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平原君赵胜
自从祭天时间发生“天降天书”事件,以后,整个赵国那一潭死水的政治格局终于蠢蠢欲动。
掌权者试图借此扩大权利,无权者试图借此获得权利。
而赵国一向政治参与度非常高,权势极重的宗室贵族很快就聚集起来,秘密开会研讨。
其中核心是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大夫赵禹就是诸位中最具权势的三位。
“三哥,马服君怎么没来”平原君赵胜看着留给马服君赵奢的位子还是空着的。
“或是生病了吧”平阳君赵豹随口回答。
赵禹呵呵一笑“我看是准备抱太后的粗大腿吧”
赵胜不为其挑拨所动,因为他深知,宗室中,能把持军权的只有赵奢,不论只镇守太原的将军赵葱还是如今的仅次于廉颇大将军的二号军事人物国尉许厉,那都是赵奢同生共死的兄弟,一向是同进同退。
赵豹赵禹没带过兵,军中毫无影响,自己虽然有,可是却被自己的好二哥赵惠文王清楚了,而负者执行的就是现在的赵威后,那个一向强势好胜的嫂子。
如今宗室只有赵奢能掌握很大军权,没有他的参与,自己组织的宗室勋贵集团影响力就大打折扣。
可是一向明哲保身的赵奢,显然太过于狡猾,轻易不卷入宗室勋贵和平民勋贵两大集团的权利争夺中。虽然他的身份注定属于宗室勋贵。可是他崛起前,实际上早就落魄,经历更像是逆袭的**丝。
“大家还是讨论这天书的事吧,这是我和平原君靠着回忆写下的天书内容,虽然不是全部,但已经是博大精深。”平原君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朝六十年间前后“三为相,三复位”
也就是说他三次当过赵国的丞相。权势一度很强悍无比。
但由于试图和赵惠文王的儿子抢王位,确切的说是和赵威后的儿子赵丹争夺太子之位。结果为了巩固成果,赵威后将它贬回了他的封地。位于黄河古道的东岸的武城邑。这里也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
靠近齐国的他实际也是东方屏障。
就好像平阳君赵豹的封地平阳,就是邯郸南部门户磁县县城。位于漳河之北。而漳河又是魏赵两国边界,可见当时邯郸还有“天子守国门”的意义。
“还能怎么办,立即顺应天命,关键咱们总是2作为最衷心的力量,应该是负责变法的核心”
赵禹立马说,其他人数众多的宗室和老臣,都点头。
赵豹道“根据天书显示,秦赵必有一战,而赵国最大劣势,就在于经济基础薄弱和政治机构的混乱,于是天降天书,明确权值。
根据天书显示,为了将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掌握军权负者打仗的枢密院,他由一个太尉,两个枢密使,人数不定员的军机大臣组成。
而太最大优势就是选出为人稳重的老臣和将军一同以召开“疏密院军机会议”的名义策划指挥战争,军机会议实际上在赵王年幼或者不能主事的情况下就可以代替赵王负责军事上的应变。这个制度很好呀。
这样即使赵王年幼,甚至是白痴一个,咱们赵国都是稳重的。
可以利于不败的,只有军机会议半数同意的决定,就可以发布给归其领导的四大部衙门执行。分别是负责指挥作战的作战部,也叫参谋本部,司令部。
负责军队内政治事务的军政部,负责训练全**队的军训部,负责军队打仗时军需补给,支援的军需部,各部都设部长一个副部长两个主持工作。
旗下每部设四个司,一共是16司,设司长一个,副司长两个主持工作。
旗下再设局,局下设处。处下设办事的所。
这样枢密院就是一个掌控军权的庞大战争机器。
全国所有军队都要被其统帅。战争期间,他就是全国最大的战场策源地”
赵豹显然对此非常了解,研究也很透彻。
“还有和其平起平坐的御史台,他设等同于太尉的御史大夫。等同于枢密使的侍御史,和次一点的不定员的左,右都御使负责工作。
他们也有御史台的御使会议,决断职权内大事。
他的工作主要是监视百官,监视百姓,预防造反。
防止兵变。
除此外,还将接管全国最大的审判机关---大理寺,
也就是现在的廷尉府,改个名字,权势更重,设寺正卿和侍卿,前者一个,后者两个,他们主持下是全国唯一一个,除了战争期间军方以外的审判死刑的机关。
掌握了它,死刑就在他完全管制之下。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这个权利。包括内阁的刑部。
除了宗正寺和大理寺,还有三院,分别是监察百官弹劾百官的监察院。他还是监视督察六部的六部给事中的核心领导机关。
还有专门监视军队,尤其是枢密院和兵部两大军权机关的都察院。他不仅监察,还派都御使监视各军,各将,严防他们造咱们赵家的反。
最后一个是谏议院。负责朝堂谏议,其最大职权就是谏议。
也是针对国君的主要监督机关,谏议大夫必须要有死的觉悟。”
赵豹对于这个机关的设立既高兴,又害怕,这简直就是冒犯王权的机关。当这个机关的官,绝对是作死的节奏。
但是为了防止昏君出昏招,他还是必须的。"
“大家觉得,咱们如何”
赵胜试探。
“赵奢可为太尉执掌军权,平阳君可为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
赵禹闻歌而知雅意。
自然赵胜就是当仁不让的“内阁首相”人选了。
对于一干勋贵瓜分机关。
在丞相府
蔺相如也在召开一次研究会议。
参加的一样不迅速,甚至更加丰满。
大将军廉颇,上卿虞卿,内史令魏加,大夫公孙龙,仇液,楼昌,颜聚,国尉许厉,将军贾偃,庞煖等等。
“今天来就是为了正对如今传的沸沸扬扬的天书事件。
我想现在很多人都想知道赵国有何变动,今天你们就议议吧”
年迈,但身体依然健康的丞相蔺相如,轻轻地说。但是话的重量正好成反比。
廉颇道“如今邯郸传的沸沸扬扬,变革呼声很高,不过具体怎么变革,却没有统一的说法,而对于天书上的枢密院制度和内阁制度,我个人觉得,需谨慎处理,即使变革,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聚变”
蔺相如不置可否,没有发表意见。
“对于变革变法,具体天书内容,我们都不知道,说变革视乎不太好”
大夫仇液轻声说。
“恩,这是我的失误,我昨天做了一个表格,大家看看就基本上知道了,天书的基本内容”蔺相如起身说,拿来早就做好的模具。
其他大臣认真细听。
“天书,实际上就是一套系统的政治制度,他名叫三省六部制。
大家请看,这是最高的一级,他就是国君,除此外还有,太后,皇后,太子等,他们是超品的,最高级别,我想这点和以前没有任何变化。”
其他人点头,于是,蔺相如将一块木板用石炭书写了国君两个字。
然后向下划出三个线,“这三条线,就是三省。
我们先看看旁边的品级,我觉得,先不论改不改革,但是这个九品中正制确实需要推行,大家请看白板,最上面是超品,这个已经不再官僚阶层了,所以不计算在内。
齐下分为上中下三级九品30等,
上级分为一二三品,每品分为正品和从品两等,这样上级就变成六个等级。
数量最为稀少。最高的是正一品,享受两千石的年奉,自然这个就是一个计算单位,实际上只有三成是发放粮食,其余都是等价的金钱代替。
而中级分为四五六三品,用分为正,从,上,下四个级别。
比如六品分为,正六品上,正六品下,从六品上,从六品下。
而下级官僚分为七**三等12级。
这样整个官僚体系实际上用上中下三级官僚,九品30等。
而这也是逐步升级的基础,而俸禄也是自上而下按照品级发放,最高的是两千石的正一品,逐渐下降。
而这仅仅只是九品制,而还有中正制,那就是在吏部设置中正司负责考核分级。
每年都会对现有官员,分级,根据表现,功绩,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级,每一级,又根据表现分为优,良,差,
对上优官员采取物质上重赏,品级上连升三级的奖励。
上良,没有物质奖励,但待遇级别升两个品级。
上差,升一个品级。
中优,平级微调,比如原来是县令,现在还是,但县更大,位置更好。
中良,平调,不升不降,但需要吏部发出警告,如此平调三次没有升级,自动下降一个级别。
中差,平级下调,比如原来一千五百户的县令,变成1千户的县令。
虽然都是一个级别,但实际上下调了。
如此同样发出警告,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下次还是没有升级加等,那么次年就会贬官一品,县令就变成县长,如果一直扁下去,很快就没了品级。
而下品,下优,被称为庸官,这种官员毫无作为,用,和不用一个样,因此需要让他学习,处理办法就是停职学习。
下良,就是昏官,处理事务能力严重不足,需要罢官,如果由于昏庸出现相关问题,也许追击行政责任。
下差,这类人必须打击,他包括贪官污吏,残暴恶霸。
这些人一律立即罢官,交由大理寺审判,该杀该关到时按国法处置。
总体感觉这是一套非常有都触力的制度,我准备上书推行。希望大家支持”
这些人好半天才消化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