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侵华战争或者说称霸世界的野心虽然是蓄谋已久,但就是这处心积虑的举动,在执行上却也显得蚍蜉撼树。其实从九一八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国内官政各界的主张就从没有统一过,内阁,大本营,军方,几乎是一人一把锤各敲各的鼓,相比复杂的政坛来说倒是民众的思想比较简单,只有被肆意夸大的宣传欺骗的爱国民众一直盲目的忠从于他们的国家。
就连国民们所信奉崇拜的日本天皇也对当时的战局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状况,内阁的一些比较沉稳的大臣们觉察到了这场战争并不象预期那样简单,而所面对的将是一场长期痛苦艰苦的作战。三八年一月底,日军统帅部纵观战局之后作出了暂时唯稳的决定,休整参战各部,巩固统治区域直到三八年八月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新的进攻。他们的天皇对战事的评估更加保守,觉得储备机动兵力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跟进统帅部命令之后,在二月十六日大本营御前会议中决定,把新的大规模进攻放在了一九三九年,西举武汉南下广州,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
虽然大本营和天皇都下了休战养兵的命令,但在华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后可谓是骄狂至极疯狂至极,就象被启动的战争机器一样,觉得中**队的抵抗不堪一击,到处是可以随意宰割随意蹂躏温顺驯服的奴性臣民,疯狂的侵略没有一刻的停止,日军在三七年底,就接连引发了又一场大战--徐州会战。
会战,自然是很多部队混在一起的战争,虽称之为徐州会战,但整场仗并不是在徐州打的,而是在徐州以南以北及其附近战役的总汇。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节节抵抗。又因为山东省**率部队临阵脱逃,致使黄河防线失守,山东大部失陷,交通要点仅剩鲁南的滕县、台儿庄。
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团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而侵略华北的日军第10师团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
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团另3个旅团、2个支队(相当于旅团)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关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
中**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这场会战持续了四个多月,其引线就是占领南京的日军北上追剿溃逃的**和华北区日军的南下会师,而真要从这两个动作作为起因开始算起的话,换句话说在南京沦陷之后,战火依然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蔓延,没有片刻的停歇,并且是大范围广阔区域的连番激战。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当时的环境是非常混乱的,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使其战争变的非常复杂,遭遇性突发性被动的主动的,追击站反击战攻防战等等等等。
也就是这样混乱的局面,想找些安生日子是不可能的,可是要想着打人或者被打,真的是很容易的事。花文犀既然抱定了助军卫国的心,机会也是很多的,但这些机会同样的,也都包含些复杂的因素。
在离开南京后,花文犀和葛五根就带着自己的人跟随敌军十三军团主力的侧翼,原本想日夜兼程超过日军的速度,但战后的一些残局拖慢了他们的脚步,一些难民需要安置,一些百姓需要救治,总不能碰到了落难的人,撒手不管,只能是尽量的争取时间。简短节说在一个多月之后,已经出了三八年阴历的正月,一行人终于赶超到日军之前,可以寻找部队迎头阻击日军的时候了,但是这部队也不是很轻易能够找到,确切一点说,能为花文犀所用的部队,几乎没有。
他们曾与许多部队接触,葛五根的意思是有个能接收自己的部队就可,柯阎王,也热心和部队的高层联络,但那些都不是花文犀想要的,他要的是一个真正能信赖自己并且有一定实力的指挥官。
有一定实力,是说作为个部队的指挥官,要有清晰的冷静的智慧型头脑,并且能分析和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花文犀自认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官,只是一个文人,只不过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也正是这身在局外,或者能多一点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希望能够和一位智者指挥官相互弥补。而这样的指挥官不必费心去相处,只要看士兵的样子就可略知一二。
虽然葛五根的期望并不是很高,但遇到的不是冷漠就是居心叵测,因为遇到的两个部队,一个嫌弃他们装备可笑,只二十多个有真枪的士兵,其他人都拿着假木头磨具,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的加入是为了骗取武器。而另一个部队,并没有打算与日军对抗,只想着保存实力扩招些人数。
柯阎王的谈判联络也没有理想的结果,所遇到的一支部队根本就怀疑这些人的作战能力,装束上日军衣**衣还有百姓衣,这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另一支部队,对于外人参与决策实在不能容忍。加入可以,必须百分百服从命令。
总算遇到各方面比较合适的部队,但这些部队是要听从上峰的调遣统一作战。
这些当然都不是花文犀想要的结果,他们只能四处在寻找,寻找一些团级或更高编制,并且是独立作战的部队。花文犀深知自己几斤几量,一个秀才不能改变什么,**有统一的调派部署,真正的战争,可能自己还太稚嫩,只是看了太多的惨烈,想找些小部队局部的做些努力,也就是一城一池的能力,哪怕是只能保住一个大点的村落。
因为花文犀总觉得不满意,而葛五根又急于打仗,两伙人之间有了个短暂的分离,是到了多省交界地时候的事,也就是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之处。晋绥军参战至安徽的的一个营长在葛五根的请求下终于答应了收留逃出来的这些**,于是葛五根等人和花文犀拜别之后暂且留在了部队里。可是一直得不到武器,而从南京逃出来时所带的木头枪他们又舍不得扔,哪怕拿来训练也好,这让晋绥军更嘲笑他们的寒酸和落魄。
之后,川军团出川作战,**的蒋委员长有意把川军团纳入晋绥军编制,可是晋绥军**阎老西不要,闲川军的军纪不好。
当时的川军很多士兵都有两杆枪,一杆陈旧落后的武器用枪,另一杆是抽大烟用的老烟枪。而且自川出征十分紧急唐突,也是因为战况不等人,所以许多士兵都穿着草鞋单衣,样子很穷酸,被许多嫡系部队称作草鞋兵。这样的部队,一是精神状态不好,二是在作战之前先要补充他们的武器和军需衣物,虽然当时**不少部队非常重视自己的实力,但是收纳川军团是个庞大的数字,并且是自称一系的部队,阎老西自然是不想要的。
实际上这些川军将士在抗战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没有良好的军容风纪,但却是不怕牺牲忠于命令的士兵。
男儿立志出临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当然如果没有抽大烟的话可能会更加威武和更具备实力,不管怎样在当时,这是一支在外表上看起来不像是能作战的部队,就象文人秀才的花文犀想领兵打仗若同痴人说梦一般。
晋绥军的**没有接受川军团,作为其属下的一个小小营长也及其厌倦了葛五根和他手下的兵,于是在一次转移的时候并没有通知他们,葛五根和战友们成了被遗弃的人。
就在报国无门复仇无路的时候,葛五根又想起了花文犀,这个秀才绝非是一般人,当然也就是因为他的不一般,所以不会计较什么当初分手的事情,最主要这个秀才能想尽一切办法和鬼子斗法,于是葛五根放下面子带着自己的手下又开始寻找花文犀等人。
当两支队伍再次相聚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底,花文犀一点没有嫌怨过去的意思,一直是拿葛五根当至交好友看待。虽然自己的去处还没有着落,但是他已经看中了一支部队,是一个营级建制的守城部队,虽然是营级城防军,但其编制几乎到了团级。是当任营长沈世仁自己招募的许多百姓,人数逾千,并且还在积极努力的扩充。
不过这个沈世仁并不是采取强硬的抓壮丁的方式,不但要自己自愿,还要家人同意,并且适龄青年两丁抽一名,正是这一特别的方式,让花文犀感到这是个对自己路数的人,能带着更多的人前去投奔,自然会更好的被接纳。
这说话也是离开南京两个多月的事了,这期间花文犀和葛五根都是经历了种种波折,有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路途上的各种险遇都是小小的前奏序曲,作为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平民百姓家族,有许多更大篇章的内容,许多斗志斗勇的故事能拿来展示。接下来,就该是讲述秀才用兵助军抗敌寇的章节。
(而这章节中的沈世仁,就是南唐北陆中世昕当中沈世昕的哥哥,之后的**旅长。沈世昕为本人所写《英雄狗》一书中的星阳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