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苦寒,土地广袤而人口稀疏。? ?

襄平本是辽东郡治所,早些年有人口三万余人,算得上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辽东本地人公孙度初为玄菟郡小吏,因为善于钻营,后来升任尚书郎、冀州刺史,但因为得罪了十常侍,旋即被罢官免职。

后来经同乡徐荣向董卓举荐,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趁着中原混战之际,公孙度在辽东招兵买马,先后将相邻的昌黎郡、玄菟郡纳入麾下,割据一方,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展,公孙度之后又率兵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整个辽东半岛,甚至跨海拿下了青州东北部的东莱地区,鼎盛时期坐拥人口过十万,甲兵十万,俨然成为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公孙度死后又传位其子公孙康,并斩杀了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兄弟,随后向曹操称降。但因为辽东远离中原,曹操自知无力彻底掌控,遂册封公孙康为襄平侯,辽东太守。

趁着曹操向中原展之际,公孙康率部向东,一举攻陷高句丽国都,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治下,并设置了乐浪、带方两个郡,使得公孙家的势力空前强盛。

直到其孙公孙渊在曹叡时期因为勾结吴国叛魏,遭到司马懿的讨伐,公孙渊兵败身亡,公孙家族才结束了对辽东地区长达四十年的统治。

但因为刘辩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这一切都改变了,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一个强悍的龙城国,在用兵有方的李世民与万人难敌的李元霸带领下,龙城国短短两年的时间席卷整个朝鲜半岛,建立了统一的大唐帝国。

之后李世民派遣李绩、李元霸北伐,一举攻克襄平,将盘踞在辽东多年的公孙家族屠杀殆尽,斩草除根。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说起来公孙度也是够悲催的!

在公孙度的经营之下,襄平的人口展到十万左右,已经成为了整个东北地区,甚至整个黄河以北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李绩接管襄平之后,任人唯贤,起用汉人邴原、凉茂治理地方,安抚百姓,使得襄平在战后迅恢复了秩序,重新变成了一座政通人和的城市,因此李舜臣与唐国的大臣才选择迁都襄平,暂避汉军锋芒。

李绩下令大军在襄平城外驻扎,自己带着李嗣业、李通父子只带了十余骑进了城池,准备前往由公孙度的太守府改为临时皇宫的府邸去参拜皇后,与诸位同僚会晤。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