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了。

哪怕身为九五之尊,贵为天子。

朱元璋也从来不信什么所谓的“天命”,更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

要是真有天命,宋元又岂会灭亡,还能轮到他一个和尚来当皇帝?

啥?

这就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属于是成皇之路上必备的考验?

这话听听就好。

古往今来,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能吃苦的人。

但朱元璋,乃至于那些真正从底层亿万群众中,脱颖而出,足以左右时代潮流的“大气运者”,屈指可数。

是以,朱元璋心里一直都有一个“野心。”

说的伟光正的一些,那便是“为万世开太平。”

说的稍微自私一些,那便是让朱家江山,能够代代不易的传承下去。

妥妥的封建地主思想。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来说。

明朝要是真的能够克服一切外力,永世不易的传承下去。

也称得上是一件造福天下的好事。

为此,朱元璋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势,要将所有能够动摇大明江山的隐患,在洪武一朝彻底解决掉!

灭北元,定西南,平辽东,驱倭寇!

当然,还少不了的,就是要干掉朝中这些“忠良!”

还是那句话。

古往今来,草根皇帝,也就朱元璋这么一个。

抛开那些“得位不正”,通过阴谋诡计上位的皇帝,比如司马氏之外。

绝大部分皇帝,登基之前都有一个极其显赫的出身。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句绝美的唐诗,在朱元璋这等人看来,却是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尽管不愿意承认。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一统东南,有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得到了东南大量士族阶级的承认与支持。

他麾下虽然有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统帅与军队,但却没有可以将他的意志,落实到基层的行政架构,以及与之配套的官员。

没有这些东西,当初的朱元璋,根本无法成为一路诸侯!

两百多年后,那个亲手葬送明朝的男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流寇’转变为“军阀”的必要条件。

稳定的根据地。

又或者说,是地方士族的支持。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获取士族支持→新朝代创立→士族逐渐壮大→为了利益开始刀剑相向,引发诸侯之乱/通过政治手段一统天下士族,架空皇帝或者取代皇帝。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周期律。

朱元璋看到了这个未来,并且冒着天下大乱的风险,去尝试着改变这个未来。

封藩案,就是朱元璋对天下士族的一次清洗与震慑。

但朱元璋也非常清楚。

正如季秋所说的那样。

无论杀了多少官员,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官员所代表的“士族阶级”,依旧存在。

只需几十年的功夫,一切便又会回到原点,朝着“封建王朝周期律”所注定的深渊,缓缓滑落。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在下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

可当季秋将这个问题毫不掩饰的点破后,朱元璋这个横贯古今,独他一人的奇男子,心头忽然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朱元璋本想叱责季秋几句。

但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很是无奈的叹息。

“你这小子...”

“刚回来就给咱添堵是吧...”

“哪能呢!”

“干爹!我之所以提起这个问题,不就是想要帮您解决吗?”

“是吗?”

朱元璋笑了笑,心中却是无比苦涩。

这次的事情,不同于以往。

并不是靠着所谓的“奇思妙想”,就能够解决的。

因为这一次,站在季秋和朱元璋对立面的,是季秋曾经战胜无数困难,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法宝!”

人心,与大势!

在史书中,大势有很多种称呼。

气数...命运...

到了后世,渐渐演化出了一种充满科学气息,却又玄之又玄的称呼。

历史修正力。

但无论哪种称呼,都足以说明“大势”这两个字,那不可阻挡的宏伟“惯性”!

任何人想要逆大势而行事,最终只能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结局!

季秋说是要帮朱元璋解决问题。

朱元璋却是根本不抱任何指望。甚至在他看来,无论季秋想做什么,都不如指望朱家后世,多出几个真正的雄主,来的靠谱一些。

“干爹,瞧你这架势,像是不信俺?”

“......”

“今天这大喜的日子,别逼咱抽你。”

“有话赶紧说!”

“喔...”

“干爹,我觉得是时候对基层的吏员下手了。”

季秋声音不大。

但他的话语,却足以在整个大明,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当然,白白下手,肯定会招来莫大的阻力。”

“所以我才会提出给京官,乃至于吏员涨俸禄的建议,为接下来的广招吏员,进行铺垫。”

“你是说,要广招吏员?”

“正是!”

季秋点了点头,声音愈发激昂!

“干爹,为什么咱们明朝,乃至于历朝历代,都离不开各地士族?”

“因为需要他们治理地方,为国家征收赋税。”

“但,为什么一定是要这群人,来征收赋税?”

“答案很简单。”

“因为大明不可能将军队派到每一处土地。”

“而大明的每一处土地,都有各自的士族盘踞着。”

“说白了,天下士族的根基,除了他们那些敛财的手段,便在于他们对于所在地方,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所经营下来的掌控力与威信。”

“就算一个士族倒下,照样会有其他士族,在前者的尸首上屹立而起。”

“这种长时间的‘上下分治’,便是士族不断壮大的土壤。”

“士族不断壮大,朝廷愈来愈离不开地方上的士族,导致士族继续壮大,形成恶性循环!”

“当下层的权力,再也无法满足愈发庞大的士族胃口时。”

“大乱,随之而来!”

“所以说,士族之所以会尾大不掉,源自士族对于基层权力长时间的掌控!”

季秋的慷慨激昂的陈述,在乾清宫内反复回荡。

而他的眼中,闪烁着更是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智慧与沧桑!

权力二字,自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

很难说清是权力造就了人类文明,还是人类文明造就了权力。

两者密不可分,相生相伴。

但正如山间的溪流。

当溪流停滞,就会腐化,最终摧毁掉一整个生态系统,并从中诞生出新的生态系统!

权力本身,并不可怕!

人类文明要发展下去,权力这个概念,势必一直存在下去。

但权力的停滞与腐化,终究会如同山间的溪流一般,吞噬山间生物曾经赖以生存的一切!

千百年来,王朝更迭。

浪花冲刷掉了一个个朝代,又将一个个朝代送上那至高的皇位。

在这一页又一页的史书中,在那波澜壮阔的史诗中。

权力的停滞与腐化,从未停下。

如今,季秋要打破这个循环!

正式对着天下士族,开战!

“所以,想要解决大明的问题,或者是士族的问题。”

“其根源,就在于斩断他们对于地方长时间的掌控!”

“或者说,遏制住他们野蛮生长的势头,不让权力的流动停下!”

说罢,季秋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构想!

“干爹,请选拔吏员,安插到各地!”

“而吏员的权力,就类似于各地的乡贤。”

“名义上,这群人依旧是吏,要服从当地官员的管辖,并配合当地官员的工作。”

“但众吏之上,还有上吏。”

“若是对现有的官员裁定,政策等事项不满,吏员可对上吏反应。”

“当地官员便无权做出判罚!”

“若官员不满,则可向自己上官反应。”

“如此往复,直达皇帝,最终形成一套独立于现有官员体系之外的吏员体系!”

“而这些吏员,可以分担多种职责!”

“收税,征兵,徭役...”

“他们便是这天下政务的执行者,更是朝廷意志的践行者!”

说白了,季秋这就是要另起炉灶,从根源上架空由天下士族,所构建出来的文官行政体系!

在季秋的构划中,一旦这个吏员体系,正式铺开。

那么天下官员便只有行政权,而再无执行权!

并且从行政转化为执行的这个阶段,官员本身无法对吏员做出任何约束!

是阴奉阳违,还是老实照办,都在吏员的一念之间!

这便是各地士族,拿捏朝廷命官的手段你是朝廷委任的官员,又如何?

衙门里的吏员,都是老爷们的人!

给你面子,乖乖合作,那你就还是县老爷。

若是给脸不要脸...

出了衙门,就没人认你这个县老爷!

而这份权利,本来就应该归于朝廷所有!

却是被各大士族通过种种手段,硬生生侵吞掉了!

季秋如今就是要将这份权利,从天下士族手中收回来,同时对那些出身于士族的官员,互相制衡,最终保持权力的“流动性!”

当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各地的吏员,就不能从当地选举了。

不然季秋费劲巴拉折腾这么半天,根本毫无意义。

关于吏员选拔的问题,季秋心中也是早有计较!

“干爹,这吏员,应当遵循异地就职的原则。”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本就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对于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朱元璋可是关心的紧。

“秋儿,照你这么说,所需的吏员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这么多吏员,从哪来啊?”

说到这,朱元璋甚至觉得季秋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毕竟,要是能有这么多吏员,朱元璋还需要为治理地方的事情发愁?

“这个问题嘛...”

“干爹,这批吏员,咱们不都是现成的吗?”

“并且绝对可靠,几乎都是穷苦出身!”

季秋狡黠一笑,那阴恻恻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干爹,咱们军中是不是有不少三四十岁的把总,总旗,甚至是小旗啊?”

“这群人,刀里进,血里出,历经生死,更能带着手下一群弟兄作战,能力什么的,早就练出来了!”

“让他们完成命令,绝对可靠!”

“但论武力,这群爷爷辈的人了,本就不如那些刚入伍的普通士卒。”

“而让他们在军中继续留下,着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也会影响军队的战力!”

“但,离了军队,这群人又能干什么去呢?”

“无非就是回老家务农罢了。”

“可这群人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本事,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而吏员这个角色,本就不需要太多决策,需要的仅仅是执行命令,并且完成命令!”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元璋的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呼吸愈发急促!

他很兴奋!

因为他意识到了季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而季秋的构划,还远不止如此!

“所以啊,干爹!”

“这不正是最合适的吏员人选吗?”

“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段时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

“便可在“异地为吏”的前提下,将他们派到大明各地!”

“如此一来,我大明便多了一条源源不断的吏源!”

“哪怕是那些没有任何职务的士卒,只要超过一定岁数,同样可以吸纳到各地为吏。”

“毕竟,那些基层的吏员,也是需要人手的嘛!”

季秋越说越快,越说越激动,为那个美好的前景而激动!

“并且通过此举,不但能够提高军队的战力,确保军队当中保持相当数量的新鲜血液。”

“同时,也能为那些曾经为大明浴血奋战的百战老兵,找到一条后半生的归宿!”

“干爹,这些老卒,才是咱们大明能够击败群雄,横扫元虏的最大功臣!”

“而非是朝堂上那些只会侃侃而谈的衮衮诸公!”

“这个政策若是落实下去,天下的穷苦百姓,都会以参军为荣,以保家卫国为荣!”

“试想一下,若是几十年后,大明各地,满是出身行伍的吏员!”

“就算有贼人作乱,在这群老卒与各地卫所的镇压下,这群贼人,又能嚣张几日?”

“此番种种,还请干爹定夺!”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