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庞涓 第160章 货币危机

作者:肖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0:32:13

第160章 货币危机

但是比起其巨大受益,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时庞涓价值40吨黄金的固定财富,这还是保守计算。

仅仅换来20吨黄金的财富的物资和黄金白银货币。

其中一半是良性资产的抵押,也就是近10吨黄金的固定产值。

比起晋商集团和燕商集团,这不算多。

两家都是这个数目的几倍,其产业遍布全国,乃至中原各国。

而这些,都在第一时间收回来。由于有一些,违约。是的,操过了合约时间。

虽然看在庞涓面子上,延期了。但巨额违约金,和新增利息。还是让他付出近13吨的黄金价值的财富。

千万别小看,前337年,赵国国内财政收入也不过一亿钱,而一顿黄金可以兑换大约1.25亿钱的铜钱货币。

可见这比钱可不是小数目,而抵押的中央银行,太原银行。燕京银行等都赚的脑满肠肥。

不到两年三吨黄金,国家四年的财政收入。可见金融行业的暴利。

难怪后世那么多财阀比国家还有钱。

自然能让他不惜代价收回来的企业,也觉对有价值。是的,随后七八吨的黄金财富都被投资进了这些企业。

庞涓认为,搞房地产固然赚钱,但比起实业,他们对于国家的好处小了很多。

君不见美国财阀,有那几个是靠着房地产发财起家的。

巴菲特,靠的是金融投资,洛克菲勒靠的是石油。

摩根靠的是铁路。卡内基靠的是钢铁,但最后他们都会进军金融界。自己办银行。

拿着别人的的钱为自己赚钱。

因此就在晋商和燕商大举进军赵国的各县城市的房地产和基建工程自己。

他转而发展新型产业。

他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

另辟蹊径。而五十万波斯工匠,就给他提供了无穷的智慧。技术,和生产力。

而那价值13吨黄金的企业,他们大部分都是上市企业。

随后就分门别类的扩展新业务。

而这些工匠们就是他们新的智慧源泉。

有的进军香水界,有的进军波斯地毯界。

还有绿化公司移植巴旦木等波斯特产。这可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

中国提前有了,不然还得等到唐朝才有。

他们的发样,使得未来中国市场的物资不断新颖,更加丰富多彩。

自然最初他们不得不帮助庞涓先将西域那些巨额物资转化成现金。

自然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争先恐后赶到绥远截住东进的商队。

尤其是四大财阀,晋商,燕商,猗氏家族。范氏家族。

当时庞涓运回的波斯物资,就是按照一马车一马车,连着马车一起在绥远城西北的草场临时搭建的“拍卖场”

拍卖。

最开始,全国各地商人云集。

争先恐后出价。

发到后来,现金不过,几个人联合起来购买然后按照比例均分。

但实际上,最开始四大集团都没有轻易出手,他们知道,好东西总是在最后面出现。

果然后面就是古董级别的波斯贵重物品。

说道波斯特产,就不得不说他们源远流长的“古代金银器”。

中国发了两千年将青铜器时代发展到令世界惊叹的地步的同时。

波斯和他们的前辈们却将金银器发展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

在米底亚时代,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到前800年,就有《银杯》《金碗》这样独特艺术品。

加上其历史价值,绝对价值连城。

除了近千年的金银器技术和艺术品。

还有璀璨的青铜器艺术品,这些也不同于中国。

于是没有将他化掉,就被拍卖。

总之场面异常激烈。

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拍卖会,给内蒙古带来了十年也不可能得到的巨额税收、。

而之所以选择内蒙。一方面绥远经济较发达。临晋商和燕商大本营都很近。

另一个就是赵国为了鼓励关内商人运输商品到大漠出售。降低了关外商业税和增值税等。在关内商业税基本上都不低于三成。有的甚至高达一半。主要是奢侈品。

这是打压国力奢靡之风的一种手段。

可是在关外,他们税收一般只有一成,最高不超过两成。

其中西伯利亚的北海省是最低的,最高只有一成,对于粮食基本上不征税。

不过显然,那里太远。

根据统税的原则,就是国内只征收一次性税收的原则。

他们随后买卖都是畅通无阻。

自然这不限于增值税等特殊税收。

最终四大财团发现最后,他们的流动资金几乎耗光了。也没能将波斯带来的珍贵商品包揽,这和他们互相竞争不无关系。

最终据说还有高达价值20吨黄金的西方珍贵文物,特产,商品,被庞涓收藏了起来。后来不少都被摆设到了新建的皇宫各种大殿里。有名画,著名雕饰,狄刻。

20吨,放在平地,那也是好大一堆。

更何况如此珍惜,比如有人窥视。

为此庞涓不得不将皇宫修建的更加坚固。还修建专门的地下迷宫安置珍贵文物。就连他亲自设计的“社稷宫”主殿宗庙殿地底下的地下室,也有序的陈列着无数随时可以兑换成金银货币的西方金器。

而庞涓对于如此庞大的财富,也感到头疼。

其中20吨财富转化为实业。

预算20吨财富修建前无古人,至于后有没有来着他不知道,的北京紫禁城。

自然短期内这些钱委托长城基金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理财的“城市建设基金”

这个基金会就拿着这笔巨额财产投资股票,一时间,大量热钱涌入,直接导致整个赵国高速发展的十年。

最终他们修好了旷古述今的紫禁城以后,钱尽然还没有发光。直到又修建了南部的“外城”才宣布破产。

但由于其巨大作用,后来政府接手,每年工部注资给其,筹划建设中国城市化。意义更加重大。

还有价值约20吨的贵重物资被他捐给了“公益基金会”

这些由于不是盈利机关。于是往往亏空严重。

而政府实际上由于战火连年,根本没办法。

可是退伍军人抚恤,小孩成长基金。学生的教育基金。

老人的养老基金。

这笔巨额财富以皇室名义捐给了赵国最著名的,名气最好,最廉洁的公益基金会。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