢咽的,一脸的享受。
看似结束了,实际上是在运功。
“右仆射,我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上九流也好,下九流也罢,是不是我大唐的子民?”魏征问道。
“自然是我大唐子民。”长孙无忌答。
“陛下是不是大唐子民的陛下?”魏征又问。
“陛下自然是大唐子民的陛下。”长孙无忌又答。
“陛下对天下百姓施以仁政,天下百姓是否对陛下感恩戴德?”魏征接着问。
“百姓自然对陛下感恩戴德。”长孙无忌接着答。
“既然子民是陛下的子民,陛下是子民的陛下,那子民天天将陛下挂在嘴边,又有何不妥之处?”
这时候,长孙无忌想将话接过去,因为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可是,魏征不再给他这个机会了。
“秦朝有始皇帝,施以暴政,因为诗书之中字句不合他意,坑杀儒道门生六百四十余人,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敢怒不敢言,从而滋生出陈胜等人起义造反。
汉朝有孝文皇帝,施以仁政,与民休息。任何对百姓造成不便的事情,统统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开创文景之治。
孝文皇帝甚至还使用了‘入粟封爵’的政策,看似在提高商人的地位,实际上是在提升汉朝的商业能力。
因为孝文皇帝的仁政,百姓日日夜夜歌颂他的恩德,难道这是犯忌讳吗?”
长孙无忌见魏征彻底发功,想要出言。
可是魏征长吸一口气后,继续说道:“如今我大唐国力早已不是汉朝能相提并论的了的,短短六年时间,陛下文治武功,使得天下安定,繁荣昌盛,陛下之功,比孝文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如今这天下百姓,把陛下挂在嘴边,是在感念陛下的恩泽,是在对陛下这么多年励精图治予以肯定。
所以大唐百姓将陛下挂在嘴边,对陛下施行的仁政敢于说出来,就是对陛下的肯定。
陛下功盖寰宇,实乃百姓之幸也!百姓对陛下感恩戴德,亦是陛下之幸也。
陛下若是因为一道菜用了个什么字,就大肆处罚老百姓,那未免太过于小题大做了。
以陛下的宽阔胸襟,就连始皇帝也比不上,所以陛下定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斤斤计较的。”
魏征就这么不卑不亢的说完了一大段话。
话里行间,字字都没怼长孙无忌,可字字都在怼长孙无忌。
咱陛下可是要跟汉孝文皇帝一比高低的,而你跟了陛下这么多年,陛下什么胸襟,对百姓的态度如何,你还不清楚?
陛下岂会因为一两个老百姓念叨他几句,就雷霆震怒?
而你却在这里接二连三的跟一个市井小民过不去,你这么小心眼,咱陛下还能这么小心眼吗?
嗯,这小龙虾确实是越吃越好吃。吃了人家的东西,帮人家说几句话,怼了长孙无忌一通,又能把李世民拉出来好好夸一夸。
这波一箭四雕。
李世民确实没多在意江湖拿他做宣传的事情,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魏征这个乡巴佬,居然拿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把他夸得天花乱坠的。
美了美了。
李世民:我有那么厉害吗?这才贞观六年我居然都超过孝文皇帝了?这事儿我咋不知道?我做的这一切,就是想证明“玄武门之变”我做的是对的罢了。不过,能被魏征拿来跟汉孝文皇帝比一比,感觉还挺舒爽得。早知道有这一出,刚刚应该多给魏征点小龙虾的,否则他肯定会说更多。
毕竟,那位可是自古以来贤明帝王的典范啊,无人能出其右。
此时,长孙无忌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抛出一句“陛下圣明”之后,便哑口无言了。
魏征这个乡巴佬,嘴皮子咋那么能嘚啵呢?一口气说这么多,不累吗?
就这么一件小事,魏征居然把秦始皇和汉孝文帝都给搬出来了。
属实过于离谱了。
但仔细一琢磨,魏征这个乡巴佬说的,还真挑不出半点毛病啊。
长孙无忌有点不爽,很快就琢磨出来了魏征是在贬低他心胸狭隘。
于是他又问道:“那天那个商贾居然管陛下叫‘唐太宗’,秘书监觉得这也妥当?”
说完这话,长孙无忌就觉得自己有点着急了。
这件事情其实陛下也没跟江湖计较,甚至还对这个庙号非常满意。
而现在还有其他几位朝中大臣在场,长孙无忌说这话不太合适。
今天怎么了?平时也不会这么冒失的啊?
很快长孙无忌就反应了过来,他可能又要挨喷。
陛下乃贤明之君,文治武功,他这么问,意思是江湖这样说陛下不妥。但这句话从长孙无忌嘴里说出来,意思甚至可以变成是他觉得陛下叫太宗不妥。
而这句话随便一琢磨就是漏洞百出,怎么琢磨都是长孙无忌的错。
这种关于礼制的事情,魏征最是在意。如果让他揪住,那可就得大做文章了,惹怒了陛下,他今天搞不好要受罚。
魏征这乡巴佬,说了这么久,该不会是在等他露出马脚吧?
然而,长孙无忌估还是计错了。
只见魏征的小龙虾已经吃完了,正在碗里挑配菜吃,就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
其他人倒是惊讶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心想你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未免胆子也太大了吧?居然在朝堂之上管陛下叫“太宗?”
好家伙,你简直比魏征的胆子还大啊!
然后众人又惊讶刚刚魏征的话。
以前魏征也拍过陛下的马匹,但都拍得不明显。今天这一通彩虹屁,着实让他们长见识了。辞藻华丽,完全不带半点掩饰的,说起来轻松自然,就好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般。
而这时候李世民也没介意长孙无忌说这话,反而有点担心魏征会跳出来喷长孙无忌。
魏征依然保持沉默,完全没有半点要开口说话的意思。
见魏征没开口,他也就放心了。
于是,李世民赶紧开口,揭过这个话题,与众人一边吃,一边商讨国事。
晚间,李世民一家子在一起吃晚膳。
李世民只感觉自己心情好了,什么事情也都变得顺利了。
“父亲,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李丽质问道。
“女儿长大懂事了,父亲自然就开心了。”李世民笑道。
“父亲,宫外传来一件趣事,你要不要听听呀?”李丽质问道。
“你说。”
“南方最有名的厨娘来京城啦,今天刚到‘醉云楼’。”李丽质说道。
“南方最有名的厨娘……好像姓梁?人员走动,这事儿有什么趣?”李世民问道。
曾有淮南道的官员给李世民进贡过江南的甜点,据说那个厨娘可以跟尚食相提并论。
那甜点很是好吃,李世民印象很深,所以他还记得那个扬州的厨娘姓梁。
“有趣的当然不是这个啦,而是今天江湖也去了‘醉云楼’,而且还品鉴了梁雨萱做的菜,挑出了很多不足之处。然后梁雨萱有点不服气,就跟江湖立下对赌约定,明日中午在‘醉云楼’进行厨艺比拼,据说赌注还不小。”李丽质笑道。
这个江湖,有点意思啊。中午在东市拿他的名号推销小龙虾,然后又和南梁较上劲了。
梁雨萱在美食界名声不小,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比厨艺,明天的朱雀大街,肯定会非常热闹。
李世民对江湖的厨艺非常感兴趣,对他这个人也存有诸多疑问。
而且李丽质也不止一次谈起江湖了,从李丽质口中得知,原来那家农家乐还有很多他没体验过的地方。
只因他是天子,国事繁忙,不然他肯定去农家乐光顾很多次了。
“确实有趣。”李世民点头道。
他对于民间的情况,一直是很关心的。如今民间老百姓的活动越来越多,足以说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了。
“我们都吃过梁雨萱做的甜点,真的很好吃哦。但是江湖的手艺也不错。两个人的手艺我都很喜欢,真不知道谁会赢呢。”李丽质一脸期待,恨不得马上快进到明天中午。
“女儿想去看看热闹?”李世民笑问道。
“嗯嗯,明天中午我一定去看热闹!”李丽质连连点头。
“明天中午,我抽一点时间出来,陪你一块去。”李世民笑道。
李世民对这件事也很感兴趣,那个一出现在他视野当中就用厨艺震惊他的年轻人,到底水平如何?
除了麻辣小龙虾这些,他还能做出更好吃的东西吗?
“父亲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