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儒家士子话音落下,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诚然,儒家确实是在上一次的辩论之中获胜,但这并不代表着学宫之中就是儒家一家独大。

别的不说,赵国统治者向来偏向法家,赵氏先祖赵盾、赵鞅都曾经在出任晋国正卿的时候颁布过成套的法律,如今赵国之中更是深受慎到法家一脉“势”理论的影响,法家绝对是有能力和儒家一战的。

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就说学宫的大祭酒邹衍吧。

谁都知道邹衍是阴阳家的,而当年邹衍之所以从齐国北上燕国正是因为在稷下学宫之中被儒家一脉搞得有点混不下去了,有这么一层恩怨在里面,邹衍固然不可能没有风度到去公开打压儒家,但指望他对儒家有什么优待也是绝对想多了。

所以,你儒家只不过是侥幸取得了上一次辩论赛的优胜罢了,这就直接跳出来说“在座的除了我们儒家之外全是垃圾”,你觉得这合适吗?

一些脾气直爽的士子更是毫不掩饰的发出了嘘声。

那名儒家士子对此似乎早有所料,对着这些嘘声倒也面不改色,侃侃而谈:“儒者为何?一曰‘仁’,一曰‘礼’。如今魏地刚刚被大王平定,已非用兵之时,而应当安抚民众。仁者,可以使魏地民众知大赵之宽容。礼者,可以使魏地百姓知大赵之规矩。孔夫子曾言:‘为政以德。’何为德?亦礼也。无礼,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这名儒家士子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一直说了差不多十分钟左右才结束,朝着高台之下众人团团作揖,犹如一只骄傲的大鹅般迈下台来。

台下,众多儒家士子大声喝彩,其余士子则嘘声不断。

几名士子几乎同时站起,其中一名头戴獬豸冠的法家士子率先抢上台子去,高声开口:“方才中仁兄语,吾不敢苟同也!战后以何治国?答曰:‘法’。慎子曰:‘治国无其法则乱。’此为真理也。又曰:‘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君当以贤立法,官吏当以死守法,民众当以力役法。如此,魏地上下守法,自平也。仁礼之说,乃周王之旧制,然周王如今不过得洛邑十里之地,尚不如小国之君,足见仁礼不过如此。当以法为本,才是……”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