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温,这次的事就算了!”
“以后你可不能再瞒着咱了!”
朱元璋的语气,微微有些严肃,显得很是认真。
主要是季秋吹的实在太大了,几乎把“科学”吹成了天下第一的实用之学,治世之学!
并且鉴于刘伯温过去的表现,乃至于季秋这段时间的“转变”,朱元璋还真就信了这套说辞!
甚至就连一旁的宋濂,此刻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刘伯温。
见此情景,刘伯温只是叹了口气,心中波澜不惊,大抵是已经习惯了,更不好解释什么,便朝着朱元璋拱手道。
“臣遵旨...”
而另一边,季秋已经正式开始了授课。
“标弟,你来说说,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朱标不慌不忙,从容起身,朗声道。
“我大明乃是世界中心,北有草原,南有汪洋,东西各有诸夷。”
朱标这番话,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普遍认知。
说罢,朱标颇为自信的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季秋的夸赞。
谁料季秋只是淡淡一笑,语惊四座!
“标弟,你错了。”
“我大明的确是世界的中心。”
“但大明之外的世界,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说罢,季秋便抽出一沓折叠好的纸张,缓缓展开,悬挂在大堂中央。
这正是季秋昨夜制作出来的“教具。”
草绘版本的世界地图。
为了不让自己第一次授课,便彻底颠覆朱标等人的世界观,落得个“哗众取宠”的印象。
季秋并没有搞个地球仪出来,而是选择用这种四四方方的地图,来让朱标等人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全貌,同时不对传统的“天圆地方”之说,进行颠覆。
而这图上的一些内容,季秋早就给朱标等人看过。
“秋哥儿,这幅图我见过!”
“这里,和这里,都有良田!”
“此处更是有着数之不尽的白银!”
朱棣兴奋的炫耀着自己的“学识”,但很快,他们便被这幅图上其他的内容所吸引。
凝神片刻,朱标掉头看向季秋,语气既震撼,又复杂的说道。
“秋哥儿...”
“从这张图上来看,我大明的确处于世界中心。”
“但...我大明相较于整个世界而言,竟是如此渺小?”
朱标会感到难以置信,非常正常。
不说其他几个大洲,大明与临近的蒙古高原,进行比较,面积都是小的可怜。
看着朱标这副迷茫而又懵懂的模样,一股为他们“开智”的使命感,急切的涌上季秋心头。
“确实如此。”
“并且这些地方,虽地处偏远,但并非蛮荒之地。”
“像是此处,弹丸之地,便存有我大明难以想象的白银。”
说罢,季秋又指向孤悬海外的澳洲大陆,很是感慨的介绍道。
“而此处,距离我大明有万里之遥。”
“物产丰富,土地富饶。”
“其中盛产铁矿,不光储量丰富,并且品质极高!”
“哪怕是最普通的铁矿,其矿石品质都要胜过我大明最上等的铁矿。”
听着季秋详细的讲解,几小只懵懂的点了点头,听的非常专注。
这样的知识,非常新奇,远比枯燥的四书五经,更有吸引力。
至于朱标等人能不能接受,学会这些知识,季秋毫不担心。
几百年后,满清的皇子都能熟读西学,甚至能与欧洲而来的使节,用英语进行交谈。
身为朱元璋的血脉,朱标等人,岂会不如这群刚刚开化不久的蛮夷?
“青田公,文和所言,您都是从何处知晓的?”
“老夫虽不才,也算的上是遍览群书。”
“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观点。”
“难不成,这是那本老夫未曾见过的古籍上,记录的内容?”
“若是如此,青田公可否将本书,借老夫一观?”
事先,宋濂便知道季秋今日的授课内容,都出自刘伯温的“授意。”
是以季秋的观点,虽然新奇,但也没有令宋濂起疑,只当是刘伯温从那本古籍上得来的内容。
并且一提到古籍,宋濂的语气就隐隐有些狂热,心痒难耐。
毕竟他宋濂这辈子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
见刘伯温迟迟不开口,宋濂不由得很是焦急的询问道。
“青田公?”
在心里,宋濂还暗暗的腹诽了刘伯温几句。
这青田公,岁数比老夫还小。
怎地这耳背的毛病,比老夫还严重?
刘伯温当然没有耳背,只不过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罢了!
听说你宋濂,遍览群书?
老夫又何尝不是呢!
若不是怕季秋趁着他还活着的时候,将他的雕像搬到孔子和孟子头上。
你看刘伯温还装聋作哑不!
而朱元璋一看刘伯温这略显纠结的模样,心里也是有了计较。
“这些事就不要多问了。”
“景濂,伯温他既然不说,自然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说到这,朱元璋还向刘伯温,投去了一个“咱都明白”的目光。
很明显,朱元璋这是将季秋讲述的内容,当成了刘伯温测算出来的“天机!”
自然不好对着宋濂解释出处!
季秋过去为了让刘伯温“扬名”,所做的所有努力,在此刻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刘伯温愿意开口解释的,那就是刘伯温见多识广,知晓些别人不知道的知识。
若是刘伯温不愿意开口的,那便是天机不可泄露,少打听就对了!
合理!非常合理!
霎时间,刘伯温甚至有种预感。
等到诸位皇子出师后...
怕不是他刘伯温,真的要成为洪武一朝的活圣人了!
老夫明明给文和,又找了一个老师。
怎么到头来,受苦受累的还是老夫?
一时间,刘伯温是心如死灰,根本没有开口的**。
见状,朱元璋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便对着宋濂示意道。
“景濂,继续听吧。”
“咱还指望你给咱找出秋儿授课中的错漏呢。”
有了朱元璋的吩咐,宋濂只好将心中愈发汹涌的好奇压下,一边聆听季秋的授课内容,一边打定主意,要在晚些时候,前去拜访刘伯温。
今天一定要要把青田公的古籍借到手!
于此同时,季秋已经讲解完了世界上各个板块的特点与文化,正对着朱标等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可知,我为什么要向你们介绍这些内容?”
朱棣猛地起身,十分骄傲的大声道。
“我知道!”
“秋...老师的意思,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些地方的富饶。”
“好在将来,将这些地方通通拿下,划入我大明境内!”
一听这话,季秋恨不得给朱棣竖个大拇指!
不愧是老四!
这雄心,俺喜欢!
季秋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很遗憾,这并不是季秋想说的重点。
至少今天不是。
“老四,坐下吧。”
季秋摆了摆手,示意朱棣坐下,并没有给朱棣的回答,做出评价。
搞得朱棣抓耳挠腮,焦急的很,心说我回答的这么好,秋哥儿你倒是夸夸我啊!
“我之所以给你们介绍这些,是想给你们说明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这道理,关乎你们将来就藩之后的表现,更关乎到我大明的长治久安。”
季秋并没有搭理朱棣,而是用非常坚定的语气,缓缓诉说着他所准备的一切,彷佛这是万世不易的真理。
而此言一出,甭说朱标,就连朱元璋也是屏气凝神,等待着季秋,不,是刘伯温的高见。
“看了这么多物产丰富的区域,其中不乏有富饶程度,远胜我大明的所在!”
“然而我大明,依旧是全世界的中心!”
“为何?”
“只因这世上,决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并非是物产的丰饶。”
“而是人民。”
“只有人民,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
“当国家被人民所认同,就会有无数百姓,踊跃的想要前往边关,抵御外敌,守护自己的家园。”
“更有人矢志报国,投身行伍或是庙堂,只求能让这天下无数如他一样的百姓,能过的更好。”
说到这,季秋的语气愈发激昂,双拳紧握,隐隐有青筋浮现,暴露了他此刻无比激动的内心。
“曾几何时,你我的父亲,也是这天下百姓当中的一员。”
“可到最后,干爹却是从百姓中脱颖而出,所到之处,无不箪食壶浆喜迎王师,最终赢得了这天下!”
“为何?”
“只因干爹他将百姓,从北元的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是以遭到了百姓的爱戴!”
“若无百姓的拥护,干爹如何以东南一隅,打败幅员辽阔的北元?”
“可能在你们看来,百姓的力量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今天要送给你们十六个字,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牢牢记住,并且代代相传!”
说罢,季秋直接挥毫泼墨。
说来也怪,明明不精此道的季秋,在写这十六个字的时候,却是笔走龙蛇,气势岿然,俨然有了大家风范!
片刻后,只见季秋将宣纸缓缓举起。
那墨迹尚未干涸的两行大字,顿时映入众人的眼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寥寥两行字,朱标看在眼里,却是心神巨震,彷佛看见的是传说中足以令人百日飞升的禅机!
朱标猛地抬起头来,正想向季秋询问个究竟,便撞上了季秋平静如水的目光。
“这节课,到此为止。”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