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火光和杀声冲天。

顾廷烨的一声吼,好似虎啸龙吟,于百兽争鸣中撕开一道豁口,瞬间抽干叛军的嚣张气焰。

一部分叛军当即跪地投降,大喊着自己是被逼的;还有一部分仍在做困兽之斗。

锵锵的打斗声中,数名叛军朝顾廷烨合围而来,几人在马前佯攻,一人自马背后跃起,刀光一闪,瞬间逼到顾廷烨颈边。

顾廷烨侧身的同时抬手挥弓,弓弦嗡的一声直接穿过偷袭着的手臂,把对方的手刀卡落。弓身动势不停,自下而上套住对方头颅,顾廷烨握住弓身的手用力一甩,竟是把偷袭者整个抡起,划了一个巨大的弧线,将身侧的叛军扫了个东倒西歪。

又一个偷袭者趁势跃起,寒光直逼顾廷烨后背。他耳廓微动,突然回身,握着刀的右手顺势劈砍,竟当空将投降者的头颅砍下。

当空斩首!

力道何其惊人!

偷袭者的头颅还在空中飞舞,地上的叛军已经肝胆俱裂。

顾廷烨再次举刀怒吼:“还有谁?!”

铛铛铛一片武器落地声,叛军再也无力挣扎。

局面很快得到控制,兖王和荣家彻底败了。

……

子夜时分,战场终于被收拾干净。

赵宗全父子和顾廷烨立在帝后面前行礼。

赵宗全:“臣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

皇帝:“这都是天意,兖王作茧自缚。要不是那两个孩子一出城就遇见你们,朕和皇后早死多时了。”

赵宗全躬身:“这都是做臣下的本分。”

皇帝指着顾廷烨:“二郎啊,没想到居然是你陪着他们父子来救的朕。当初我把你从榜上黜落,还不让你投顾家的军,要你去禹州那么个出不了军功的地方待着,没想到你居然可以不计前嫌,舍身救驾……朕,对你有愧啊!”

顾廷烨躬身:“陛下无恙便是臣之幸事、天下之幸事。臣年少无知,不懂陛下治国之难,口出狂言,实在当罚。”

皇帝摆摆手:“错不在你。这件事,是朕做得不对。朕一向以仁厚自居,可是却因为一句戏言毁了杨无端的仕途,从此产生逆鳞,一触即怒。当时从别人嘴里听到你为杨无端鸣不平的那些话,朕心不悦,便将你从三甲上黜落,并且放话说,要你和杨无端一样,五十岁以后再来考。此话出口,朕也觉得不妥,但是碍于天子的颜面,并未将此话收回,反而顺着这件事发作,以子侄相争、家风不良的罪过褫夺了你家的爵位和丹书铁券。”

顾廷烨:“臣明白,这是家事、亦是国事。能为陛下效力,臣无悔!”

皇帝赞赏地看着顾廷烨:“顾偃开的几个儿子里,就你最得朕心!”

他看向赵宗全父子:“这小子说得没错,当时朕夺他家的爵,不仅仅是为了他家的家事。自从朕点头同意从宗室子中过继,兖王和邕王便没有停止过争斗,朝堂上下也搞得乌烟瘴气,民间都闹寒灾了,他们居然还忙着夺嫡,抢钱、抢人、抢地盘……朕是越看越心惊,他们根本没有把百姓放在心里,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得这天下之主?所以,朕以顾家之事敲打二王、敲打朝臣,让他们安分着些。局面是有缓和不少,但就是苦了顾家。”他又看向顾廷烨,“苦了你。”

顾廷烨跪地磕头:“为陛下分忧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不想陛下今日竟如此交心,臣铭感五内!”

皇帝抬手让他起来:“朕对你爹说过,要他回家去想想明白,是顾家重要还是你大哥重要,等他想明白了再把东西还给你家。朕听闻,后来,他确实是把家业交给了你,只是,朕存着自己的私心,也还生着你家的气,所以并未把爵位和贴券归还顾家。如今,你舍身救驾有功,我也是时候该把你家的东西还回去了。”

他看着跳跃的烛火继续说:“二郎,你当初文章里的词句朕到现在还记得,你说你要模仿范文正公,要承其志、继其业。那么,从今以后,你要好好地辅佐赵宗全一家,保家卫国、振兴朝纲。”

顾廷烨:“臣定当粉身相报,振兴陛下之朝纲、保卫陛下疆域!陛下,臣还有个请求。”

所有人看向他。

顾廷烨眨了眨眼睛:“陛下只是把顾家的东西还给了顾家,臣想再额外向陛下讨个赏赐。”

赵宗全瞬间汗流浃背:“大胆!胡说些什么!”

赵策英赶忙对皇帝解释:“陛下,这小子在禹州野惯了,没规矩,臣必定带他回去好好管教!”

皇帝却哈哈笑出声来:“果然还是那个皮猴子!朕记得,他八岁那年进宫,在朕面前耍过一套枪,朕夸了他几句,他也是这么顺杆爬地要赏钱,直到朕把那杆枪赏给他才作罢。”

顾廷烨嘿嘿笑了两声:“为着这事,父亲回家去还把我揍了一顿。”

赵宗全咬着牙道:“该揍!”

皇帝:“你这个皮猴子,这回又寻思着要什么赏?”

顾廷烨重新跪地道:“臣求陛下赐婚,将朝奉大夫盛纮之六女盛明兰赐给臣作大娘子。”

皇帝笑得更乐了:“你家的门第怎么着都比盛家高,怎么早不去提亲?难道是人家姑娘不理你,你要搬朕去帮你抢人了?”

顾廷烨连连摇头:“不不!陛下,盛家是累世的清流,盛六姑娘也知书达礼,待人接物从来有礼有节。是臣倾慕盛六姑娘,但苦于自己是一介武夫,恐怕配不上她……这才想让陛下赐婚,给臣……壮壮胆子!”

满屋子人都笑起来:“你顾廷烨居然还有没胆子的时候!”

皇帝乐得嘎嘎的:“行啊行啊,看在你小子难得发怂的份上,朕就赏了你这个恩典。”

顾廷烨又朝赵宗全磕头。

赵宗全笑着看他:“你又要作甚?”

顾廷烨嘻嘻笑着:“臣想请太子妃殿下做媒人。”

当着皇帝面前说出“太子妃”三个字,赵宗全再次汗流浃背——他心里还不确定,皇帝会不会卸磨杀驴,转头就不认那份诏书了。

幸而,老皇帝完全没有流露出任何犹豫神色,当即认同道:“没错,有赐婚还应有媒人,我既然当了这个赐婚的差事,那做媒的差事就由太子你家领去吧,让太子妃上盛家门,替这个混小子多说些好话!”

赵宗全父子心中大石落下,对皇帝作揖:“臣必当不负所托。”

皇帝满意点头,对赵宗全说:“二郎是个好孩子!你能有今天,全仗着他相护,从今以后你要善待于他。”

赵宗全躬身称“遵旨”。

皇帝抬高声音道:“我朝历来重文轻武,但是谁也不可以慢待顾家!!!”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