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颍川颍阴人,字慈明,名士荀淑的六子,时人常言,荀淑八子个个才思敏捷皆为英才然六子荀爽更为出色,故而有了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美誉,荀爽壮年时因为党锢,远遁汉水十余载,在四年前党锢解除,朝廷多次征辟他入朝为官,统统荀爽给拒绝,朝廷昏聩,阉竖乱政,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天子,他纵然入朝为官又有何用。

然当今天子,让荀爽看到了希望,故而,在荀攸写信前往汉水时,荀爽才愿意回到雒阳中,见天子,讲经义,说家国大义。

“郎中荀爽。”

宣德殿内,已年过耳顺之年的荀爽,朝着坐在龙椅上的刘辩躬身作揖行礼。

“朕闻士子多唤荀公为硕儒,料定荀公在治学治国上有着独特的见解,朕尚年幼,多有疑惑,还请荀公解答。”

“陛下,老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荀公请坐。”

刘辩在见到郭胜时,便让郭胜去搬了椅子过来,当郭胜提着椅子来到宣德殿内,刘辩便让荀爽坐下,荀爽年事已高老态龙钟,看似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刘辩心不忍。

“陛下仁德。”

荀爽躬身告谢,遂坐了下来,看向天子的眼神则越发的满意,明君者宽以待人,对内仁厚,对外则雷厉风行,施以雷霆手段,使群贼慑服。

“荀公,朕近日来熟读论语,经典中曾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每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也。’”

“荀公,孔夫子所言言之凿凿,朕百思不得其解,天下作乱者,几乎受儒学熏陶,为何他们还会作乱乎?”

“陛下,老臣愚见。”荀爽治学多年,知天子问政,必会问此事,他在入宫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轻咳一声后,神情严肃,声音洪亮:“陛下以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自其,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然乱之所起,荀子曾言欲多而物寡,故而天下之乱。”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