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驰拜访宁德时代的当天,宁德时代的锂电池研发实验室就对康驰带来的那块钠电池,进行了专业的检测分析,并于第三天把具体的分析结果递交给了曾宇清。

分析数据显示,这确实是一块钠离子电池。

而且还是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的全固态钠电池!

它的负极材料大胆地使用了金属纳和某种无定型碳,这是固态电池能达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

正极材料,则是采用某种金属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为固态高价硫化物、某种氧化物。

也就是说,这块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解质,大部分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材料!

至于隔膜?

全固态电池根本用不着这玩意。

在传统锂电池中,锂离子在放电和充电的来回运动中,会和液态电解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锂枝晶的东西,

锂枝晶就像一根坚硬的树杈,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慢慢扩大,最终把正负极连起来,

结果就是短路、起火和爆炸。

而隔膜,就是夹在正负极之间,延缓锂枝晶生长速度的东西。

但再好的隔膜,也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不能真正杜绝锂枝晶的出现,

因此锂电池如果用久了、使用不当、质量不行,或者发生挤压变形之类的情况,锂枝晶就有可能刺破隔膜,最终引起短路、起火和爆炸。

虽然固态电池,也可能会生产锂枝晶,但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是全固态的,因此电解质本身就是隔膜,

这么厚实的‘隔膜’,很难被锂枝晶,或者纳枝晶给刺穿,导致短路起火爆炸之类的。

就算万一真刺穿了,固态电解质也很难燃烧,更不会分解氧气,直接就把燃烧的隐患扼杀在摇篮。

这就是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液态电池高得多的原因。

高能量密度 安全性,

固态电池是真的香。

只可惜宁德时代这块饼画了这么久,却迟迟拿不出给大家吃。

反而是康驰,不但把固态电池拿出来了,还是钠离子的固态电池。

这简直就是香上加香,不能再香!

拿到分析报告的曾宇清,沉思了良久,然后开始召集公司董事会,连续三天,进行了多次讨论,并和董事们前往东阳,亲眼目睹了大唐重工的纳电池生产线后,才最终一致决定: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