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七四一章 民心似水(上)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2:48:01

第七四一章民心似水上

经略府签押房内。沈默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葛布直裰,双手交叉搁在大案上,神情有些疲惫,眼神更是晦明晦暗,难以捉摸。

刘显穿着那绯红的二品武将官服,坐在大案对面的椅子上,不敢与沈默对视,但呼吸有些粗重。两人已经如此沉默了好长时间,气氛十分凝重。

我对不起大人。刘显还是开口了,他抬头望着上峰的眼睛,声音喑哑道:但我当初举荐张公,是真的以为他可以胜任

沈默仍微闭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刘显的汗下来了,其实郝杰也好,何心隐也罢,甚至沈明臣余寅等人,之所以无法感觉到沈默的威压,是因为在地位上距离太远,大家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沈默又从不摆架子,所以才会觉着他平易近人。

但到了刘显这个层面。感受就不一样了,他分明看到一个精明无比,又难以揣测的顶头上司,哪怕此人永远笑容满面,也足以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差点把他害惨了的时候。

所以他不得不言辞恳切的解释道:大人也知道,末将不是世袭将官,而是半道从戎,当时只是想混口饭吃罢了,做梦也没想到,能有穿上二品官服,当上总兵提督的一日。这一切,离不开当初张公的提拔,如果没有他,肯定没有我的今天。我要是不思报答,禽兽不如啊说到最后,他已是虎目通红,声音哽咽了。

沈默终于慢慢睁开眼,目光在刘显身上稍作停留,便飘到了门外,缓缓道:军国大事也能拿来还人情吗。

刘显低声道:当时末将觉着,没人比张公更有资格,与其举荐别人,还不如帮老上司一把呢。

沈默缓缓摇头,一声长叹道:中国的事坏就坏在这里一遇到事情,不先考虑朝廷法度。也不考虑百姓,而是先考虑自己的小圈子,看看有没有便宜占,他怎么就能不坏事儿说到这儿,他的语调变得严厉起来,道你刘显是朝廷的命官,不是只盯着自己小日子的村夫愚民,要是再这样把个人的私情,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你趁早就告老还乡吧,省得在这儿害国害己

这话说得很重了,刘显知道沈默这是气极了,便愈发不敢言语,等着沈默消气。

不过张臬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过了一会儿,沈默的语气渐渐缓和道:是我没有深入考察,便草率用人,才自酿了这杯苦酒。

胜败乃兵家常事刘显轻声安慰道:输了的再赢回来,还是胜利者。

我原本也是这样想沈默看看刘显,缓缓道:但一路走来。所见所闻,却让我灰心丧气你的军队是怎么带的偷鸡摸狗白吃白喝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老百姓能不恨吗。他越说越愤怒道:通过交谈,我悲哀的发现,他们对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好感,根本不相信咱们能剿匪成功,反倒希望咱们早点滚蛋,让他们过上安生日子说着自嘲的笑笑道:我说东南经略亲自到了,说不定能有希望,他们却都笑我太傻太天真,说:指望破鞋扎烂了脚,指望官老爷伤透了心,甭管是经略还是总督,都是来我们赣南捞钱的,把匪剿灭了,官老爷吃什么呀

老百姓都这样看我们的官员和军队了,沈默又有些愤怒的望着刘显道:你让我的信心从何而来

大人刘显艰难的低声道:请相信末将的部下,孩儿们虽然平时浑了点,但打仗不是乖孩子的营生,越是平时混不吝的,打起仗来就越不要命

这点我不否认,沈默缓缓摇头,正色道:但这里不是你大杀四方的战场,而是地理情况复杂,民族情况更复杂的赣南,叛匪与当地山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持军纪,对百姓滋扰过甚,他们很容易就倒向叛匪,说着将右手摊开道:一旦我们彻底失掉了人心。这十万大山,还有山里的百万畲民,都将是叛匪的帮凶,我们必败无疑

大人的意思是刘显有些懂了道:要以安抚为主

准确的说,应是剿抚结合。沈默沉声道:对那些顽固的叛匪,要坚决予以镇压,但对于那些畲民百姓,还是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越打越多,陷入剿匪的泥潭。

说着他起身踱步到堂下,缓缓道:一路调研,我发现三巢叛乱以来,赣南已是耕者废耒,织者废杼,萧然一片,不仅汉族百姓民不聊生,畲族山民同样深受其苦。站定脚步,沈默语调自信道:民心思定,是彻底平叛的先决条件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若不是日子没法过下去,谁会跟着赖清规谢允樟他们造反同样道理,只要我们能让百姓把日子过好,他们一定会帮着我们。把顽匪消灭掉的。

大人睿智非凡,说得确实在理。刘显跟着起身,轻声道:可这方针难免会引来物议,到时候朝中大人们如何看待此事会不会打断您的计划呢。

你说的也在理啊。沈默点点头道。大明朝有一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何种情形,强硬派永远占据舆论的主导哪怕是主力覆没重臣死绝皇帝被俘,也不会有投降派得逞的那一天。这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帝国烙下的先天性格他用年轻有冲劲,也棱角十足的新晋官员充当御史言官。这些御史给事中们虽然官位低微,但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极大,命他们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为此可以风闻言事,甚至能够封驳圣旨。也就是说,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没有他们不能管的。

这套监察制度设立之后,对打击贪赃枉法保持官员的廉洁,维护朝廷的正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这群硬骨头言官面前,即使是皇帝也要退避三舍,哪怕是首辅,也招架不住他们前赴后继的群起而攻,只能黯然下野。

也正是因为一代代言官们不畏强权舍生取义的表现,牢牢树立了他们正义光辉的形象,使他们成为全社会膜拜的对象,继而获得了舆论的主导权,或者说是霸权他们的看法才是正义的,与他们对立的都是奸佞。

这一主导权有一鲜明特点,便是对待外敌内贼的强硬态度,不管敌我双方实力如何,一定要战斗到底,任何妥协都会被视为有失朝廷体统的软弱行为,将遭到全体言官的弹劾。

个中原因,除了言官们年轻气盛,满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自豪感之外,还因为在总结前宋耻辱亡国原因时,本朝人普遍认为,宋朝的主和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澶渊之盟便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妥协,终于把敌人越养越强,自己则越来越弱,最终被异族灭亡。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本朝的官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哪怕别人把皇帝押到城下,都丝毫不作妥协,而是直接宣布皇帝过期作废,恨不得拿炮将其轰死。

强硬不是坏事,但不分对象的一味强硬就不好了,不幸的是。抗倭战争的胜利,助长了强硬派的气焰,在此背景下,谁敢提出以抚代剿,必会被扣上纵寇殃民的大帽子,遭到言官们的围攻。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