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道武元年
在前349年。有件大事。
那就是赵国换新国君了。那就是赵武。
不是赵氏孤儿中的赵武,而是改名赵武的庞涓。
他的继位可为四平八稳。毫无悬念。
由于已经筹备近一年的登基仪式,所以这次仪式特别隆重,
庞涓也需要这样的典礼宣示自己的合法性。
当他带上王冠,穿上王袍。称孤道寡的祭拜列祖列宗和天地神灵以后。他就是赵国独一无二的国君。最高王权者。
虽然齐国使节极力辨认后发现他就是改名的庞涓。但是也不敢质疑什么。
为了不凭空得罪赵国,他们还得贺喜。
魏国正和楚国大战,也需要赵国的中立,甚至是支援。
其他各国也都是如此。
为了各自的利益根本没顾原本的赵氏已经被庞氏取代,甚至灭绝的处境。
这一年,庞涓改元道武元年,表面自己以霸道雄霸战国的勃勃野心。虽然现在的赵国实力还不如魏国,略逊于齐国。
但是他知道自己以后该走什么样的路。
只有一个人,知道庞涓的勃勃野心。可是他现在阻止不了。
应为魏惠王对于他提出的齐魏联合围攻赵国的策略根本就不予理睬。
那就是孙膑。孙膑也是无赖呀。
魏惠王不听,他就想跳槽。可是魏惠王可不是笨蛋。看老了他。就怕他再跑到齐国去了。
孙膑有苦难说,加上老战友田忌现在流浪楚国。
两人只好秘密连结,希望能让魏楚议和。
可惜楚宣王也是一个倔脾气,吃了这么大的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虽然很明显表面,楚国蛮军干不过魏武卒。但是他还是要干。
这样良好的国际环境,对于刚刚继位的庞涓,那就是最好的环节。
他需要时间整理早就已经被整理的很通顺的赵国,如今的赵国就是一个高速高效的战争机器。每个赵国人都在这个庞大的机器中工作。
他们就好像是一个庞大机器中的某个个零件。默默地不断地工作。
即使老化,也会让子子孙孙接替他们的岗位。
而庞涓就是这个机器的大脑,或者指挥者。
他的能力决定着这个机器的真正价值和产能。
这不,根据赵国宝新制定的《礼制》
庞涓又召开每个月仅仅两次的大朝会,由于分别在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初一十五两天。所以也叫朔朝和望朝。
如果说战国有什么像人大会议,
那古代的朝会就是最像的,只是他参与的范围更加狭窄。
自然月隆重的朝会参加的就越多,影响也越大。
必然参加的人也越多。
出了几次举国同庆的大朝以外,就以这个两朝为最。
根据礼制,清明节有朝拜,元旦有开元大朝。
中秋,七夕等都有。但是也不过一年七八次。两个月才一次。
相比之下,望朔两朝,显然就 非常正式。
在邯郸的五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没有重大事情的外翻大臣大将,也需要在这两天参加,一并报告职内大事,交给中央裁断。
实际就会赵国中上级官僚的一次大会议、
这一次,庞涓再次别出心裁。
那就是,他将原本的胡椅板凳
尽然堂而皇之带到了朝会大殿,刚刚改名“道武大殿”的豪华大殿。
和紫禁城的皇宫布局一样。
庞涓位居正中,升了三阶九台。居高临下俯视在大殿平台的诸位大臣。
根据权位高低,越高离他的王位宝座越近,即使最近,也不能上台阶,台阶上只有宣旨的太监和服饰赵王的宫女,
整个大殿都是不穿鞋的,但,庞涓设计了拖鞋以后,大冬天赵国的大臣就不用经常感冒了。
现在原本跪着的他们再次享福了,可以坐着,这在列国可是第一次,最好的福利。自然桌子也跟着高了许多。
“大家都坐吧,不要太拘束,寡人每次发现开会太久,跪着就难受,可是有时候国家大事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决定。所以设计了这些。大家看着我用。也就知道了。大家就坐吧。
下面,我们不谈什么国家大计,咱们先学习,这部名垂千古的兵法《孙子兵法》大家知道,当年帮助吴王以小博大,破楚国,行吴国,使得春秋霸主楚国差点灭国的孙武和伍子胥两员大将名臣。现在我们就一起展演一下他们指挥战斗的策略战术。提高一下大家的军事素养,记住,国家战争无小事。
桌子上都有竹简,大家要抄袭的都可以,今后几次朝会,我会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部传奇兵法”庞涓只有半部兵法,却不愿意浪费。于是一一教授给赵国大臣,希望里面能出来一个能臣悍将。
提高国民素质,就从大臣开始。
“大家跟我一起读,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战争,那是关系国家,人民生死的大事,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怎么研究,后面讲了,固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就是说,既然战争这么关系重大,所以必须在这五个方面上加以重视。
......
庞涓不愧是兵法大家,战无不胜的名将,他的讲课,立即让手下一干文武如痴如醉的学习。
一改以往朝仪争吵的风气,如今果然是一团和气。
没办法孙子兵法太有名了,可是这本奇书,一直有孙氏一脉把持,根本就没有传出。贫民老百姓哪能看得到。
就是如今当朝的,实际上也根本无缘,他们也没有时间去鬼谷门拜师,更何况鬼谷门培养弟子都是从娃娃抓起。
太尉公孙衍,枢密院大臣蒯越,尚书令慎到,右仆射公孙阅,左仆射卫庆,
太子太傅陈平,御史大夫辛桓衍,
上将军庞单,庞岱,庞庆,魏冉
少将军庞统等无不听得认真仔细。
整整一天都在学习这《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第一篇》
也是整部兵法的大纲,非常面料的阐述了战争和计谋的重要性。强调了“多算胜少算”的观点。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诸位都交一篇作文上来,就谈这片兵法的理解,记住不许抄袭,也不许吹嘘,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理解”
最后庞涓和所有后现代老师一样布置了万恶的“家庭作业”
没办法,这是庞涓发掘人才的一个办法。如果一些人有战争天赋,就不要浪费。同样那些执掌兵部和枢密院的大臣如果实力差劲,也会影响整个赵国未来的大计。而这一篇就是强调战略的重要性的权威文章。
同样,那些大臣们也会逐渐发现,这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良机。
未来的七次朝会,他们都将有机会。
七次朝会,根据三天一次朝会的规定。也就是需要20于天。庞涓才将从孙膑哪里骗来的《孙子兵法》前七篇讲述完。分别是《始计第一》《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军行第四》《兵势第五》《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这里每一篇都是价值连城。如今基本上就是在赵国上层公布了一样。自然除了朔望两朝学了两篇,更多官员没有机会参加其余五篇学习。
因为普通三天一次的“历朝”也叫午朝,因为庞涓科学的规定八点开会。
一般都在中午结束,所以叫午朝。另外也是大臣们必须经过皇宫的午门,才能到达大殿,所以也叫午朝。或早朝。
这一会议基本决断了三天的重大事件。至于其他日常事物都由,内阁会议处理了。只有大事件,他们提出几条建议,报到庞涓处,
然后庞涓根据考虑从众多建议中选一条,由于庞涓用的是红墨水,所以叫“红批”而内阁用的是蓝墨水所以叫蓝批。一般事物,蓝批就可以了,但是法典规定的,必须要赵王点头的就没有用,比如调动军队,对外战争。对外关系等等,都需要红批,甚至需要朝仪决定。
但就是这样,庞涓也很轻松,因为现在还真的就没有什么大事,虽然琐事多如牛毛。,但设置内阁以后,庞涓基本上不用去批阅大量奏折,大部分都被内阁大臣给处理了,只有少量内阁七大臣争议不下的就报给庞涓。
如此高效的决策。使得赵国反应总是特别迅速。
对于在危机四伏的战国生存很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