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庞涓 第052章 以逸待劳

作者:肖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0:32:13

第052章 以逸待劳

当犀武对着鸡公山的项燕营寨无可奈何之际,也得到了魏王的勤王诏令。

当知道是公子卯坏了他大事的时候,他的怒火难耐。

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撤军。

项燕不敢追击,他害怕是魏军的诱敌之计。

等魏军撤到淮河北岸时,他隐隐知道,也许魏国内部发生了什么。

就当他准备趁机北伐收复家园的时候,却得到楚王命令,让他跟着楚国太子东征。他最终放弃了夺回下相家乡的机会,应为他知道只要在楚国太子东征中好好表现,当楚国太子当了楚王,他们项家就会不一样,很不一样。

相比魏国的难缠,显然越国要好对付的多。

自然楚国很不仗义的在盟友解围以后,没去搭把手,反而东征。

也表明战国时代没事么友谊可将。

这位楚国太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有句名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他就是楚威王。

战国时期楚国赫赫有名的一位君王。

我们先不管楚国救援寿春被围的昭阳所部。

却说魏武卒主力一日百里,匆忙赶回大梁。自然,此时犀武的军队那是远远超过10万,他还指挥着赶到的20余万勤王军。如此庞大的军队,只要孙膑不是傻瓜都会“退避三舍”

自然孙膑不仅退了,还放了大火。

这下,整个大梁附近的地主百姓遭了秧。

魏惠王得知后,气死了。因为他的皇庄,别院都被烧了。损失同样不小了

而他的大臣们同样气个半死。

一年前赵国君臣的心态,被魏国再次体会了一把。

不过赵武王显然忍了下来。谁叫国力不如人。

可是作为霸主魏国,作为霸主的魏惠王没有忍。

一项都是魏国欺负别人,哪里有别人欺负魏国的。

于是犀武受命带着十万魏武卒追击田忌孙膑了。

为什么只有十万。很简单,魏国的国力也维持不了超过十万的大军长期对外作战。还有就是魏惠王不敢将大量军队交个犀武,上了庞涓一次大当以后,他不会在完全相信一个外姓将领,这也是他的儿子们为什么都被重用的根源。

这下孙膑可高兴了。他就怕犀武不追,一追。

他就有办法一举消灭魏国有生力量。将魏国从战国霸主的主位上拉下来。

这个位置也该轮到齐国

坐坐了.

于是增兵减灶的奇谋被他完美的演示了。

如果没有庞涓的介入,马陵之战,魏武卒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人能阻止。

那么庞涓会吗。

答案是“我不知道'“

对于十万魏武卒一步步走向死亡。

庞涓由于万分,对于赵国而言,被削弱的魏国对赵国有利,也必不可少。可是更加有利于齐国。一旦齐国完败魏国,那么赵国在战后不得不感受齐国更大的压力,尤其是齐国还坚决反对赵国吞并中山国。

要知道对于中山国,赵国和燕国已经闹得很不愉快,谁叫两国都想吞并两千里的中山国了。

而当时。赵国正在忙着对中山国给予致命一击。

这么好的国际环境,你说庞涓能不好好利用。

是的,就在齐楚魏越混战之际。就在秦国东征围攻韩国栎阳,这是秦国故都,位于今天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他是秦献公在公元前383年迁都,目的地方便控制东部,争霸中原。所以特别坚固。

在秦孝公

初期也是秦国故都。可惜被庞涓夺取以后逐步成为韩国西部重要军事要塞,防务中心呢。也是韩国不断侵袭秦国的大本营。

两国为了争夺这一代已经不是首次大战了、

两国较量可以说一直没停过。韩国希望兼并秦国,称霸西陲。

这也是他的东部,北部都是国力强于自己的韩赵,唯有西部秦国和南部楚国比较好欺负,原本韩国的战略核心是联合魏国瓜分楚国。

可是偏偏秦国为了夺回关中,不依不饶。韩昭王没办法。只好集中韩国大部分军事实力迎接商鞅变法日益成功的强秦的挑战。

这样完美的国际条件,你说庞涓怎么可能不立即出兵消灭被赵国包围的“毒瘤”中山国。

首先必须了解赵国变法后虽然训练武装了60万陆水军。

但是本着休养生息原则的庞涓根本没有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的能力。

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脱离生产,或者说整个战国的军队都没有脱离生产,以商鞅变法最为典型,就是建立“出则为军,入则为民”的耕战制度。

所有秦国人,他们生活的主题只有两个,一个是耕田种粮食。一个是打仗,其他娱乐都是没有的,也不允许有,想娱乐,就练武,练十八般武器。

这使得秦国人的单兵能力逐渐超越山东六国,他们太变态了。

而慎到变法显然没有这么严厉。

秦国对于工商都是严厉打压的,在他们那里,只有士和农,值得尊重。

士,不仅仅包括官员还包括武士。

而读书人,尤其是儒家的读书人是不被重视的。不然秦朝怎么会有焚书坑儒的作为。

但是他们 对于人才,特别重视,虽然自己不生产,但挖各国墙角,那是非常频繁地。农,就是生产粮食的农民,这点好理解,没有他们,秦国的粮食哪里来。

这样的体系在军功受爵制的联系下,更加变态,自然秦国还是有商业和工场的,只不过被政府严格监视和控制而已。

而赵国变法显然受了庞涓后世影响,在强调士农核心地位的同时也没有轻视工商,对于这两者也予以扶持,必然的士农工商四大产业没有形成向秦国那样明显的等级制度。这样的结果就是赵国形成了庞大的晋商集团。

建立遍布全国的工场,工商业生机勃勃。

如果不是赵国人口土地都远胜于秦国,恐怕最后赵国国力绝对不如秦国。

至少战斗力不如,毕竟当农民们看到商人“不劳而获”的成为富贵人物时,他们会对继续完成农业行业,明显动摇,“跳槽”就是自然而然的。

对此庞涓能做的就是严格控制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工商业增收更重的税收。同时减轻农业税收。但还是效果有限。

晋商集团的出现也使得庞涓没有可能在推行秦国那种严格压抑商业的政策。

秦人专心的务农,而赵人却有很大一部人人热情的从事商业贸易,晋商集团的商业遍布全天下,包括大月氏,东胡,匈奴在内。

但不可否认,赵国的活力远远高于秦国。

而且赵国也比秦国有钱。

晋商集团的势力同样遍布中山国。

这使得庞涓可以轻易地将大量间谍武装派到中山国各个城池。

而此时赵国的军队的总共只有八万。很少很少,其中还有三万是地方军。

原来,为了休养生息,60万大军,遍布赵国各个行业,

这使得赵国建设非常快速。

同时庞涓学习后世以色列的建制,打造了一个人数高达八万人的军官团。

他们从六十万赵军中挑选。

基本上脱离了生产,天天,时时,年年进行各种庞涓想得出来的训练。

显然赵国的实力还是足够养活这些脱离生产的军官的。

而全国剩下的军队,除了锦衣卫,都被按照传统的部曲制编组起来,分布在发各郡县。

他们平时在家乡务农,工作。战时集结参战。

自然休息是轮班的,尤其是边军性质的。5000一部,1000一曲。50余万大军分兵各处。

而这基本上都是各国一贯作风,自然很多国家根本养不起脱离生产的常备军。比如中山国。包括秦国都养不起。

唯一养得起的只有魏国,魏武卒就是战国第一只职业化军队,虽然他们没有彻底脱离生产,但生产不再是他们的主题。战争,掠夺财富才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如今齐国的技击也有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而赵国如今已经建立了八万人。

分为禁卫五军和守备三军。

禁军,就是赵国的中央军,根据传统,分为东西前后中,五军。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中东西两军也叫左右两军,

每军都只有一万人,但是他们可以随时补充各地预备部曲,将一万人变成总兵力十万人的庞大陆军。

不然怎么叫军官团列。

自然对付中山国这样的总兵力才五万的小国。

庞涓根本就没有等待扩编,而是直接带着五万禁卫军冲上去。首先表明,锦衣卫并没有脱离生产,虽然他们有特殊职能。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潜伏起来,从事各种实业。

真正表面上的兵马不过万人,还分部各地。

自然其中又有近半必须随时保卫者庞涓。

而自从河北,山西,绥远三大总督府建立后,原本直接由兵部和枢密院管理的全国各部曲,也逐步交给总督府负责军务,自然仅仅是军务,军事指挥,人事任命,根本不是总督管得了的,不然枢密院和兵部不是太闲了。

另外独立于总督府以外的山西军,河北军,绥远军建立了,他们的将军级别和总督一样,甚至更高。他们直属中央。

八万大军各自都有自己的责任区。

但是在围攻中山国上面。他们不约而同。

当时真正能干涩赵国灭亡中山的只有燕国。所以绥远军和河北军合力夹攻中山国北部的重镇,华阳。

然而关键还是庞涓的主力大军。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