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心灵手巧,干起手工活来竟然不逊色于军中匠人。

在诸葛亮的身体力行之下,军中十几名巧匠跟着他忙碌了一夜,到天亮的时候扎起了两个“灯笼”。先用竹篦制作成了框架,顶端以最好的牛皮纸糊成蒙古包的形状,下面缀着一个可以容纳成年人的竹篮,在中间则用铁丝固定了一个加大的青铜灯台,里面盛满了用来燃烧热量的松脂。

“来来来……都靠后让一让,让俺老程看看孔明这一晚上不造娃儿,瞎鼓捣个什么东西?”

冬雨过后气温更低,得到了消息的程咬金艰难的从被窝里爬出来直奔诸葛亮的帅帐,人还没进帐就大呼小叫了起来。

早来了一刻的杨七郎正饶有兴趣的欣赏诸葛亮的发明,看到程咬金咋咋呼呼的进了帅帐,笑道:“咬金哥来了,孔明天天夙兴夜寐,哪像你这般媳妇迷?孔明昨夜一宿没睡,造了这么两个灯笼,说是能飞上天,你要不要试试?”

“我操!”程咬金这流氓直接爆粗口,“吹牛吧?竟然能飞上天?俺老程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也不是三岁的儿童啊!”

孔明面带微笑:“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么!”

一行百余人携带着两个“灯笼”出了军营,寨栅外北风凛冽,正是做实验的好天气,孔明非常满意。找了一个三百余丈的山坡,一行人弃马步行,不大会功夫就攀爬到了山坡顶部。

“把松脂点燃,产生的热量就会凝聚在顶部的这个伞盖之中,随着热量燃烧,这个灯笼就会慢慢的升空。只要风向适合。就能吹向武陵城,到时候我军天降奇兵,定能一举破城!”

诸葛亮蹲在灯笼面前。点燃松脂,胸有成竹的向程咬金、杨延嗣及几名随行的偏将解释。而黄月英则捏着下巴聆听自己男人的杰作,不时的陷入沉思之中。

干燥的松脂产生了巨大的热量,不大会儿功夫,这个大灯笼就开始慢慢的升腾,逐渐离开了地面,引得山坡上的百余名汉军兴致勃勃的鼓掌:“起来了,起来了,孔明先生真神人也!”

“灯笼要飞起来了。谁来试坐一下呢?”诸葛亮皱眉沉吟,抬头的时候目光正好与程咬金碰个正着。

吓得程咬金直摇头,比拨浪鼓还要快:“孔明你别看我,俺老程不像你,俺还没娶媳妇呢!老程家三代单传,就我这一棵独苗,你可千万不要害哥哥我。你让我跟着你冲锋打仗,俺老程绝不会说半个不字,你指到哪里我程咬金打到哪里!但让我飞到天上去,这比让我生孩子还难啊!”

“知节将军不必害怕。我几时说过让你乘坐?”诸葛亮哑然失笑。

程咬金这才如释重负,拍着胸口道:“没说让我乘坐,干嘛拿眼睛看我?你要吓死我老程么。我老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把你儿子过继给我们程家。”

程咬金嘴里絮絮叨叨个不停,扭头看了看自己的一名随从:“你——上去,做第一个在天空中飞翔的男人,你的大名将会名垂青史!”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