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很嚣张 49 连环计(错字)

作者:非南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08:13:26

初时景仁宫混乱得很,但是这许多命妇中,也不乏有见识的人,大家小声相劝几句,便是不知道轻重也明白了:眼下呼喊已是无用,若是今日之事平息,日后反倒落人笑柄。明白了这一层,此刻宫殿之中倒是没什么喧哗之声了,只呼吸之声重得很,众人有泰半都觉得一颗心就要跳出腔子,有些身子忍不住瑟瑟发抖。

因关了宫殿大门,宫内略显昏暗。好在既是白日,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倒能视物。贾敏走到贾母的身旁,拉了母亲的手安慰。贾母的手略觉冰凉,倒不至于发抖。贾敏心下稍安,又向贾母身后看去。

迎春安静的站在武夫人身后,跟平日一样沉默。转头又见元春站在牛皇后身后,丝毫未见慌乱。至于其他人,贾敏已无暇顾及。她捡了空在贾母身旁坐下,细思今日之事。

前世牛贵妃登后位时,她已经变成一缕魂魄被羁绊在京城,不过那时候她一颗心全悬在黛玉身上,并未注意宫中之事,所以对朝堂之事并不清楚。但是她可以确定的是,前世牛皇后主持的第一次宮宴并没有出什么乱子,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这样的改变呢?

今日所见之日一一从贾敏脑子里走过,似乎和前世并没有不同。直到贾敏想到北静王妃!前世的此刻,北静王妃已经是北静太妃!难道今世朝堂和前世不同,是从北静王没死改变的。

想到这里,贾敏觉得自己仿佛抓住点头绪,但又整理不清楚。突然,灵光乍现似的,贾敏感觉自己已经在一团乱麻中找到一个线头。前世和今生,北静王府的不同,除了北静王没死之外,还有一个海嬷嬷!

十六年前,海嬷嬷因为往北静王妃和自己茶碗里下落胎药,被提前发落。难道北静王竟是因此而躲过英年早逝的命运?

顺着这个思路,贾敏又想到“海”这个不常见的姓氏。因为北静王和本朝太/祖同族,而海姓亦是太/祖同族中的一个分支,是以贾敏和林如海这几年分析形势都忘了海嬷嬷这个人。其实海姓还有一个来源,本朝太/祖得国时,投降的蒙古部也有一支族人改了海姓归顺朝廷。如果海嬷嬷之海不是本朝国姓同族的一支,而是蒙古归顺那支,一切都说得通了。

本朝国姓一族和蒙古族原本是近邻,海嬷嬷祖上归降时混入国姓一族,再混入北静王府当下人,谁也不会疑心海嬷嬷是带着国仇家恨潜伏北静王府的蒙古后人。而前世北静王之死,正是死在北疆和未曾归降的蒙古族摩擦不断的时候。

贾琏到北疆从军,立的军功正是抵抗不肯归降的蒙古部族有功。如果海嬷嬷不是在十六年前犯了事,如今和蒙古外族里应外合杀了北静王,一切不正合前世一样了?

那么北静王不死和哗变提前,又有什么联系呢?

贾敏微微皱着眉头回忆。前世的朝廷倾轧有两场,一场在两年后,铁网山围猎,太子发难伤了景和帝。景和帝顾念元后旧情,没有杀太子,而是给了个忠义亲王的封号软禁起来。直到第二场朝廷倾轧平息,太上皇驾崩,四王八公尽皆败落之后,忠义亲王在府邸暴毙,新帝收拢所有大权,朝堂才恢复平静。

贾敏重生之后一次次试图捋清朝堂之事,她不止一次怀疑林如海之死和太子坏事有关。但是如今看来,因为忽略掉了海嬷嬷,她似乎全错了。她再次环视了一遍在场的女眷,更加印证了今日所猜。

从今世太子笼络林如海不得的手段来看,太子谋略很一般,连自保都不够,别说逼宫了。林如海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不会投到太子门下,那么林如海前世不会因为牵扯到谋反而被除掉。想到这里,贾敏总算抓住了关键:自己一直以为第一次朝廷倾轧是太子主动逼宫,分明是弄错了方向,因而后面的推测竟是一步错,步步错,和真相只怕相去十万八千里。

如今看来,四王八公前世应该都是保皇党,自然也是今上看好谁,他们就跟着看好谁,那么四王八公都可以算是太子一派。虽然四王八公如今多不掌军权,但是旧部极多,所以其他几位皇子都会忌惮几分。他们暗中筹谋却不敢轻举妄动。

无论前世还是今世,只怕太子都成了投石问路那块石头。前世之所以这场惊/变在两年后,只怕正是因为海嬷嬷毒杀了北静王出乎策划之人的意料之外。损失四王八公之首的北静王,太子实力大减,在这样的意外之下,对方确实可以多忍耐两年。而今世四王八公俱在,幕后之人自然按原计划挑拨今上和太子,他好在背后渔翁得利。

景和帝头脑还算清楚,太子根基稳固,挑拨的时机必须要掌握得极好,否则必是适得其反。早了,就算景和帝除掉太子,只怕也会把剩余皇子清理一遍,策划之人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晚了,太子坐大,再行挑拨不过是让太子早登大位罢了。所以皇上和太子相斗的时机必须是今上稍微强于太子的时候,这样皇上除掉太子,自己元气大伤,背后之人才好趁乱火中取粟。

而前世,因为北静王是水溶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太子需多养两年元气,才和景和帝势力旗鼓相当,在两年后和景和帝斗得两败俱伤。太子被禁,景和帝退位,三皇子登基。

贾敏微微点头,这才好解释有北静王和没北静王,这场政变发动的时机不同。而她以前错就错在以为三皇子是被动得利,却没有往三皇子主动挑拨上想。想到这里,贾敏站了起来双手紧握,看着乾清宫的方向。她当然不可能透过厚厚的宫墙看到乾清宫景象,她只是在想,乾清宫那头如今怎样了。

有三皇子背后控制局面,今日必是景和帝险胜。只贾敏自己虽然想明白了,但是林如海不知前世之事,只怕想不到海嬷嬷上面,如果林如海站了太子……贾敏不知觉的双手合十,希望自己能想到的,林如海也能想到。

乾清宫里,护驾的呼声一片,百官惊呼,有几位武官护到景和帝跟前。景和帝命人大开宫门,倒要见见是哪个乱臣贼子胆大包天。

须臾,一个满身是血龙禁卫进来回报说:“皇上,神机营被……控制了。”说完倒在大殿上,没了气息。

魏九功忙呼喊着还不来人抬下去,小心污了圣眼。下面的文武百官胆子小的发出惊呼之声,忙又用手掩口,生怕太过失态。

林如海轻轻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之上,景和帝冷哼一声,神色淡漠。他又环视四周,把神色如常的文臣武将记在心理。这个时候能神色如常的,要么早知有变,要么冷静得超过常人,这两种人,都可以为自己接下来的选择提供参考。

乾清宫刚刚被围时,林如海亦是吃了一惊,片刻后才恢复平静。他早已感到近两年内会发生哗变,但是他以为最好的选择是在铁网山围猎的时候发动,不想竟是在宮宴上。

因为宮宴所有皇子和文武百官都要参加,所以在宮宴上逼宫,最大的变数在于所有事情都要交给下属去做,林如海未曾想到有人已经铤而走险到这样的地步,如此事关重大,幕后之人自己都不正面指挥。当然也正因为时机上的失算,这场宫变也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虽然险,却是步好棋。

林如海心中飞快盘算着朝堂局势,他微微一皱眉,也想到了贾敏,只怕此刻景仁宫众女眷尽皆成了人质,不知道敏儿吓着没有。林如海将将一分神,又强制镇定,想到贾敏,想到林家四子一女,他越发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死在大殿上的龙禁卫已经被人抬出,一个身着甲胄的武官大踏步的走进来,单膝朝龙椅上一拜,转身对文武百官道:“皇上受了惊吓,已经神志不清,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各位大人商量个对策,择一位明君主持大局。”

这位将军姓孟,在龙禁卫任职,是太子亲信。

立刻就有几个忠直的文臣斥责这位孟将军无礼。孟将军胸有成竹一般,只说:“众位大人不急,这边只要选出明主,下官就立即派人通知景仁宫的皇后娘娘。”众人一听到景仁宫三个字,知道这孟将军是拿自己家眷威胁,渐渐不说话了。

林如海微微抬头往龙椅上看去,景和帝神色自若。他复又低下头,迅速作出了判断,不管今日之事是谁发动的,必是景和帝胜出。但是景和帝只怕也要趁机看臣子们的人心所向了。

果然景和帝冷哼一声道:“朕在位多年,幸得先皇庇佑,四海之内,还算海晏河清。如今朕年事已高,早有引退之意,今日孟将军为朕分忧,提出举贤传位之事,不如今日趁机了了心愿,各位爱卿各抒己见,不知哪位皇子堪当大任。”

殿下文武又是一阵窃窃私议,到底有人出来磕头谢罪之后又各抒己见。林如海冷眼看去,总算将今日之事猜个七八分。

提出让太子继位的文武百官极多,其中还有林如海的舅舅顾英。别人也还罢了,顾英绝不至于支持太子。林如海复又忆起乾清宫被围之时,顾英神色自若,自然他早就得知今日有此一出。

顾英知道内情还举荐太子,显然是受了人指使。发现了顾英的蹊跷,林如海迅速的整理思路,又见和顾英交好的其他官员反映亦是支持太子。初时站出来保举太子的,多数皆是乾清宫被围时神色镇定的,他们和顾英一样是出来造势的,后来刚开始神色慌张的官员也开始支持太子,显然这批人是随波逐流的,估摸着法不责众罢了。林如海心中便有了数:今日之事,剑指皇位,意在太子!举荐太子的人越多,景和帝对太子越忌惮。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

林如海再将目光朝太子脸上瞧去,只见太子面露得色,林如海更心中叹息。太子才智的确太过平庸,自处险境还不自知,只怕他今日发难也是受人挑拨指使。就是逼宫的孟将军,都未必当真是太子的亲信。

想到这里,林如海一愣,许多平日推敲起来蹊跷之处也想通了:十几年前,太子试图拉拢他,他便觉太子才智太过平庸得很,拉拢的人和手段都上不得台面。按理这样的人不至于会主动向景和帝发难。除非,有人暗中让太子感受到威胁,那么这个暗中威胁太子之人,只怕才是今日主谋。

顾英是文臣中有名的清流,清流名声极佳,却也有诸多限制。清流只能和同为清流的官员结交,否则便维持不了清流的名声。这些年,顾家也的确和其他权臣保持着距离,也因此景和帝放心将顾英放在吏部这样的要职上。

但是清流和另一种人结交却不会引人注目,比如闲王!三皇子因为母妃早逝,又性子恬淡,且成亲之后早早搬出皇宫,在宫外府邸居住。因此,凭谁分析朝堂形式的时候,皆将他排除在外。且他酷爱山水,今年更是在外游历大半年,因为要参加宮宴,年底之前刚回。三皇子这样一位闲王和清流偶有来往,也不会令人觉得不妥。

若是三皇子使用手段推波助澜让景和帝对太子下手,以景和帝的谨慎,镇压太子之后必然要肃清朝堂和宫墙内外。其他势大的皇子都要受波及,这一石数鸟之计,最后就算好处落到三皇子头上,也凭谁想不到。

贾敏还在担心林如海是否会错站太子引来杀身之祸。却不知林如海虽不知前世之事,却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也得出和贾敏差不多的结论。今日的主谋是三皇子。

林如海尚在沉思,景和帝突然问道:“众位大臣皆各抒己见,朕见林卿家尚未说话。不知依林尚书看来,几位皇子谁能继承大统?”

林如海深知以自己如今权势地位,定不能置身事外。若是没有和白家重逢,不知祖上之事,林如海今日必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亦是随百官保举太子。这样一来,太子便是受景和帝忌惮而坏事,自己既不是出头那一个,不过随了大流,自然于林家满门无碍。

但是知晓百年前之事却不同了,林如海夫妻两个一直忌惮景和帝卸磨杀驴。若是此时太子便坏了事,朝堂少了一股搅混水的势力,于林家反而不利。且三皇子那样心机深沉的人上位,他不知百年前三家恩怨便罢,若是知晓,对白林两家的威胁,可比太子大得多。如今只怕要助理太子一把,于自己反而是好事。

林如海只略一沉吟,正欲说话,顾英却轻微的咳嗽了一声。顾英是林如海嫡亲的舅舅,且一直门风清正,官声极好。众人见这情形,也觉林如海只怕也是看似支持太子,实则要坑他一把了。

谁知林如海站班列却说:“皇上如今春秋正盛,朝中太子早立,朝堂稳固,四海升平,并未到提继位之事的时候。”

林如海这些年加官进爵之快,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有眼力的,不想却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乾清宫被围,只怕景仁宫也被困。他在这里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往枪口上撞。他自己不顾死活,难道连家眷的性命都不要。

林如海边说话,边用余光往景和帝和三皇子脸上看去,却见景和帝和三皇子都是神色微微一变。

林如海知道自己所猜不错,又说:“皇上圣明,有皇上治理天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为天下百姓计,自当由皇上永葆皇位,才是万民之福。微臣昨日还说,有皇上这样的明君,有众位大人这样的贤臣,微臣明春就请辞归田,游山玩水去。孔圣人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今海晏河清,微臣踏遍万水千山,岂不美哉。”

众人凭谁想不到林如海会在这生死关头拍一通皇上的马屁,又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这林探花岂不是疯了?

景和帝听了却是一惊:暗卫早就回报林如海和白乐水交情极好,因为忌惮白家祖上潜入后宫取走白玉珠却神鬼不知的本事,他才迟迟不敢对林如海下手。他那一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话,难道是暗示自己白乐水还有个叫白乐山的弟弟?

景和帝因为做贼心虚却是想岔了,他抬起头疑惑的向林如海看去。却见林如海用余光看着三皇子。三皇子脸上也是神色变幻,阴晴不定。

景和帝再次一惊:只怕林如海这番话并不是在威胁自己,而是在提醒自己:三皇子才是幕后主使吧。踏遍千山万水的皇子,可不就是三皇子一位么?如今三皇儿脸上神色阴晴不定,只怕是因为被林如海点破了。

三皇子行事小心得很,再不想有人疑心到他头上。也正因为这份自信,他才在林如海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神色失常。他本是心机极深沉的人,神色控制自如,须臾就恢复了常态,但是却因那一刻的失态,已经落在了景和帝眼里。

景和帝也是知道太子本事有限的,太子那些动作他早就掌握在手里,今日之事必是有惊无险。他之所以引而不发,就是要引蛇出洞,看看其他皇子和文武百官动向。在方才百官讨论之时,景和帝专门留心了势力较大的五皇子、六皇子的神色:

走出班列启奏的官员若是在谁门下,谁就会用心细听这位官员说什么,甚至还会微微皱眉,或是轻轻点头、摇头,这原是人之常情。景和帝用这个法子试探了个心中有数,那些举荐太子的官员中,有多少人说话时,五皇子在留心,又有多少说话时,六皇子在仔细,景和帝都心中有了数。

虽然虎毒不食子,但是他亦是准备今日之事了了之后,慢慢着手剪除五皇子、六皇子的势力。不想林如海一句话提点了他,自己若是废了太子,又慢慢消磨了五子、六子,岂不是最终得利的是三子和七子?

三皇子和七皇子最是要好,七皇子又未及弱冠,一切唯他三哥马首是瞻。自己若是一口气废了太子,剪除五子、六子的羽翼,还当真落入三子圈套而不自知了。

亏得有林如海提醒自己,景和帝舒了一口气,心道:自己原以为螳螂捕蝉,趁机将有二心的皇子臣子一并料理了,不想自己这只黄雀背后还有猎鹰,自己也是差点为三皇子做了嫁衣裳。

想通关节,景和帝笑道:“林爱卿才干悠长,这些年有林爱卿替朕分忧,直如朕的左臂右膀一般。林爱卿年纪甚轻,正是为国出力的时候,怎能萌生退意?便是林爱卿要请辞,朕也是不允的。”

说完又一怒,对孟将军道:“大胆贼子孟青,你可知罪!”说着手上茶碗向地上一摔,砸得粉碎。

孟青原以为自己已经团团包围了乾清宫和景仁宫,立于不败之地。不想圣上这么雷霆一怒,自己居然还是怕得轻微一抖。他正欲说话,却听外头锣鼓齐鸣,自己的部下已经倒戈,将自己的亲信一个个摁倒在地。

原来,因为有三皇子这个真正的幕后策划,他一面帮太子出谋划策,让太子膨胀,一面又悄悄将讯息透露给景和帝。景和帝见太子不安分,时常敲打于他,太子听了却觉父皇越发不信任自己,而偏信了自己手下谋士意欲谋反。父子两的误会越来越深,以至于走到今日。

连太子身边谋士都是三皇子派去的,太子今日之事当然是必败无疑。而三皇子要让皇上身边暗卫查到太子计划,也只需稍用手段罢了。孟将军的营里被安插了不少三皇子和皇上的人,这场宫变平息起来容易得很。

见孟将军被擒,太子面如死灰,孟将军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军营中如此多的细作,现在看来,自己搏滔天富贵的行径不过是一场笑话。

景和帝命人将太子囚禁,太子行宫禁止出入,竟是将一宫的宫女太监在内所有人都禁足了。他深悔在观察百官倾向时只主意了五子、六子神色,却没留意三子。如今不知道三皇子深浅,他倒不太敢剪除五子、六子羽翼了。只得让几个皇子相互牵制,自己再暗中查访罢了。

众人虚惊一场,在太子被控制之后被准许各自回家。贾敏从景仁宫出来,上了车,在宫门外焦急等待。还好她牵挂的人也出来了,林如海今日也不骑马,上了贾敏的车子,夫妻两个双手紧握,回到家中。四子一女见夜已深了,不见父母归来,早就焦急得很了。若不是林硕稳重拘着林砆、林碀,两个小的只怕就要仗着武艺进宫打探。

如今贾敏见了自己子女,竟恍如隔世一般,好一会子才回过神来,让众人各自休息,有话明日再说。

因为林如海点破了三皇子,今世朝堂之事已经和前世大不相同。前世在景和帝禁足太子之后,剪除五皇子、六皇子势力的时候,三皇子见谁快被除掉就暗中帮助谁,最后三败俱伤。三皇子趁机除掉五皇子、六皇子及其有本事的子女,只留本事平庸的。

景和帝到底年岁大了,心软顾忌子孙。为了不让自己子孙被三皇子全都除掉,被逼退位,称太上皇,牛皇后为皇太后。三皇子见父皇服软,不愿背上弑父罪名,便在景和帝退位之后敬其为太上皇,留了性命。新帝又用十年时间剪除景和帝的势力,四王八公等保皇派尽皆败落便是源于此。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写完了,果然写这种朝堂太费脑子,这章断断续续昨天晚上卡到现在。

我先去吃午饭,大家么么。

想了一下,现在的情形,朝堂越乱,对林家越有好处了。毕竟景和帝本人前世就是害林如海夫妻的人嘛。这几天大概要开始破林家面临的死局,就是前面留的皇室忌惮白林两家重新联合这个伏笔。

想了一下就觉得累啊,所以接下来几天应该会卡文,如果更新时间不规律的话,大家就将就一下吧,下午或者晚上更新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肯定会至少保持日更的,毕竟我是小红花强迫症,如果一排小红花少一朵会觉得难受。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