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262章 重启SSC

作者:五星造事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1 03:53:37

“反重力技术?!”

当六角大楼的人对着康驰的采访视频,进行逐帧分析听到这个言论后,顿时就懵了。

康驰前面关于银鹤的解释,倒是让他们松了口气。

根据他们的推测,如果康驰顺利把固态钠电池的技术应用在固态锂电池上,那能量密度确实应该在600-750h/g左右。

哪怕康驰技术有所保留,最多也应该不会超过800h/g。

因此他们虽然不相信重型银鹤的续航只有六百公里,但却坚信不会超过一千公里。

最有可能的,还是八百公里左右。

所以当时登陆莲花号商船的银鹤,应该就是原本就搭载在周山舰的备用秘密武器,而不是从第48批护航舰队飞过来的。

不然这也太夸张了。

至于那个曾经出现在红鹰号上的那三个不明信号,肯定是迷惑和吓唬他们的手段!

可能是某种无人机侦查装置,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小玩意,但肯定不可能是银鹤。

“可是他们一边又想吓唬我们,一边又想降低我们的戒心……是不是有点矛盾了?”

“真真假假,有什么好矛盾的?银鹤毕竟只是一款倾转旋翼机,虽然很实用,但不是什么重大战略武器,就算它能飞两千公里,正常情况下对我们也没什么威胁,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精力,与其猜测,不如多花点精力,向国会要固态电池的研发经费……”

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揭过。

但下個话题,就让他们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

因为康驰突然提出来的这个反重力,曾经还是他们给画出来的饼……

反重力的研究,曾经有两个鼻祖,一个是飘升派的鼻祖托马斯·汤森·布朗。

1921年还上高中的托马斯,在玩x射线管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实验器材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会产生某种力,让这个实验器材的质量发生改变。

这个发现让托马斯给激动坏了,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货以为自己发现了新的物理,也就是反重力。

他还把这种现象称为别费尔德-布朗效应。

但后来经过大家的论证,发现这个所谓的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其实就是通过制造等离子风来产生推力的离子推进器原理,这压根就不是真正的反重力。

但是托马斯等飘升派的研究者,根本就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坚持认为这个就是反重力,并且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研究。

这人一旦连自己都开始骗了,最终可能就真的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至于另一个反重力研究者,就是飞升玄幻派鼻祖哈奇森。

哈奇森其实是一个业余的物理爱好者,这哥们在1979年,突然声称自己在搞特斯拉线圈的时候,实验室很多东西都非常诡异地飘了起来,金属和木头发生了融合,还有东西出现了瞬移。

反正就跟闹鬼似地。

但问题是口说无凭,见鬼的事情只有他一个人见过,而且他还没办法通过实验重现出来……

后来他还拍了一段还原反重力现象的视频,但很快就遭到了各方质疑。

“我这几十年也做不出同样的实验,所以只能通过这个方法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保证这种情况绝对是真的!”

哈奇森后来在各方的质疑下,还非常理直气壮地承认了他用‘鱼线’拉起物品的骚操作……

这就是目前真正在研究反重力的这帮人。

嗯,

华国的捉鬼道士可能也算?

如果真能抓到个女鬼,说不定也能解开反重力的神秘面纱,带着人类文明飞升星际……

所以如果见鬼了千万别怕,这货价值连城,抓到就是赚到!

总之目前搞反重力研究的基本都不是很靠谱,而且前面这些还只是小骗子,最大的骗子还另有其人。

1947年,在罗斯威尔发生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权威解释的‘飞碟坠毁’事件之后的第三年,国就声称开始研究反重力技术。

参与者还是鼎鼎大名的国航空航天局naa、国物理联合会aip、国航天航空学会aiaa等重量级选手。

然后没过多久,国的民间就开始陆续出现各种关于反重力飞行器的目击传闻。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