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翰林院。

门外是奉命前来执行戒严的禁军,将翰林院周遭的街巷全部封闭,禁止任何贩夫走卒靠近喧哗,免得吵扰了考生的发挥。而考场内鸦雀无声,或者泰然自若,或者一脸紧张的考生无不正襟危坐,等着监考官出题。

一身正三品官服的李白并没有急于出题,而是若无其事的背负双手围着考场转了一圈,仔细的审视参加院试的一百零一名考生。因为前来应考的举人多出了两个零头,所以作为主考官的李白与陈琳的考场各自增添了一人。

“这个就是长孙无忌?那个就是谢安,长得倒也算一表人才,举手投足间从容不迫,为何不堂堂正正的应试,却要去投机取巧走后门?”

为了辩于认识,李白特地把调换过来的五个人安置到了一排,从最前面的长孙无忌开始,向后依次是谢安、李表、何琼、杨纲,犹如葫芦串一般被李白串在了一起。

只见长孙无忌年约二十五六岁,一身灰色长袍,头裹帻巾,身高七尺左右,面容清癯,神情严肃。而谢安的年龄看上去要比长孙无忌大两三岁的样子,头戴远游冠,身穿淡蓝色襜褕,腰间挂着玉佩,看起来家境似乎不错。看到监考官从面前踱步走过,谢安面露笑容向李白示好;只是李白神态倨傲,一脸视若不见。

如果说长孙无忌与谢安的气度还能稍稍改变李白先入为主的偏见,那么何琼、杨纲两个则让李白满脸不屑,一看就是耽于享乐的膏粱子弟。至于点头哈腰的同族李表。李白也没给好脸,自始至终都没有正色瞧一眼。

李白虽然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但也不是白痴。李元芳、冯淑仪的面子他可以不顾。甚至连代表何太后出头的何珅也可以置若罔闻,但有天子金口玉言钦点的长孙无忌与谢安不能不让李白非费点心思。

“若是就这样把长孙与谢安拿下,定然会惹得圣上龙颜大怒,我须想个两全之策,让陛下挑不出理来,让学部的其他同僚哑口无言,堵住天下悠悠苍生之口!”

李白背负双手暗自沉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既然这帮人四处活动,投机取巧。想必早就知道了今日的考试命题,提前做了准备,我当临时改变命题,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李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深深被自己的机智以及刚正不阿而打动,“我李太白果然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

打定主意,李白当即高声宣布。让在场的所有考生以“深秋”为题,写一篇诗词歌赋,描述大自然的壮美景观,若是这个时期不常见的七言绝句更为最佳。

李白的命题刚刚宣布。在场的考生随即一片哗然。

在来京城前的乡试、府试之时,学部的官员一再强调让考生们要多多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院试的时候也会侧重政治理论;或者是发展经济。或者是屯田垦荒,或者是地方建设。或者是治国安邦,甚至是用兵作战等等方面。唯独没强调过诗词歌赋。

没想到主考官今天竟然要求大家吟诗作赋,描述大自然,这和治理国家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嘛!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