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斋小报上的募捐书,你看了吗?”

“昨日就听到有人在传,只是不知.....那沈沅是谁?”

“神京城何时冒出这么个人物,以往从未耳闻。”

“兄弟,你一定是没读过昨天的小报,沈沅的身份,小报上专门有介绍。”

“哦?兄台细说。”

“此人乃金陵姑苏人士,原本是一名文秀才,后来弃文从武。

今年八月初六,在应天府剿匪一役中,于万贼丛中怒斩贼首,杀寇数百人,几乎凭一己之力荡除匪患。

八月十二,又于金陵武举秋闱中,勇夺文试、技勇、步射、骑射四项满分,更是以百步骑射,独占鳌头,轻取武解元,据说是明年武状元的最热人选。”

说话之人是个金陵来的少年,对沈沅事迹如数家珍,言语之间颇感自豪,只觉身为沈解元同乡,与有荣焉。

众人听了,大多都深感惊诧,也有人质疑道:“是否言过其实了,而且....我可听说冯紫英才是武状元的不二人选,据传,冯郎之骁勇,更在其父神武将军冯唐之上。”

金陵少年反驳道:“那是在沈解元扬名之前,如今沈解元横空出世,即便是冯紫英,也只能退居榜眼,再说了,这也并非我信口胡诌,而是翰墨斋的评言。”

对翰墨斋的评语,大多数人是认的,但也有少数人心生嫉妒,一白面书生呛道:“我大周素来是文仕优先,这沈沅不过是文举之路走不通了,才不得不屈从,做了个粗鄙的武夫。”

“你他娘的说什么呢,武夫怎么就粗鄙了,人家冯紫英不也是风度翩翩。”场上有武人听了,怒意骤起。

白面书生嗤之以鼻,冷笑不语,却见那金陵少年出言讽道:“这位公子见识如此浅薄,安敢在此饶舌?”

“你.....无知小儿!”

金陵少年并未再理会有些气急败坏的书生,而是朗声笑道:“人家沈解元可是文武双修,之所以弃文从武,是因为他更愿以武报国。”

顿了顿,少年继续道:“大家可听闻过应天府的中秋楼船诗会?”

“自是听过,那可是号称江南四大诗会之首,由致仕的国子监祭酒李老先生亲自主持。”

“如此,想必大家都认可这个诗会的名声。”金陵少年高声道:“而沈解元....正是今年的诗魁!”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