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云里雾里的常遇春,在见到季秋拿出的这张图后,终于回过神来了!
“是啊!上位!“
“这地方不是说能年采白银几千万两吗?”
“只要把这地方拿下,咱大明再也不用为了钱的事情发愁了!”
“俺还真想看看嘞,这地方瞅着也不大,咋能有这么多白银啊?”
“难不成,这地方,真就是银子做成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明东边那个弹丸之地,还真是一个坐落在银山之上的国家!
在十六世纪,倭国的白银年产量便已高达几百吨,占据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哪怕是在后世,这样的白银年产量也非常出色,差不多是排名第一的国家,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要知道,这可是在工业化开采,外加现代冶炼技术的加持下,才能达到的产量!
倭国的白银储量之丰盛,由此可见一斑。
并且倭国的银矿区域位置,相对集中,极其适合开采,同时伴有大量的金矿。
哪怕是保守估计,倭国向明朝输入的白银总量,也在上亿两之上!
这还仅仅是通过贸易输出的白银,有相当一部分的白银,仍留在倭国境内流通,或是通过海上航线,被送到了欧洲。
而现在,这片“宝地”,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要等到一百年之后,倭国的采矿业才算是形成规模,依靠对外输出的白银开始了蓬勃发展!
说句实在话,哪怕没有那些来自后世的国仇家恨,季秋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拿下这片“宝地!”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种在眼皮子,并且开发起来非常容易的国家,该拿就得拿!
“圣上!”
“臣虽然不愿意扫兴,但还是想问一句。”
“这世上,真有能够年采白银上千万两的地方?”
“臣...臣实在难以相信!”
哪怕刚被朱元璋恐吓了一顿,李善长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了一句。
说实话,不光李善长不信,就连朱元璋也特么不敢相信!
没看过去这么久,朱元璋都没有找季秋再打听过这图上的内容吗?
担心刘伯温吐血,固然是一方面原因。
但更重要的,还是朱元璋觉得,这张图上的内容,着实是有些离谱了...
动不动就是几万万亩良田,上千万两白银...
给人的感觉就是季秋脑袋一热,胡乱填上去的数字!
刚刚朱标已经说了。
大明的银课,也就是白银年采量,不过几万两上下。
这里面可没有一点水分,现在的官员,可没有胆子在这个问题上糊弄朱元璋。
而且银课这点钱,还不值得朝中的官员动心思。
一趟海贸,只要船不沉,便是近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根本犯不着冒着全家上路的风险,在朱元璋的碗里抢钱。
大明的白银年产量暴涨,还是在“收复”云南,交趾等西南地带后,开发那里的矿山,才让大明的白银年产量,上涨到了五十万两左右。
“秋儿,你跟咱说说,这地方,真有那么多白银?”
“就像常大眼说的,这地方瞅着也不大,咋会有这么多白银呢?”
在利益面前,朱元璋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道出了自己的疑虑。
并且朱元璋还看了刘伯温一眼,见他没有异样,这才继续满是疑惑的说道。
“并且这地方,孤悬海外...”
“白银就算能开采出来,想要送到应天,起码也要半年。”
“海上之事,本就不测。”
“运输便是一件难事。”
“更别说咱还要对此地用兵。”
“巴蜀,云南,尚未平定。”
“草原上又有北元虎视眈眈。”
“哪里还有余力,在海外征伐一个国家,进行一场灭国之战?”
“咱还是觉得,废除钞法,比较稳当。”
朱元璋的想法,很是保守,但不能说他有错。
这仅仅是一国之君,该有的稳重态度。
若不是季秋说此地有白银,朱元璋更是连瞧他一眼的想法都没有。
天朝上国,自有傲气,不觊觎弹丸之地。
但若是有着远超大明的财富,那情况又不一样了。
是以,朱元璋无比纠结,既舍不得这美好的愿景,又担心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季秋见状,淡淡一笑,又往朱元璋的心里,添上了一把火!
“干爹,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们不光能拿下这年产几千万两的宝地,更能为我大明,找到一处有着山川形胜的龙兴之地!”
说罢,季秋便让毛骧取来纸笔,挥毫泼墨,再一次展露了现场画图的本事。
不多时,一副由几十张宣纸,拼凑而出的巨大地图,赫然映于众人面前。
“干爹,您觉得从地势上来说,此地如何?”
顺着季秋的手指望去,便见季秋的指尖落到了一处人杰地灵的地方。
东北平原。
朱元璋定睛望去,打量片刻,忽的发现季秋所言,一点也不夸张!
“从地形上而言,此处确实是一处龙兴之地!”
“是啊。”
季秋的语气变得有些感慨,开始向朱元璋仔细介绍东北平原的奥妙之处。
“我将此地,命名为东北平原,我大明的东北平原!”
“而这里,便是燕山山脉,也是我大明抵御北方敌人的重要防线。”
“但对于燕山以外,身处东北平原的文明来说,此处也是抵御中原王朝的一道重要防线。”
说罢,季秋又在图上添加了几笔,标注出了另外几道山脉的名字。
燕山,大兴安岭,长白山脉,小兴安岭...
四条山脉,如同四条巨龙,交织于一处。
最终孕育出了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
对于封建文明来说,这简直就是得天独厚的造化之地!
若非东北地区,实在苦寒,一年当中有半年都是冬天。
以东北平原的富饶与地势,早就该孕育出非常强大的帝国,入主中原,又或者是归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中。
除了寒冷,东北平原再无任何缺点!
矿产,农业,甚至还能尝试拿下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交界处的科尔沁草原,进行放牧,培育战马!
但还是那句话。
这地实在是太冷了...
冷到历朝历代,有许多朝代明明知道东北平原的富饶,都懒得往东北方向看上一眼...
也正是因为东北平原的富饶,生活在其中的渔猎加农耕的混合文明,也没有像草原上游牧民族那么极端,一到冬天就要喊打喊杀的南下。
而是种种地,打打猎,冬天一到就往土房里一缩“猫冬”,心情好了就出去打打猎,妥妥的封建时代“宅男”...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进行远征,同样是一件非常冒险的差事。
也就是经过明朝两百年的发展,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导致棉花这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才让棉衣这个玩意,在东北平原渐渐普及开来,让后世的满清有了在冬天南下的资本。
若是没有棉衣,光指望四面漏风的兽皮,南下的事想都别想。
没等走到山海关呢,人先特么冻死一半,还打个屁的仗!
一番介绍过后,朱元璋也算是了解了东北平原的战略价值。
但辽东苦寒,这一点,朱元璋同样非常清楚。
“秋儿,辽东外的富饶,历史上确有记载...”
“但此地冬季漫长,不适生存。”
“纵然再好,也是难以开发,更遑论在你所说的四道山脉上,设置防线了。”
“而且...”
“这和倭国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季秋再一次露出了贼兮兮的笑容,阴险道。
“干爹,恕我直言!”
“你刚才那个想法,很有问题!”
“为啥辽东一定要咱们大明出面,进行开发呢?”
“只需放出话去,朝廷将对辽东方向,进行征伐,并抵御来自草原上的敌人。”
“而辽东的开发工作,直接交给全天下的士族承担!”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让全天下的士族,开发辽东?
这怎么可能?
“文和,人家为啥要跑到那种苦寒之地,帮朝廷开发土地?”
“就算朝廷强制下令,响应者怕也是寥寥无几啊!”
面对李善长的疑问,季秋露出了非常不屑的表情,从容道。
“因为利益。”
“朝廷将抵挡外敌,让这群士族能够放心大胆的开发辽东。”
“而他们开垦出的每一亩土地,都归他们自己所有!”
“二老师,你觉得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人愿意前往辽东?”
无需李善长开口,在场众人都知道答案。
当然愿意!
朝廷总管海贸一事,本就断绝了不少士族“谋生”的路子。
而对于土地,士族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无比的狂热!
就算辽东只能一年一熟,那也是土地,还是无比肥沃的土地!
就算大族看不上辽东,但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小族,甚至是普通百姓,主动前往辽东!
而后续,季秋还给这群进行开发的士族,准备了一个“大礼包!”
“等到辽东初步纳入掌控,可自大都出兵,沿海直达朝鲜!”
“再从朝鲜登陆倭国,拿下所有的产银地,再从朝鲜沿海,将白银海运,甚至是走陆路,送到辽东,或者是大都,再转送到大明各地!”
“如此一来,干爹担心的海运风险,顿时不复存在!”
“我大明不光能获得一块年产白银千万两的宝地,更能将辽东纳入掌控之中,为大明再添四万万亩耕地!”
“等到这两处宝地,彻底纳入掌控后。”
“朝廷又可凭借倭国的白银,将这群士族开发出来的土地,合情合理的收回!”
“干爹...”
“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