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琏三步并成两步,急不可耐的上前,从季秋手中接过了“平户条约”的原本。
老朱以及诸位大臣的视线,也理所应当的转移到了刘琏身上。
这还是刘琏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场面。
在场的众人中,有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还有他老子,更有无数平日里只能在士子口中念诵的“贤良。”
此刻,这些人却专心致志的盯着自己,等待着他的宣读。
刘琏虽然憨了点,但他并不傻。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中的亲历者。
也许若干年后,太祖实录中就会多出这样的一段记载。
【定远王平倭归来,订条约若干,礼部主事刘琏为上宣之】
这叫什么?
青史留名!
史书有载,是无数士子追求一生的终极荣誉。
而现在,初入官场的刘琏几乎毫不费力的,便完成了这个文人的终极成就!
何其有幸?
但刘琏并没有飘飘然,更没有怯场的说不出话来,而是用充满感激的目光看向了季秋。
因为他知道,他现在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份荣誉,都是因为季秋的缘故。
正所谓平台决定高度。
恍惚间,刘琏想起了几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季秋时的场景。
“叫叔父!”
现在想想,刘琏无比庆幸自己当时认下了这个叔父!
只要叔父认得好,进步肯定少不了!
这才是人生真理啊!
最后激动的看了季秋一眼,刘琏清了清嗓,开始宣读“平户条约”的具体内容。
“大明遣倭国使节定远侯季秋。”
“大明遣倭国使节礼部主事刘琏。”
“倭国第九十八代长庆王。”
“今日汇于平户,核定...”
既然是要传承下去,维护大明在倭国利益的“法理依据。”
这份条约的格式,内容,全都非常正式。
听到这,有人悄悄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打量着老朱的脸色。
因为从原则上来讲,这个以刘琏为主使的使节团,是没有资格代表大明和倭国签订下这样的条约的。
要是其中有对大明不利,又或者不妥的内容。
大明认是不认?
往大了说,这叫僭越!
和一国签下条约,你都不和圣上知会一声?
怎么追究都不为过!
再看看朱元璋的表情,虽是神色如常,但那深邃的目光正盯着嬉皮笑脸的季秋。
很明显,朱元璋也不知道条约的事情。
但朱元璋不至于现在就为了这件事发怒。
季秋是啥人?
大明战神,北元克星,节制京城内外一切防务的五军都督府指挥使,定远侯,年纪最小的开国勋贵,当今圣上视如己出的干儿子!
崔兴园区平日里干的都是啥买卖?
又铸铁,又冶兵!
除了季秋,还有哪个勋贵敢干这种事?
怕不是脑袋早搬家了!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非常清楚季秋的性格。
无利不起早!
先听听,看看这臭小子折腾了些什么东西!
要是真有不妥之处,那不就有机会抽他了?
想到这,朱元璋的神情更加专注,目光中甚至出现了夹杂着跃跃欲试与期待之色的复杂眼神。
而刘琏那微微有些发抖的声音,已经念起了条约的第一项内容。
“第一款,关于大明于倭国设置通商口岸一事。”
“从本条约签订之日起,口岸附近方圆百里之土地,为两朝通商之地,用于口岸后续扩建,增设。”
“口岸防务,征税等一切要务,皆为大明自理,倭国只有通商权。”
“倭国子民若擅自进入口岸,大明有权自行处置。”
话音落下,码头上瞬间鸦雀无声!
“啥玩意?”
常遇春这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一听这内容,马上就叫出来了!
“这倭国王的脑瓜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方圆百里的土地?”
“这和送给咱们大明了有啥区别?”
“还让咱们驻军,征税?”
常遇春感觉自己说的还是保守了。
这不是脑瓜被驴踢了。
这是特么脑瓜子被洪武造给崩了啊!
方圆百里,多大的一片面积啊?
大明轻而易举的便能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城池!
并且还能合理合法的在其中增兵,驻军!
如此一来,若大明哪天看倭国不顺眼,岂不是随时都能发兵攻打?
至于登录作战中一系列的麻烦,通通都可以省去了!
前段时间,大明这边还闹出过“倭乱。”
倭国王就不怕大明以这个为借口,出兵惩治他们?
想不明白!
常遇春实在是不能明白!
在他的认知中,就算倭国王再怎么“倾慕天朝”,也不能置自己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啊?
“瞎嚷嚷什么?”
“听着就是了!”
朱元璋一声大喝,直接止住身旁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
除了常遇春,又有一群大臣,意识到了条约第一款的内容,究竟有多么离谱,是以议论纷纷!
可老朱发话,众人也只好压下心中的费解,转而皱着眉头,一言难尽的看向刘琏。
你这条约...
他靠谱吗?
咋听着这么离谱呢?
宣读突然被打断,本就有些紧张的刘琏,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当场愣在了原地,似乎忘记了宣读的事。
“继续念!”
“是...”
小声回应了一下朱元璋的命令,刘琏低下头,忽然发现自己不认识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文字了!
“这...”
豆大的汗珠瞬间从刘琏的额头上冒出,滚滚而下。
慌乱之中,那熟悉的令人心安的声音,在刘琏身侧响起。
“大侄儿!继续往下念!”
“这都签字画押了的东西,不怕倭国不认账!”
“大声念!给我干爹,还有你爹开开眼!”
“......”
一听到季秋叫到自己,刘伯温的老脸顿时一僵,心说这和老夫有啥关系!
而季秋的话,瞬间给刘琏注入了一股力量,令他终于能看清条约上的文字。
很是感激的看了季秋一眼,回应他的,是季秋充满鼓励之色的目光。
下一秒,刘琏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
“第二款。”
“鉴于大明使团于博多遇袭之经历。”
“为保障大明与倭国贸易的顺利进行,倭国自定从条约签订之日起,着手拆除境内包括城墙在内的一切防御性设施。”
“并将军队规模,缩减至五千人之下,代代不易。”
“大明应履行宗主国之义务,在倭国面临入侵及内乱等军事事宜时,出兵协助!”
话音落下。
朱元璋心中顿时有了决断!
疯了!
这倭国王一定是疯了!
也不怪朱元璋如此难以接受。
在这个国与国之间,只存在征服与服从这两种关系的时代,季秋的这份条约,从事实上开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系。
海外殖民。
这种跨越时代的产物,会超出朱元璋的理解范围,实属正常。
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这第二则条款一出,倭国和灭亡了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签下这种条款?
别看条约里说的好听,什么大明会出兵协助。
可大明出不出兵,还不是大明自己一句话的事?
国无军不立。
作为马上皇帝,朱元璋非常清楚这一点!
再看看其他大臣的反应,也都和朱元璋大差不差。
除了震惊就是懵逼,外加一丝丝的疑惑与难以置信。
不应该啊?
为什么啊?
假的!
这条约一定有问题!
没准就是狡诈的倭国,签下来糊弄刘琏和定远侯的!
对,一定是这样!
不然解释不通啊?
想到这,众人的神情渐渐平静下来。
既然认定了这则条约有问题。
无论其中的内容有多么离谱,他们也就都能够接受了。
反正倭国又不会认账,咋离谱咋来呗!
可当听到刘琏接下来宣读的内容后,众人的嘴角还是免不了一阵接一阵的抽搐!
好家伙!
和大明一起开矿?收获七三开?
五岛主岛成为大明在海外的基地,由倭国提供一切军需?
等到听到和“三千万两军费”有关的事宜后,一直皱着眉头的刘伯温,终于忍不住了!
“三千万两白银?”
“确有其事?”
以刘伯温的性格,他是不会主动发难的。
更别说对面一个是自己儿子,另外一个还是自己弟子。
给他俩挑刺,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可没办法,刘伯温实在是太了解朱元璋的性格了!
一提到钱,朱元璋可就认真了!
要是没这回事还好,可既然代表大明,和倭国立下了这个三千万两白银的约定。
要是最后这些钱没搞回来,猜猜朱元璋会朝谁发难?
我的傻儿子啊!
你糊涂啊!
想到这,刘伯温悠悠长叹一声,对着朱元璋深深俯身,很是凄苦的说道。
“圣上...”
“臣,教子无方...”
“弄出了此等...罪责。”
“臣愿卸去一身官职,只求留下犬子一命...”
一听这话,一直乐呵呵吃瓜看戏的李善长,顿时被吓了一跳。
你卸去一身官职?
你这算盘珠子都要崩到我这来了!
老夫这天天摸鱼摸的正舒服呢!
可不能让你给跑了!
为了自己美好的退休生活,李善长决定,坚决不能让刘伯温走人!
“上位!”
“世侄也是初次办差,难免有...”
“咳咳。”
李善长酝酿半天的说辞,瞬间被季秋所打断。
只见季秋缓缓上前,走到刘伯温和朱元璋面前,很是玩味的开口道。
“内什么。”
“老师,你就不好奇,我为啥要张罗这么多军舰,跟我一起回来吗?”
嗯?
话音落下,朱元璋的瞳孔,瞬间骤然收缩!
“你这兔崽...”
骂到一半,朱元璋想起马皇后还在身旁,口风顿时为之一变。
“难不成...”
“条约上提到的三千万两白银...”
“你...带回来了?”
说到最后,哪怕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声音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丝丝颤抖!
三千万两啊!
“嘿嘿!”
“汤伯,喊人卸货吧!”
看见朱元璋露出了自己几日之前的表情,汤和顿感心满意足,立马乐呵呵对着身后吩咐道。
“没听见定远侯说啥吗?”
“干活!”
霎时间,早就蓄势待发的各位士卒,排成一道长龙,将一口口木箱源源不断的运到了码头上。
几乎是顷刻之间,码头周围便被木箱所堆满,几无落脚之地!
“干爹。”
“您看看吧。”
这下子,就变成朱元璋反过来狠狠的握了一下马皇后的手。
就好像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自己维持在群臣之前的威严!
马皇后立刻会意,看了朱元璋一眼,便给了毛骧一个眼色。
“呼...”
深深的吸了口气,毛骧箭步上前,直接掀开了距离最近的木箱。
耀眼的银光,瞬间从木箱中迸发而出!
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倒吸凉气之声!
“嘶!”
朱元璋更是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被银光晃的几乎睁不开眼,却始终舍不得挪开视线。
足足过了好半晌,将心情平复下来的朱元璋,这才对着季秋询问道。
“这...”
“便是条约上提到的三千万两?”
季秋语气淡然,口中的话语却是吓死人不偿命!
“准确的说,应该是四千多万两!”
“这不是跟倭国搞了一点贸易吗?”
“也得了不少银子,这次就一并拿回来了。”
“等到按照条约上的内容,进一步开发倭国的银矿。”
“届时贸易,再加上开矿所得。”
“保守估计,每年都能为大明提供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勉强算是个生财之道吧!”
年入白银千万,还只算个勉强的生财之道?
立马便有人看向季秋,目光格外复杂!
之前没看出来啊!
你这小子...
真特么欠揍啊!
但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季秋的话语之中的深意!
“文和...”
“你的意思是,这份条约上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
“并且倭国绝对会按照条约上的内容照办?”
“当然!”
“不然这些银子,我是怎么带回来的?”
回答完刘伯温的问题,季秋对着仍在震惊之中的朱元璋,长施一礼,朗声道。
“恭喜干爹!”
“倭国愿意永奉大明为宗主上国,并且代代遵守条约当中的内容!”“自此刻起,我大明可直捣黄龙,从根源上解决倭乱!”
“海疆,可定矣!”
“孩儿,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