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41章 为什么要这么写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24

晚十点多,距离首都剧场的演出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按理说这个时候观众早已退场,可首都剧场大门口却被层层观众们包围着。

这些人等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

见见“嘉靖”与“海瑞”。

林为民开车带着万先生夫妻,路过大门口的时候有些惊诧。

“今天的观众可够热情的了!”林为民感慨道。

万先生看了一眼窗外,“霸王别姬演出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吧?”

“霸王别姬都多少年了!”

霸王别姬从82年在首都剧场演,一直广受欢迎,成了最近十几年内人艺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连演了四年,终于在今年停演。

一部话剧就算再受欢迎,但观众就那么多,不可能永远给观众看这一部话剧。

人艺能在首都剧场连演四年霸王别姬,还时不时外出巡演,足以证明霸王别姬这部话剧的质量和影响力了。

霸王别姬停演,人艺的作品库里又多了一部经典之作,再过两年,时不时的拿出来演一演,风采依旧。

林为民的皇冠驶过之后,没过多长时间,人艺的演职人员们也下班了。

门口的观众们可不是谁都拦,大家要等的是“角儿”!

今天晚,朱旭和任宝贤就是“角儿”!

朱旭和任宝贤骑着自行车,几乎受到了巨星一般的待遇。

狂热的观众们呼喊着两人的名字,团团将两人围住,两人是骑着自行车的,可惜根本骑不动。

只能推着车,一步一步的挪着,时不时的还要应付着热情的观众们。

连带着其他下了班的演职人员也只能被堵在后面。

大家跟在后面,也不着急,饶有兴致的望着观众们的反应。

对于人艺的幕后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场面他们见的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的特别之处在于,观众们热情的有点过分了。

冯远征和穆森走在最后,他一脸羡慕的看着被围在人群中央的朱旭和任宝贤。

“这才叫角儿啊!”

穆森鼓励道:“以后你肯定也能像他们这样受欢迎!”

冯远征笑道:“那得你给我写好剧本才行!”

“没问题!”

两个年轻人说说笑笑,随着队伍蠕动,等了好半天,前面的朱旭和任宝贤终于脱离了观众们的围堵。

门口的秩序终于恢复,穆森正要走出大门口,就听见观众群中传来一个撕心裂肺的声音。

“穆森!牛逼!”

这一声动静不仅把穆森吓了一跳,连观众们都被吓了一跳。

在最初的懵逼之后,大家立刻意识到这个男声喊的人是谁,是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编剧,门口海报写着呢!

这部话剧的编剧牛逼不牛逼?

牛逼啊!

观众们刚看完话剧,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发言权。

在那声撕心裂肺的男声之后,其他观众也纷纷呐喊道:“穆森!牛逼!”

一时竟有山呼之势!

穆森心中既高兴,又有几分哭笑不得。

晚剧院门口只有路灯,光线黯淡,可即便是这样,穆森依然能听出最开始那道声音的主人是谁。

大学同学五年,张建军!

张建军今天是给老同学捧场的。

当然了,更主要的是,他要来验一验他们燕师大版嘉靖与海瑞究竟与人艺版嘉靖与海瑞有什么差距。

差在哪儿了?凭什么我们演的好好的本子,就得给人艺呢?

事实证明,云泥之别。

人艺真牛逼啊!

从当年霸王别姬的首演,张建军一直是人艺的忠实观众。今年霸王别姬停演,张建军还伤感了好一阵子,不知道以后哪年才能再看到霸王别姬的演出。

可今天晚看完了话剧之后,张建军觉得其实等一等霸王别姬也没什么,没了霸王别姬,这不还有嘉靖与海瑞吗?

蝶衣是美,可毕竟是男人。

相比之下,还是老男人海瑞更有味道一点。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首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提当天晚首都剧场观众们的反应,光是第二天燕京媒体的反应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好评如潮!

超过四家报纸对昨晚的嘉靖与海瑞的首演进行了报道,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翌日一早,穆森在剧院同事们那里看到了这些报道。

最近他从燕师大毕业,已经成为了人艺的正式职工。

“根据林为民长篇历史大明王朝1566改编,人艺青年编剧穆森创作的话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于昨日晚在首都剧场进行首演……”

穆森看着自己的名字被铅字印在报纸,心情激动,这种感觉与昨天在首都剧场看海报的署名时还不一样。

这一刻,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林老师拒绝署名所代表的含义。

恰好这时林兆华走了过来,拍了拍穆森的肩膀。

“小穆!要出大名啦!”

确实!

随着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公演影响力和口碑的逐渐发酵,穆森的名字在燕京的戏剧界和文化界很快便红的发紫。甚至开始有报纸开始找到院里,提出采访他的要求。

穆森犹豫后,选择了拒绝。

“为什么?”于是之不解。

因为林老师就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这话他肯定不能跟于是之说,他估计自己要敢说,院长就敢喷他一脸。

你敢跟林老师比?

“嘉靖与海瑞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我个人的贡献并不多。”

穆森的谦虚让于是之欣慰的点了点头,“小穆,伱这个心态是对的。不过也不能妄自菲薄,这部话剧你的贡献同样居功至伟。”

于是之越是这么说,穆森越不想接受采访。

林老师都没接受采访,我接受采访算怎么回事?

于是之颔首道:“你能有这样的觉悟也是好事,那这次就算了。等以后你独立完成了作品,我们再接受采访!”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公演,再次在燕京的话剧界和观众群体当中引发了热潮。

尽管林为民并未在编剧栏署名,但没有人会小觑他的作用。

但凡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嘉靖与海瑞这部话剧能够如此成功,与的好底子密不可分。

但这些热议和关注跟林为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花了几天功夫,中文版的燃烧终于写完了。

恰在此时,林为民接到了来自米国的国际长途。

打电话的是乔森威廉姆斯。

半个月前,林为民的英文版燃烧从纽约达科塔公寓寄出,几天后乔森收到了书稿。

这一个多星期,不仅是他,包括兰登书屋的资深编辑,已经把燃烧的书稿看过了不止一遍。

意见很统一,这部如果出版的话,可能不是一部会大卖的畅销作品,但作品极具思想性,得奖的概率很大。

林为民的前几部,因为是引进的关系,所以几乎和米国文学奖项无缘。

这次燃烧的出现,倒是让乔森和兰登书屋看到了一个机会。

出版社的运营逻辑实际是差不多的,除了赚钱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所能创造和产生的影响力。

显然,如果能捧出一位在米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对于兰登书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

只要燃烧这部能够一两项米国主流文学界的大奖,那么林为民立刻就会摆脱在米国“作品红人不红”的现象。

到那个时候,兰登书屋凭借多年和林为民的合作关系,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是的,林,编辑们一致不看好这部的前景。”

“但我相信你,你有成为世界级作家的能力和天赋。”

“在我的力排众议之下,公司决定了出版燃烧这部。”

“就是版税分成需要协商一下,我觉得……”

林为民打断了乔森的话。

两人打交道好几年,乔森这货鬼精鬼精的,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见到空子就想钻,林为民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压根没给乔森砍价的机会,“版税不用谈,你们愿意出版就出版,不愿意出版就算了。”

这就叫一力降十会!

电话那头,乔森郁闷了半天,最后无奈道:“林,你可真不是个好的谈判者。”

“但我是个好的合作伙伴。”

两人结束了通话。

乔森打算下个月来国内一趟,不仅是要签署燃烧的出版协议,还有续签霸王别姬的出版合同。

当初兰登书屋和林为民签署的出版合同年限是五年,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年时间。

霸王别姬经过四年的销售,销售曲线异常的稳定,兰登书屋可舍不得放下这条稳定的现金流。

正好趁着这次燃烧的出版合同签署,一并将续约的问题也解决,提前是提前了点,但省的夜长梦多。

“稿子看的怎么样?”林为民喝着茶水问道。

燃烧的书稿,在几天前林为民已经给了谢明清,今天刚班,谢明清就带着书稿找到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燃烧的故事,林为民扒的是村春树的原著烧仓房,包括棒子根据这部改编的电影燃烧。

烧仓房这个名字,林为民感觉差了点意思,反倒是觉得燃烧这个名字莫名的带感。

故事并不复杂,三位主人公,两男一女。

简单概括的话,富二代撬了土狗的拜金女朋友,把土狗视若珍宝的女朋友当成了玩物,并且还弄死了,土狗就把富二代送下了地狱。

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对于林为民这种别有用心的夹带私货,反而更加有利。

林为民版的燃烧当中,三位主人公的基本人设没有改变,富二代、土狗、拜金女,只是背景稍有变动。

三人都是中国人,六十年代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富二代和拜金女两家润到了国外亲戚那里寻求庇护。

多年过去后国内改革开放,土狗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去了国外留学。

这些年当中,富二代家因为蹭的亲戚比较有实力,发了家,拜金女一家混的就比较惨。

土狗在大学里和拜金女重逢,因为有着以前的感情,土狗在学业又比较有潜力,拜金女便和土狗谈起了恋爱。

可好景不长,土狗通过华人朋友联系了富二代,拜金女发现了更好的目标移情别恋,以为富二代跟土狗一样,也会把自己视若珍宝。

结果富二代只是跟她玩玩,拜金女一再纠缠,还发现了富二代热爱放火球术的秘密,被富二代弄死了。

发现了真相的土狗无法接受现实,也弄死了富二代。

整部当中,林为民对于资本主义和米国,包括那些向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批判是**裸的,毫不掩饰的。

面对林为民的问题,谢明清眉头紧锁,“你为什么非得这么写?”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