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饮酒罢,醉醺醺的各自寻了房间睡了。

第二日一早,便分头行动。

应天府的商人大多背景深不可测,这趟押运税银的真相瞒不过他们,孙克定也不浪费时间,直接把目标选在了扬州。

扬州赚钱的机会多些,大商人们垄断不了,不少中小商人也在这边活跃着。

孙克定利用这些年积攒的人脉向外散布消息,立刻吸引了不少商人的兴趣。

不少看的明白的暗地里相劝,只是那些商人笑着应了之后,心中也明白,若是没有风险的话,这种好事怎么会轮到他们头上?

他们是什么档次,也配赚没有风险的钱?

大明朝地大物博,各地风物不同,互通有无,本就是有丰厚暴利的事情。

比如说同样是纺织品,山东的茧稠在江南就特别好卖,而且要价奇高,一匹就能卖百两银子。而南方大绒在北方也能要上这个价。

轻薄的葛布在南方每匹价格能卖二三两,到了北方就能卖到四五两。

棉布的价格虽然不高,每匹只有两钱银子左右,但松江府作为棉布的主产区,就算单纯走量倾销,运送一趟也能卖出两到三倍的价格。考虑到卖的好、出货快、利润率还高,棉布已经是往北贩卖的大宗物资之一。

北方几两银子的皮毛,稍微加工下做成大氅,在南方就能卖到五六十两。而茶、瓷器这些,也同样是南方从北方获取暴利的利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奢侈稀罕的舶来品,这些东西出货不易,一旦买卖做成,就是大赚。

比如说西洋的眼镜、象牙、犀角、玻璃杯盏,日本的玳瑁、漆器、以及南洋的香料、交阯绢、暹罗红沙,兜罗被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漕船在济宁州被大量焚毁,虽然重创了大明的往来贸易,但是带来物价的飙升,却让商人们心痒的几乎要发疯了。

可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

如果不能打通沿路的关节,光是那些明里暗里的盘剥就让他们承受不住,更别说沿途还有那些劫财害命的江湖人了。

很多中小商人能做的,无非就是把江南各地的物产运到淮安,赚点给大商人打下手的辛苦银子。

可现在押银进京的锦衣卫武官想赚外快,还有原来的靖江知县居中作保,一下子让不少人都怦然心动起来。

银子是那么香的东西,就算有风险的银子也依然很香。

孙克定在扬州大赚特赚的时候,段敏也向派驻南直各地的砧基道人传令,召集江湖人士为千户所办差。

有些宫观寺院阳奉阴违,有些宫观寺院则积极参与。

在必有敌对势力混入的大前提下,段敏也不敢说阳奉阴违的更可靠,还是积极参与的更可靠。

好在裴元给他的操作方式简单粗暴,也不用头疼的一一甄别了。

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把这些敌对势力从暗处吸引到明面上,然后和亲善千户所的势力混编在一起,再用强行调令,征集一批偏向中立的人手作为随时可镇压骚动的预备队。

之后还有衙役、卫所兵、锦衣卫三重力量作为保障。

先筛选提纯,再层层牵制。

这套路操作性简单,又很容易见到效果。

至于裴元,他要干的活儿就有点费脑子了。

那就是在不暴露自己秘密的情况下,该怎么说服韩千户,让她带着税银跟着自己去淮安抄这个底呢?

裴元揣着手犯愁了半天,还没等他想出什么主意,就有千户所的人前来传召,说是韩千户要见他。

裴元不敢怠慢,跟着来人又去了锦衣卫衙门。

等见到韩千户,却见她在堂上坐着,手中拿着两份公文,脸上的神色甚是难看。

裴元心中暗叫晦气,怎么赶上韩千户发飙的时候过来,这岂不是要受池鱼之殃?

他连忙恭恭敬敬的上前行礼,“卑职见过千户。”

韩千户眼皮都不轻抬一下,口中冷哼出一声,将手中的两份公文重重摔在桌子上。

裴元眼皮一跳,他立刻意识到了不妙。

这火气分明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该不会是自己昨晚和孙克定商量分钱的事情,被段敏告状了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