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听到吕易和吕追这对叔侄都是读书人,脸上便带了些笑意, 说:“在下看小郎君年岁还小, 我青州府有很好的学馆, 里面有不少德高望重或者是闻名天下的才子坐馆, 小郎君可也去试着考一考,如果考进去了,将来从学馆里面结业出来,必然才学匪浅。”
旁边的有流民忍不住怯怯的问:“不知那学馆入学条件几何。”
显然哪怕是不识字的流民,都知道念书与不念书之间差了多少,自己没法读书, 却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能读书。吕易也曾听到某些流民说, 自己一家原本在家乡还是能勉强活下去的, 但是听闻青州此地开设了有名的学馆,只要有心向学, 便有机会能够送孩子上学,这才下定决心搬来青州。
赵德显然应对这些事情应对习惯了,早已明白这些流民关心的是什么, 他稍微有些歉意的说:“学馆分了好几个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子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如果是考不上, 却想上学的话,是需要恩荫名额的。”
然后他讲了什么叫做恩荫名额。
青州的学府的确分了好几种,比如扫盲班, 没有固定上学地点, 授课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文学大家, 其实就是一部分先识字,之后带动其他人也识字,只要你有空学,没有任何门槛。
比如培育精英,算得上是深造的进益班,士族无需考试,寒门弟子需要经过测试方可。但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因为授课老师都是士族之人,不可能一点特权都不给士族。这种班有点类似于导师制,班中学生虽然某些时候一起上课,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跟着自己的专属老师学习的,所以寒门学生入学考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再比如启蒙班,都是收的些启蒙儿童,与进益班一样,也有入学考,并且是一视同仁的,但终究是家教有差别,启蒙班中,还是士族多一些。
另外一个班级就是所谓的恩荫班了。
想要考启蒙班是不太容易的,考试中还有年龄限制,所以一些才智并不妖孽的寒族弟子就被刷下去了。
但是孩子想读书怎么办?
可以恩荫。
虽然游鸿吟想要做到有教无类,但是如今的情景摆明了不可能,师资力量有限,推行扫盲运动已经是极限了。
那么只有设立门槛,集中力量培养优质资源了。
所以才有恩荫这个东西。
其实这种政策是严重倾向于青州兵将的。游鸿吟需要大量士兵,但是强行征收上来的兵丁,不是他想要的,所以才有了兵士各种优惠政策,无论是他们本身享受到的后勤粮饷和军衔荣耀,还是身后的抚恤亲族和荫蔽后人等等,几乎都考虑到了,青州是花费了很多的物力在这一方面的。
虽然每个人花的钱有点多,但是游鸿吟却觉得很值得,他不需要大量滥竽充数、充作门面的垃圾军队,而是选择了走精锐路线。
而这种大力的刺激之下,无论是青州本土男丁,还是流民,无数人踊跃想要进入军队。
这样,青州几位将领才有了挑选手下兵丁的机会,而不是随便来个人都只能手下充人头。
修生养息至今,如今青州家底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那流民听赵德讲解,便面露喜色的继续到后头排队,等待登记户籍名帖。
进入了青州,吕易手上却多了一支笔,正是之前那位赵书记所用的‘炭笔’。
这笔写字简单,也不用费墨水,青州玉纸出来的时候,这炭笔便随即风靡起来,大家都随身带着纸张和炭笔,如今那扫盲班里有许多人学会的写字,平日里要记个账什么的,掏出来就能用,很是方便快捷。
吕追见自家叔父的心思有粘到一些奇怪东西上头去,心中不免着急,拉了拉吕易的袖子:“叔父,你又把心思钻到这些小道上了。快看青州的景色,不比那支怪模怪样的笔好看啊。”
吕易这才回过神来,他天生喜欢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在兄长死之前,他一直都在研究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的水牛木马,可惜,未曾等自己研究出些东西,兄长便去了。
他看来看周围的景色,心中暗暗吃惊。
青州之地多山石,肥沃良田并不多,所以理论上荒地应当很多才对,但是这条异常平坦,不知是何种材料所铺就的道路两旁,有不少人正在整田。
此时正值秋收结束,农人并没有如同寻常那般收好庄稼后,就将田地往那里一丢,而是不断的深耕,同时往地里撒些东西,吕易猜测,那些可能是和塘泥一般的东西,是用来补充田地肥力的。等地都翻过一遍了,农人便到田埂的水渠旁,开口将水灌进田地中。
这是在做什么?
吕易比普通的读书人更加关心农事,虽然管理产业他的确比不过大哥,但是吕家佃户如何种田的,他大哥可就比不上他了解了。
吕追最后无奈的看着他叔父,兴致勃勃的和路旁的农人交流起来,他觉得,自己还是早日考上那学堂,然后早日学成出来找份活儿养活自己和自家叔父吧。
但谁知道,后来的事情却完全脱离了吕追的想法。
他叔父被青州刺史郭溪大人直接封了个官衔,然后丢进了天衍院做了首席院士,工作?工作就是继续叔父感兴趣的各种奇怪东西的研究。
而自己则直接被进益班录取,拜在一位饱学之士门下继续深度学习。
比起青州之外的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比起幽州家乡时的朝不保夕和被人鄙视,如今的生活,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吕追也暗暗下定决心,尽量早日结业,然后能够帮上主公的忙。
就算是他这个新来的,也能很快发现青州的日益壮大,但是这种急剧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如今的青州,许多人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忙得不得了。
吕追没说出口的是,他一直暗自祈祷,主公能快快的占下幽州,他能看见青州治下百姓的生活到底如何。虽然说大家干活都干得很辛苦,但这种辛苦背后是触手可及的希望,所以整个青州的精神面貌一直都散发着积极向上的味道,生机勃勃的好似能感染外界,吕追到底与幽州这个家乡很有感情,他希望幽州百姓也能活的这么幸福安康有奔头。
至于朝廷,哈,现在就算是街边的一个小孩都知道,朝廷早已名存实亡,未来将重现汉末之乱世。
青州刺史府。
刺史府中虽然有议事厅,但是游鸿吟一般不会去那边谈事情。虽说政务理当十分严肃,但是做人没必要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精神,平日里处理事情放松些也无妨。
好吧,说一千道一万,游鸿吟便是不喜欢议事厅的压抑氛围,他如今身边人才虽然多,却还没有正式出现党派之争,所以也没必要端着架子,搞得自己和属下的距离那么遥远。
花厅之中有不少书籍,有些是游鸿吟感兴趣,让人从崇文馆中抄录来的,也有些是他自己搜集或者录写的。除了这些书籍,花厅之中最多的便是游鸿吟养的一些花草,如今恰是金菊盛开之时,灿烂的花朵将整个花厅都浸染上了花香。
厅的内侧放着一张卧榻,游鸿吟偶尔坐累了,就会趟到榻上休息一会儿,而此刻,这榻却是陆云靠着。
虽然在真正了解了青州之后,陆云终于松口认游鸿吟为主公,但是这家伙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他是‘谋主’,所以会翻阅处理游鸿吟手中的所有情报,却绝对不会替游鸿吟分担具体事务,在游鸿吟做决策的时候,会提供意见,会反驳方案,却从来不替游鸿吟做决定,也从来不会死硬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精明又紧守本分。
游鸿吟能明白陆云的想法,作为一位谋士,未进先思退,并不是一件坏事,陆云如此做法,便是彻底断绝了未来君臣之间‘见疑’的根本源头,让君臣之间相处的摩擦降低到最小,最后关系融洽想和,两相欢喜。
但是,游鸿吟却大大的叹了口气。
他也想倚着靠垫,悠悠闲闲的翻看各方战报,而不是在这里处理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那么多事情。
“士龙真的不肯帮忙吗?”游鸿吟做最后一次努力。
陆云笑了笑,很是温柔的说:“主公,现在已经申时了,不要忘了晚上还有庆功宴。”
意思就是,别偷懒不想干活儿,今日事今日毕,快点把政务处理完,晚上还要宴请宾客。
举办庆功宴自是因为有了重大喜事才会举办,而这件喜事就是翼州已经被游鸿吟收入囊中!
虽然明面上翼州并不是他的。
去年秋收之季,他将陆云和葛洪请了回来。
葛洪那边无需细说,他的确在短短半年之内就将青州医疗制度建立了起来,大体的人员框架也建造的差不多,只要后期培训的医疗人员跟得上,基本上这个制度也就定型了。
而葛洪建的差不多后,就十分干脆的撒手了,他兴致勃勃的去做了长广城的城尹。
长广城原本只是个小小的村庄,但是自胶州码头建立起来,长广就变成了青州举足轻重的重镇了。
游鸿吟原本是自己一直在负责长广城事务的,作为青州最为超前的城市,游鸿吟对它有着超乎寻常的期待,所以一直都是亲力亲为。
如今长广城基本上已经架子搭好了,让葛洪去填补血肉,似乎也不错。
所以对于葛洪的要求,游鸿吟立马答应了。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