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三十四章 还得再熬几年

作者:王子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1 07:08:46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朱简烜给大哥介绍完了防护服,又给他看了配合火帽改造过的火枪。

直接使用火帽击发的滑膛枪和线膛枪,以及在太子看来造型有些奇怪的转轮手枪。

但毫无疑问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太子也是拿到了实物之后,才意识到火帽击发枪相比传统火枪的最大优点。

火帽击发枪,终于不需要再点火了。

火绳枪、火门枪当然都是要点火的,燧发枪是用燧石击打出火星点火。

所以枪膛的最后位置,要留下一个给“火”经过通道,都要有一定的缝隙,而且不能完全卡死。

而火帽就可以完全机械卡死。

击锤敲击火帽背后,火帽引燃前方的火药。

火枪效率不但不再受天气影响,还再次提高了枪膛密封。

也正是这种特定,才催生出了真正的连发枪,也就是早期转轮火枪。

进一步催生出了现代栓动步枪的始祖,德莱塞击针枪。

太子得知转轮手枪可以连续击发后,在惊讶的同时也立刻有了想法:

“这……应该非常适合骑兵,也非常适合当火枪手的副武器,在近距离冲突中也很有用。”

朱简烜轻轻点头:

“皇兄的设想应该不错,可以考虑后续怎么用,我就不管这些事情了。”

太子愣了一下,也把枪给放下了,环顾周围的东西,看到了墙边的一辆两轮小车。

太子似乎非常好奇的询问:

“这是什么车?这两个轮子前后布置,没有办法自行固定站立,是要用来表演的吗?”

朱简烜带着太子走过去介绍说:

“这个车子我管它叫自行车,可以自己一個人踩着前进的轻便小车。”

自行车在原有的历史上出现的非常早,在十八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雏形了。

不过那些早期自行车非常简陋,与二十一世纪的典型自行车相差甚远。

只有两个车轮和一个架子,车子只是用来承受人体的重量,骑乘的时候要用脚蹬踏地面前进。

现代自行车的形态真正成熟,要到十九世纪末期乃至二十世纪初期了。

朱简烜现在直接拿出了看上去是完全体的自行车。

有看上去像是两个三角形组成的菱形车架,有辐条和钢圈制作的车轮,有硫化橡胶制作的轮胎。

再加上简单好用的脚蹬轮盘,以及最重要的链条传动。

朱简烜就招来了一个年轻工匠,让他骑上这个自行车,在实验室的院子里面转圈。

然后朱简烜指着那个工匠给太子继续介绍:

“正常的成年人,通常两三个小时就能学会骑行,能够保持正常行驶而不翻倒。

“只要稍微适应几天,就能形成身体惯性,可以非常自如的骑行了。

“能够比正常走路更快,走同样多的路程能够更加省力,适合工人和文书们上班赶路用。

“熟练后,能搭载几十公斤的货物,适合货郎小贩携带商品叫卖。

“还适合步兵越野赶路使用,可以携带几十斤的口粮和装备,甚至可以几辆车用绳索拖带小型火炮。

“直接冲刺速度当然不如骑马,但是有过不去的地方可以下车扛过去。

“还不需要携带马的口粮,也不需要专门养护马匹了。

“总之这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却是军民两用都非常合适的东西。”

太子听了就又来精神了,抓着朱简烜的肩膀赞叹:

“烜弟……你真的是在世鲁班啊!”

朱简烜笑呵呵的摇头:

“这个东西确实好用,看上去结构也挺简单,但是并不是很好制造……”

朱简烜让骑自行车的工匠把车推回来,停在仓库中间的平地上,又让工匠去拿了几样东西。

“这些精钢的辐条、轴承、链条,所需的制造工艺要求都不低,和造枪一样需要专用机床。

“早期的生产成本不会太低,得有足够多的销量才能摊平成本,也才有机会继续升级工艺来降低成本。

“所以要尽可能的广泛的授权出去,吸引民间的厂商参与生产和销售。”

太子拿着轴承转了转,观察里面的加工痕迹,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不好造,要不是烜弟改进了炼钢工艺,单纯这些钢铁就不可能拿来造车。

“不过烜弟的方向同样正确,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技术了,关键就是要把技术变现,再压低成本。

“咱们大明骆马较少,这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马匹的机器,是非常有价值的。

“都督府肯定对这种车子感兴趣,大明的商人应该很乐意投资这种自行车。”

朱简烜随口附和着说:

“确实如此,咱们大明民间对这种机器的需求量会很大,未来可能会普及到大部分普通百姓家。

“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更多的商人知道,进而投资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弟本来就不善于跟商人打交道,所以展览会的总体安排就拜托皇兄操心了。

“方案上我是提不出什么想法,皇兄有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可以问我。”

太子自然也是满口答应着:

“烜弟放心,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为兄会安排好其他的。”

太子在实验室转了一大圈,查看和询问了朱简烜的各种发明情况,又去看了原有发明的后续改进项目。

陪着朱简烜聊了一个多小时,才似乎非常不舍向朱简烜告辞,坐着他的马车离开了实验室。

朱简烜看着这个当太子的大哥离开后,心中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朱简烜能够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大哥的惊讶和意外是真的,他以前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发明。

而自己的皇帝老爹是知道的,因为自己实验室就有东厂的人,还有老爹留下的护卫。

他们不只是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定期向皇帝报告自己的情况,还会定期汇总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但是皇帝显然完全没有把这些信息转告太子。

朱简烜现在也能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大哥当太子的压力应该也挺大的。

皇帝表面上非常的信任和支持太子,但老皇帝心中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信任,那可就没有人知道了。

虽然在一年半前,朱简烜受封为吴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到海外建国了。

但是太子心中也不可能完全放下警惕。

只要还没有真的到藩国去当国王,他们都还不能完全放下警惕。

更何况,朱简烜还有一个同母的大哥,当今皇后的长子,今年也已经十六岁了。

无论怎么看,自己同母的亲大哥,都会是嫡大哥的竞争对手。

皇帝老爹用自己给太子加压力没有成功,很可能会转而利用自己的亲大哥来干这个事情。

除非马上就要六十岁的皇帝老爹真的准备逐步放权给太子了。

朱简烜自己的心中其实也是有所警惕的。

朱简烜还有另外一些特殊发明,没有专门拿出来展示其真正的用途。

大部分都是没有大用的发明,或者是在原有工艺技术上的细节改进,看上去不值得单独拿出来介绍。

比如说三硝基苯酚,也就是俗称的“苦味酸”。

苦味酸作为化学炸药,相比于传统黑火药而言,威力提升了几十倍。

朱简烜前世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广泛应用于军事。

但是,苦味酸其实最早在1771年就已经被人合成出来了,正好是这个世界的朱简烜出生的那一年。

所以朱简烜没有“发明”苦味酸,而是直接花钱买到了早期的配方。

这些早期的苦味酸,其实可以看作是炼金术产物,制法非常的粗糙而且效率低下。

朱简烜用自己的化学知识优化了提炼工艺。

由于不是朱简烜自己的发明,而且现在名义上只是一种“染料”。

所以和朱简烜的其他的小发明和改进一样,就算是放在列表上给皇帝看到,皇帝也不会在意。

当然也没有必要专门给皇帝和太子介绍。

在朱简烜前世的历史上,苦味酸被发现之后,作为染料用了整整一百年。

直到1873年,才有人发现这东西竟然能爆炸,然后才逐步成了比较典型的军用炸药。

现在苦味酸也是被当做染料来开发的。

朱简烜的工匠们也都只是当做染料,当做是一种不怎么重要的工艺改进。

苦味酸的后继者,TNT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作为染料在1861年被发明,直到1891年才发现能爆炸。

因为相对于传统火药而言,这些化学炸药实在是太“安全”了。

所以需要专门的底火来引爆。

于是朱简烜才安排工匠们专门攻关了雷酸汞。

在朱简烜前世的历史上,雷酸汞是在1799年合成出来的。

前世1840年代的大清国,接触了欧洲人的火帽之后,很快就有人完成了仿制。

可见其土法研制的难度并不大。

因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还是作坊式的,特别是需要比较复杂加工方式的。

比如说各种枪械就都是工匠“手搓”出来的。

大部分手工业与农业时代相比,还没有拉开形态上的差距,只是规模更大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的设备,通常只要有足够多的经验足够丰富的工匠,基本都能照着手搓出来。

这个时代也还没有明显的工业化大生产和土法小作坊的区别。

或者说大部分都还是“土法小作坊”。

朱简烜的这个实验室,反而已经开始脱离小作坊的模式了。

已经有了非常现代化的管理和实验流程,因而效率和安全性都提高了。

朱简烜现在得到了雷酸汞和苦味酸,可以直接做出威力巨大的手雷和炸药包。

但是朱简烜没有直接去这么做,而是继续隐瞒苦味酸的爆炸特性,并准备作为染料大规模生产。

因为大明未来十几年都未必安稳,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动乱。

就算是没有爆发革命,未来连续数年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却是肯定的,朝廷应对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苦味酸手雷如果流行开来,乱世中的各方都掌握了的话,混战中的伤亡会空前巨大。

对于平民而言,混乱局势中的一方拥有压倒性的力量,迅速的战胜对手,减少损失,才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自己而言,这种苦味酸炸药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压倒性优势。

所以朱简烜在自己有足够的自主权之前,会尽可能的避免苦味酸的爆炸特性泄露。

在这之前,朱简烜会继续专门扑在研发上。

利用皇帝老爹提供的资金和工匠,利用近乎完美的科研条件,把可能有用的东西“发明”出来。

不参合皇室的纠纷,只关心自己在海外的王国。

关于组织机构、思想建设的方案,都暂时压在自己的背包底下。

自己现在只是个孩子,关心这些事情也没有意义,也不需要这么早去关心。

关键是在父亲和大哥眼皮底下,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刺眼。

朱简烜要等待一个获得自由的机会。

还得再熬几年。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