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弼老将军是汉人。以直谏出名,不单在汉人中威望很高,即使在朝中的也是久有声望的大臣。
但杜弼的耿直也一样得罪了朝中不少的鲜卑权贵。又因为当年也是反对高洋受禅称帝的大臣之一,所以也一直被高洋所记恨。
有一回高洋问杜弼道;“老卿家对治理国家有和高见呢?”
杜弼道;“回皇上,老臣认为治理国家还须用汉臣。鲜卑人的武功很高,保家卫国厉害,但治理国家就比不上汉人了。”
高洋当时听后也没有做何表示,但之后不久,高洋于喝醉之后就以杜弼贬低鲜卑人为主的罪名,再加上其它的罪名,把杜弼处死了。
(高洋之所以处死杜弼,其实并不是因为杜弼贬低鲜卑人为主要原因。事实上杜弼对高洋说鲜卑人治理国家比不上汉人,在当时来说,也的确是事实的情况。因为当时朝中主管国事政事的重臣基本上也多是汉臣。而鲜卑重臣却多是掌着兵权。
所以所谓的杜弼贬低鲜卑人最多也只是*的作用而已。而且杜弼说的时候也应该是私下对高洋所说,并没有当着朝中其他大臣,特别是鲜卑大臣的面说。
所以高洋从心里一直记恨着杜弼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也与高洋的亲信高德政,字士贞。老在高洋面前说杜弼的坏话有关。可是亲信高德政后来也一样逃不过与杜弼相同的命运。)
高洋的宠臣高德政仗着高洋对他的宠信,于是经常都会指出高洋的诸多不对,时间长了,高洋也逐渐的对高德政心生厌恶。就对身边的亲随表示过对高德政的不满情绪。
高德政得知了高洋对他的不满之后。心生害怕,就以生病为由不去上朝。而是陋居于寺庙中声称养病。
而高洋的另一亲信重臣杨愔因为向来与高德政不和,就借此机会对高洋进言道;“臣以为高德政根本就无病,而是装病不愿来面见陛下。陛下可以假意任命他当冀州刺史,估计他就会变成无病了。”
结果高洋真的下诏任命高德政为冀州刺史。高德政满心欢喜的就接招,准备着前去冀州上任的诸多事宜。
高洋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命人把高德政押来。高德政被武将们押来后,高洋对高德政道;“朕听闻爱卿生病日久,而且出奇严重。今朕得一新治法,就让朕亲自来给爱卿针灸治病吧。”
高洋说完就拔剑对高德政一阵乱刺,但却所刺只是比较浅的皮肉,并不深刺,就是要慢慢的折磨高德政。之后又命武士砍掉高德政的脚趾,后来还是处死了高德政。
到了天保十年(公元559年),天上出现了日食。高洋因为常年的滥饮,生命也到了尾声了。古人迷信,认为日食是天狗食日。是不祥的预兆。所以自古以来,出现了诸如日食之类的大的异天相时,君王们通常都会昭告天下,大赦天下罪犯,或者减免一些税收,有些帝王还会下个罪己诏等等。
可是高洋皇帝什么都没有,不单没有,而且还以日食的话题延伸着,问原先东魏的宗室彭城公元韶(字世胄,魏孝庄之侄)道;“卿家认为当年的汉光武帝(原名刘秀。原为西汉皇家宗族后裔)因何而得天下的呢?”
元韶于是分析了一番当年汉光武帝得天下的原因之后,又提及了一句;也是因为之前的王莽(字巨君,新朝的建立者)没有把刘氏宗族斩尽杀绝,才使得汉光武帝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元韶说这话虽然只是描述分析了历史的实情。应该也只是一时口快之语。因为他本来就是之前东魏的皇族宗室,这样说,等于是在提醒高洋应该将前朝的东魏宗室都斩尽杀绝。唉,估计元韶当时此语一出,必然也是非常的后悔莫及吧。)
谁知高洋听后,只是道;“有理。”然后就当即下诏,把包括元韶在内的东魏宗室近亲四十四家全部下狱囚禁。随后又不论男女老幼,全部处死。而元韶在牢狱中悔恨不已,事先绝食而死。
高洋如此大规模的杀灭东魏宗室近亲的行为,让原先东魏的远亲姓元的宗族也都非常的恐惧。
于是东魏的远亲宗族中,有一个叫元景安的县令因为惧怕,就建议家族中人上疏高洋,以求高洋把他们改成高姓而免祸。
但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却坚决反对,还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成语的出处。)
结果元景安为了保性命免祸,就把元景皓的话上疏告知了高洋。结果高洋诛杀了元景皓全家。而元景安则因告密有功,被高洋赐姓高,还被高洋升官以示嘉奖。
(以上可以得知高洋的末年,杀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但如果以此就单纯的断言是高洋的神经出现了问题,书者也如作家陈羡的观点类同的认为不妥。
书者认为,高洋末年的那些大规模的杀戮行为,除了有他个人的情绪、恩怨喜好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知生命的终结已经离他不远了。所以,他要为他年龄尚幼的儿子高殷肃清障碍。让不久的将来,年纪尚幼的儿子高殷的继位比较顺利。
最少,高洋并没有背叛他自己的誓言,对他心爱的皇后李祖娥的誓言。无论高洋在后期的行为是如何的疯狂和变态。但最少,他从来没有对皇后李祖娥有过分行为。
甚至,就是在高洋的行为最变态的后期,就算是醉酒之后,高洋面对着李祖娥时,也从来没有对李祖娥有过过分的要求和行为。甚至,高洋一直都是对李祖娥怜爱和关爱有佳。因为,这个世界上,或许也只要李祖娥一人能够真正的理解和读解高洋吧。?
而高洋做为高姓家族中的一份子,他更有责任,也是必须为高姓家族做出更多的保障措施。比如杀灭东魏宗室,就是为了不让以后有另外一个类似于汉光武帝的历史,出现于有关北齐的史策中。
而高洋更多疯狂杀戮的更主要原因是,高洋已经自知生命的大限将至,而儿子高殷才不到十五岁。而高洋当年称帝本来就不是很合理法。因为高洋毕竟是次子。所以本来高澄死后,应该是由高澄的儿子来继承高澄之位的。
但高洋硬是取而代之,理由是高澄的儿子年龄尚小。但现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于高洋的身上了。因为高洋的儿子也一样是年龄尚小。
而且高洋的儿子所面临的问题比当年的高洋自己更为严重。因为高洋的母亲娄昭君因为向来不看好高洋,于是也连带着一直都不喜欢高洋的儿子高殷。)(待续)
书者相互探讨和学习的Q群;261265761。非常期待你的加群。
另外,书者的另一血作《书名赌徒》。也于大年初三开始发表。更是一部极度震撼灵台的力作(最少,书者个人是如此认为的。)可惜,那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书,(目前大概4万多字)而且居于多种原因,短时间内也没有续写完结的打算。所以,有兴趣的看客可以当成是一本中篇的作品吧。绝对相信,前去观看的朋友,看后绝对不会感觉是浪费了时间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