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人 第三十六章 背后的人

作者:火中化石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3-05 20:13:24

茶足饭饱后结了账,出了东归酒楼,已是星月高挂。

夜风中残存着些许白日的热量,入夜后,轻轻拂过发梢,让人精神一振。

出了热闹的酒楼,立刻觉得安静了下来,隐隐可以听到街后不远处的闹市上喧哗声,又有湖心缓缓而来的画舫上清冷的歌声和不知何种乐器的叮咚作响声随波荡漾而来。

姜麟儿低头摸着自己吃得圆鼓鼓的肚皮,又拍了拍,“砰砰”作响,一脸满足。

姜绸掏出一块手帕,细心的为她擦去下巴上面一小块残留的酱汁,收起手帕,笑道:“走,逛街喽!“

“逛街!逛街!逛街!”姜麟儿欢呼起来。

两人前面走,有说有笑,姜桓后面跟着,透过街道旁开着的门和窗打量里面的世界。

走不远见一家卖炊饼糕点的铺子,姜绸停下脚步指着道:“这家铺子的名声是这里排的上号的响亮,咱们每人挑上几样,也给大伙捎带些回去尝尝!”

三人转身走向铺子,只是姜绸转身前,冰冷的眼神在湖边堤岸站立的一老一少两人身上快速一扫而过,尔后收回目光,转身而去。

-----------------------

徐泽站在湖岸渡口看着慢慢靠近的画舫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这个地方不大,位置却是处得太好了,商贾云集,垄断贸易,赚的钱多自然消费水平也高,单说这画舫的登船费已经足够荣王城最顶级青楼里面两壶酒、几碟菜摆下一张小桌了。以前徐泽厮混在坊市间的时候也听人说起过这里的画舫,这里姐儿的模样魅人,价钱自然也高得吓人,不是腰缠万贯的土豪财主万万是扛不住那姐儿的无骨般柔软小腰轻摇慢摆之下的榨取。徐泽对这事想想也就过去了,因为他在徐家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没有被安排做事,仅有的月钱和偶尔才有的见不得人的外来收入也只能在坊市间不入流的青楼间玩玩,每当大汗淋漓的痛快之后他也会想如果身边的姐儿换成城里几个楼里有名有姓的魁首花旦该是什么感受?对此他曾经向往却又无力。

而现在,他就站在这里看着画舫慢慢靠了过来,虽然还没有见到船上美人的模样,但是他已经感觉到有隐隐有快感袭来!

这一切是因为钱!

他已经他有钱了,曾经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唾手可得了,于是他身板直了,腰杆子硬了,心里痛快了,现在他觉得如果钱对那方面有用的话,他能做到一夜都不带喘气的!

袁韬站在徐泽身后,心里有些肉疼,这一晚的价格让他在荣王城中老相好那里待上一两个月都足够了。不过他对此也很是高兴,这位少爷去吃肉,他至少可以喝点汤,反正是白捡的便宜,不花钱!

袁韬捋了捋胡须,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是身子可没有老,有的是力气!至少今天晚上和某位小娘子的第一轮厮杀怕是要很激烈了!

他手一顿,下意思的左右瞧瞧,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皱眉寻思一会,也就压在心底。

画舫靠了渡口,有妈子迎来搭话,徐泽丢出一块银元宝,吩咐酒菜重置,妈子接过银元宝满脸欢喜,立马引二人入了画舫,着姐儿接待,问了客人口味,转身放下帘子,吩咐丫头赶紧上岸去酒楼里面取酒菜来。

----------------------

来到卖炊饼糕点的铺子前,三人每人挑选了几份糕点,各盛上三五斤,让店家包装捆扎好,然后用一块麻布一兜,成了包袱,姜桓把它背在背后。

再往前走不远,顺道道路一拐,立刻就瞧见前面百米开外灯火通明街道上拥挤的人群。

一条四五百米长的大街,左右屋檐皆悬气死风灯,照的大街上白白亮亮。左右楼房都正常开门营业,门前挤满了小商小贩,只留下大门口仅容两人通过的一个初入口。

姜麟儿一头扎进人群,东跑西转,什么东西没见过都要瞅瞅,有啥没吃过的都想尝尝;姜绸笑呵呵后面跟着,只管掏钱帮着拿东西,也帮着介绍一些东西的来历和用法;姜桓照例是后面跟着。

姜桓心里估摸了一下,这条街上能有两三百个小贩,卖的东西有吃的、穿的、玩的,用的,还有杂耍、有说书,有口技人,甚至还有两家戏楼。来往的人们大多衣着俭朴、面染风尘,大概多数人和姜桓一样逃难出来,这才把这个不大的街市变得如此拥挤。

等姜麟儿实在吃不下的时候,三个人终于停了下来,不在无头绪的乱跑。

“鹦哥,你有啥想要的吗?”姜绸问道。

“没有。”姜桓摇摇头。

姜绸把手里姜麟儿吃剩下的零食一把塞进嘴里,咀嚼三两下吞了下去,拍拍手道:“马车里那件大氅有些老旧了,刚才在那边我瞧见有几家卖皮货的,东西卖相还过得去,可以去瞧瞧,接下来几天也正好能用上,然后再给几位叔母挑些小礼物。这里皮货还不算太贵,等过了前面的铁锁关后你就会知道这成色稍微好一点的皮货那价格可真他娘的坑人!”

于是三人回头去找卖皮货的摊位,讲好了价格,买了羊皮大氅,又选了背心、护膝、还有护腕之类的小玩意,弄得满满一大包。

既然吃饱喝足,东西也大包小包的背着,三人也就不再继续逛下去,离开了街市往车队驻地走去。

半路上闲聊间姜绸问姜桓,道:“最近在读什么书?《论语》?”

姜桓摇摇头。

他这个年纪正是“小学”已近,马上要跟随教书先生读《论语》而后读《春秋》的时候。只是他蒙学之时读的书是《汉书》中挑拣出来的“小学”,蒙学后并没有按教书先生的指示去研读《论语》,而是迷上了哥哥从送给他的半本破旧《史记》。

百十年前,那个略读过书后来做了兵汉的姜家祖先随军从秦国腹地来到边塞荒地的时候随身带了本手抄《史记》的“本纪”,许是行军作战途中破损,或在姜家保存不善,失了小半本,而这剩下来的半本遗籍成为了姜桓当年最爱的宝贝。

就是这半本“本纪”勾连姜桓从不同人们口中听闻的不同事迹传说,共同构建了姜桓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知。从那时候起,姜桓便对儒家有了意见,对儒家所著和所“注”有所抗拒。

《论语》这本书姜桓自然是知道的,也粗略翻过,自从那位“董夫子”“罢黜百家”之后,整座天下读书人谁人不知这本载有“圣人言”的经典!听说连对被儒家狠狠打击过了墨家和法家都将这本书列为必读之物。姜桓粗略翻过一遍后便丢在一边,不愿再看上一眼,就连后来教书先生讲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能逃学就绝不将就,实在逃不掉的时候便想入非非,心神游走,课后还会侧头轻击耳朵,美其名曰“洗耳”!所以《论语》这本书在姜桓想来,只能算是看过,不能算是读过。

姜麟儿一旁幸灾乐祸的插嘴道:“鹦哥最讨厌读书了,以前总是逃课,后来干脆退学了,我听老先生骂鹦哥的时候说过‘朽木也,不可雕!’没错吧,鹦哥?”

姜桓扬了扬眉,不愿去想那个对自己有所希望,然后失望,最后绝望的老先生破口大骂时候的样子。

姜绸看着姜桓那张神情平淡的脸,道:“以前曾听人说:英雄,多少年心怀宏图,如同鹏鸟之幼虽未出巢,已久居高枝,其声虽稚,亦是九天之音!鹦哥,你可有什么壮志?”

姜桓寻思片刻,觉得以前自己曾向往过的做个白马挎刀的游侠到诸国游历一番的想法远远算不上什么宏图,其他更多就离自己太远了,并未多想过,便摇摇头。

姜绸收回目光望向前方,心里有些失望。

离开秦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原本留下的一些资源推自己看好的兄弟一把,也为以后重归秦做些铺垫。自己看好的姜彧离家北行后也只好无奈把目标转向姜桓,想着即使人和事都出现乏味可陈的结果自己也是可以咬牙接受;只是陈家哪个小舅子师门来人的速度和态度,还有秦**事的变动已经让整个计划蒙上了一成阴霾;现在看姜桓这种不知上进的态度更觉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更是已经没有心劲去再安排什么。

姜绸心里默念:疾风当伏,激流则隐!劲草新立,蒲花飘零!

姜桓背着包裹走的轻快,想着这个时候车队里大概已经吃过晚饭,正好把特意顺着母亲口味挑选的点心送去。母亲肯定尝一小块就不会再吃,要给父亲留一份,还会把大部分放起来给自己备着,给嘴馋的姜麟儿备着,不过没关系,这次自己多买一些,可以让母亲多尝一些。伸手扶了扶背上的包裹,姜桓嘴角微翘。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