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闻言,玉容微怔,旋即便是芳心一喜。

正想细问,却见莺儿小嘴说个没停。

“现在外面可热闹啦!都在议论沈公子的事呢,说公子......是武曲星临凡!”

“官府还派了衙役,骑着高头大马,沿街敲锣打鼓,一直喊着沈公子中了武解元!”

“还有,还有....街上到处都贴着衙门的红榜,沈公子的名字就在最上面,最大的那个!”

莺儿双眼冒光,越说越激动,丫头心里似已把沈沅当成了自家姑爷,反正在她眼中,沈沅与姑娘每天有写不完的情书。

虽说不识字,但她莺儿可不傻,看那两人读信时,嘴角噙着的笑意,就知道信中内容不简单......

宝钗不知这丫头在胡想些什么,嫣然笑道:“红榜吗?莺儿你识得他的名字?”

“不识,但我问了旁边看榜的考生,他们告诉我的。”

“还有......那些人还给我讲了好多沈公子的事呢。”

莺儿清晰记得,那些人在说起沈沅时,一脸崇敬的模样。

殊不知,这丫头自己在听到沈沅百射百中时,也是满眼星光,一颗芳心崇拜的不行,似小鹿乱撞,直到此刻,那小胸脯还一鼓一鼓的......

宝钗闻听莺儿所言,柔润杏眸闪了闪,芳心似有悸动,期待道:“快些说与我听听。”

莺儿见自家姑娘言语急切,也没卖关子,将那些考生的话,一一细说与宝钗听。

丫头虽不识字,却记忆尤佳,基本上还原了校场上的每个重要环节。

听得宝钗也是芳心一阵激动,少年这般惊世绝艳,即便是男子也会对其心生敬仰,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及笄少女。

而且,莺儿这丫头说起话来,极具画面感,犹如那青衣少年策马在她们眼前,英姿飒爽。

莺儿讲完,神色激动,似意犹未尽。

呼......

宝钗长舒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绪。

“不知......他此刻正在做什么呢?”

少女轻声呢喃,很想现在就见到沈沅。

许是想第一时间当面说出祝贺,许是还有......

那太平湖上的约定。

少年会提什么样的要求呢,会不会太过分......

即便两人已有夫妻之实,又来往了多次,但每当想起那青衣身影时,少女芳心仍会娇羞。

......

随着红榜被公示,加之上千名考生热情传播。

今日武举校场上发生的精彩一幕,疯狂流传开来,短短一个时辰内,便已席卷了整個应天府。

不难想象,当这些考生回到各自故里时,沈沅之名也将被迅速传至整个金陵。

与此同时,一篇总结文告,正在翰墨斋的民间小报上刊载,明日便会发往江南各地。

『元祯十六年,八月十二,金陵武举秋闱。

姑苏人士沈沅,先夺文试、技勇、步射三科满分。

又于骑射考核之时,临场与江凡定下君子之约,定射距为八十步,发二十八箭,皆中靶心。

后又改八十步为百步,策马再射,两箭亦中靶心。

最终以骑射满分之绩,独占鳌头,轻取武解元。

大周百年以来,继神武将军冯唐之后,武举再现四科满分之人。

若无意外,沈沅或为明岁武状元之最大可能。』

一下子把沈沅视为了明年春闱武魁的第一热门,极尽吹捧之意。

这其实并非什么好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此报一出,在某些权贵子弟看来,沈沅已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不过,武举本就是公开之事,别人怎么说,沈沅还真管不了。

世间凡进取之事,本就是蓄意向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需太瞻前顾后。

此次金陵省的武举秋闱,参与考核人数约两千人,最后中举者仅百余人。

按惯例,八月十五日,巡抚将设下中秋宴,邀本届中举武人欢聚畅饮,之后便各自返回故里,待来年春闱过后,再安排到军中任职。

按大周的规定,武举人可享受正七品武职待遇。

当然,能否入补实缺,就要看各地的具体情况了。

若是更进一步,考中进士,职级也会相应拔高。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论。

沈沅回客栈洗完澡后,便去约宝钗相会。

他并未忘记,自己尚处时间循环之中,尽快解锁时间牢笼,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

酉时,太平湖畔,莲花街。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