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激烈的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吞并、消灭,到战国时只剩下10几个诸侯国。
自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之为战国时期。
战国这个名词是因为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春秋晋献公时,大杀群公子,使晋国一时没有公族,卿大夫的势力渐强。
到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中原称霸时,晋国的政权已被知氏、魏氏、赵氏、韩氏、范氏、中行氏6位大夫把持,这6位大夫各有地盘和军队,他们之间互相你争我夺,几经兼并。
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知氏、韩氏、赵氏、魏氏4大夫灭掉范氏、中行氏,共分其地。
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又灭了知氏、尽分其地。晋幽公时,赵、韩、魏强大,将晋国国君及公室迁到降(今山西曲沃)和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二地,晋地被三家瓜分,这时的晋国国君反而要朝贡于赵、韩、魏三家之君,成为附庸。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赵籍、韩虔、魏斯为诸侯。赵、韩、魏三家加上当时的秦、齐、楚、燕四个强国,历史上称为
“战国七雄”。这七个强国在地盘和军事力量上大略相等,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领导权,他们之间又不断进行战争,其他的如越国,虽然称王,但已日渐衰落。
余下的宋、鲁、卫、郑、中山等国虽也为强国,但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上无法与七国抗衡。
《历代皇陵今何在》第六章战国七雄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