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 七百零四 老谋深算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4 09:39:00

与清一色峨冠博带,长袖大袍,手捧笏板,一致表态支持立武如意为后的众公卿相比,孤单单站在另外一边,泾渭分明,相貌略显猥琐的何珅看起来是如此另类。

看到无数人向自己投来异样的目光,何珅把本来就很短的脖颈向厚厚的棉袍里使劲缩了缩,圆圆的脑袋看起来就像扣在身体上的冬瓜。

何珅朝一些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员晃了晃手里的象牙笏板,略带不屑的道:“哼……为何都用这种目光看本官?何某只是就是论事而已!有理不在声高,也不在人多,你们若觉得本官的话不妥,尽管站出来反驳就是!”

何珅晃动笏板的动作看似随意,但在一些侍郎、郎中、御史们看来,此举却是充满了挑衅与示威。这贼眉鼠眼的死胖子就差没有挑明直说了“你们人多势众又如何?老子可是堂堂的九部尚书之一,你们这些渣渣,老子可以一个打十个!”

刘辩穿越前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些大臣们手捧一个类似竹板的东西,在金銮殿上滔滔不绝,但这些家伙为什么人手一个竹板,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与作用?那刘辩就不知道了。

直到来到这个世界穿越成皇帝之后,刘辩才知道大臣们手里捧得竹板叫做“笏板”,具体的作用有两个:一: 来是为了记录皇帝说的话,免得遗漏了重要的事情,触怒龙颜。其具体作用就像刘辩穿越前某个国家的官员人手一个笔记本跟在领袖屁股后面,奴颜婢膝的做笔记一样。

笏板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尽礼节,大臣们启奏的时候用笏板挡住脸面。不能直视天子,以彰显龙威。史书中经常记载某某官员一怒之下直言上谏。那就是把笏板扔到了一边,不顾礼节。直接对着天子开喷。且不论喷的是否有理,但失去了礼节已经犯了大不敬之罪,若不是遇见豁达开明的君王,直言犯谏的大臣下场往往会很悲惨。

笏板从商周时期就在各诸侯国之间出现,很快的风靡整个九州大陆,一直流传了三千多年,直到扎着大辫子的满清人执政之后才废除了朝堂上对笏板的使用。

刘辩在金陵重登帝位,改革了三公九部制以后,对笏板的使用重新做了规定。从二品以上的官员,包括三公、左右丞相、九部尚书,以及各州刺史,大将军、卫将军、车骑、骠骑、骁骑,前后左右,以及四征等最顶级的武将全部配备象牙笏板,以彰显尊贵的身份。

二品以下至正四品之间,包括各部左右侍郎、郎中,御史大夫、大理寺寺丞、各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以及重要的郡国长官,四镇、四定、四卫、四安、四平等武将全部配备玉制笏板。从四品以下到从五品之间的文武全部使用竹制笏板,五品以下的官员如果没有天子宣召是没有资格走进皇宫的。

由于大将远征,镇守金陵的文武级别不太对称。武将之中级别最高的孟珙目前官拜抚军中郎将,品级为正四品,勉强获得了手捧玉制笏板的资格。而其他的戚继光、周泰、尉迟恭等人都是正五品的杂号将军。只能手捧最低级的竹制笏板,这也让镇守金陵的武将们在朝堂上没有多少话语权。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