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刘辩这才把剑鞘插回兵器架上,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着李白问道:“知道朕为什么揍你?”

“因为臣驳了陛下的面子!”李白呲牙咧嘴的揉着身上的淤青,一脸委屈的道。

“错!”刘辩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朕在教你做人的道理!”

“做人的道理?此话怎讲?”李白一头雾水。

刘辩一面整理衣襟,一边朗声说道:“让你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知道朕为什么用你做学部侍郎?”

“因为臣的诗赋写得好,肯定不是因为臣的酒量大!”李白同样在整理衣襟,回答的颇有自知之明。

刘辩冷哼:“亏你还有自知之明,可是你的武艺不如朕啊!若是按照你的逻辑,长孙无忌诗歌不如你写得好,就连进士都考不上;那么你的剑术比不上朕,是不是朕也要罢免了你的侍郎职位?”

“呃……”

李白不由得哑口无言,仔细想想天子的话说的似乎颇有道理。

刘辩继续给李白讲课:“论纺织你不如妇人,论耕地你不如民夫,论冶炼你不如铁匠,伦烹饪你不如厨子……按照你的逻辑,你岂不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你有什么资格做堂堂的朝廷大员?”

“听陛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是微臣错了,是臣太自以为是,愿凭陛下处置!”李白终于服气了,颇有点吃硬不吃软的味道。

当下刘辩在前,李白在后,君臣一前一后的出了演武殿直奔主殿。

“朕这次开科取士是要挑选有治国才能的贤良。而不是挑选诗人。你能够洁身自好,不为权势所动,拒绝了何珅、冯淑仪等人的威逼利诱。这点值得嘉奖。但你应该把事情及时禀报于朕,而不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随便更改命题,更不该以诗词歌赋衡量一个人的才能!诗歌写的好不代表国家治理的好,如果满朝文武都是你这样的大诗人,那么这个国家就完了!”

“是、是……陛下教训的极是,是微臣错了!”面对着天子的谆谆教诲,李白不停的点头认错,一副诚心悔过的表情。

刘辩的语气这才好转了一些:“当然,这也不全是你的错。毕竟这是第一次实行科举,摸着石头过河,制度上还有许多纰漏之处,朕以后会想办法完善制度。”

之所以采取主考官提名上榜的方式,出于刘辩对李白、陈琳、吴道子等人才华的信任。现在看来,也是弊大于利,毕竟每个人都有弱点。以后在科举制度方面必须不断的完善,譬如施行卷纸糊名,监考官与阅卷官分开,卷子多人交叉审核。综合评分等措施。

听天子的语气似乎准备放自己一马,李白心中长舒一口气,拱手道:“谢陛下体谅。等下次院试的时候,臣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刘辩停下脚步,扭头看了李白一眼:“下次?你觉得你还有做主考官的机会吗?”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