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国家中,如果不能让老百姓认同自己在主张,那么统治就会变得格外艰难,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国家中非常普遍。”
政哥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所以其他诸夏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原罪的!
当然,我们大秦也是如此,寡人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如果不能把我们的主张和国家主义结合,反而只会像一条狗似的去讨好敌人,然后再回过头来迫害诸夏的战士!
他们必将被诸夏人民抛弃,成为国家的罪人!”
六国的问题当然很多,主要矛盾其实也不是国策主张和国家主义的矛盾。
但是现在他们是执政者,而政哥反倒是能一边打起诸夏主义的招牌,还能一边给老百姓分配土地。
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许多诸夏国家已经没有了征伐蛮夷的传统(打完了)。
现在他们没有去讨伐蛮夷,反而是秦国在和蛮夷死磕。
如此事实在眼前,想要解释清楚立场的确有些困难。
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和政哥一样,坚决站出来给老百姓分配土地。
如果他们能发动一场战争并取胜,再给老百姓分配一下土地,那么国家主义(诸夏主义)的大旗就会由他们扛起来了。
可惜,他们始终棋差一招!
让国家主义的大旗落到了政哥的手中,他们这些贵族王室,反而将自己摆在了国家主义的对立面。
因为秦国实行的是军功爵制度,很难出现大地主来剥削。
反而是六国,是真的有很多大奴隶主(贵族和王室)。
政哥的国策就是,拉拢这些奴隶,给他们分配土地,把他们变成良家子,组织他们去干死奴隶主。
“必须组织我们的人加入进去!”政哥定了最后的基调。“派人去加入这群人或者其他类似的组织里面,我们要随时掌握它们的动向!你懂政治,这件事情就由你直接负责,随时向寡人报告。”
“是,大王。”
......
天亮了。
紫女睁开美眸,眼眸中带着几分柔情的看着抱着自己的袁华,随后缓缓低头在袁华的嘴角亲了一口。
袁华感受到紫女的吻,顿时从梦中醒来,拉住紫女又是一顿吻。
一吻请深,再吻下去就要出事了。
昨晚陪紫女玩了一晚上,早就到紫女的极限了。
说实话,袁华还是喜欢紫女这样淡妆,这比她浓妆更吸引袁华。
抱住了紫女的娇躯,袁华直接道:“再睡一会吧,日上三竿又如何?反正今日无事,我们多睡一会也无妨。”
紫女看着不正经的袁华,想起昨晚的疯狂,俏脸上有些红润,柔声的道:“我们先去吃点早饭吧,折腾了一晚上,你不饿吗?”
“一点点。”袁华在紫女的香唇上亲了一口,带她一起去进餐。
.......
就在袁华享受紫女进口酒的时候,政哥已经早起来处理政务了,旁边的小扶苏还在呼呼大睡。
看了一眼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扶苏,政哥就开始为大秦的人才培养而头疼。
虽然不喜欢儒家,但是政哥还是很认可公开授课这一行为的。
孔子三千门徒,后世可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成就。
能够公开授课,还来者不拒,甚至某些贫寒子弟,还能受到孔子的接济,这是政哥欣赏的行为。
后世儒家能够做大,无非就是真的培养出了不少的知识分子与官员。
没有这个基础想玩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纯纯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政哥准备建立的国立学院,一应支出与开销,俱由少府报销。
如此,政哥才准备广招师长,大开山门,收录天下有志之人,无论贫贱富贵,有教无类。
当然,这个有教无类,其实也是有标准的。
是诸夏,没有投靠蛮夷的行为,是政审的重点。
用诸夏子民的血汗钱去办学校,这是好事。
诸夏男性是不是人?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或许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回答,只需问一问,如果性别反转呢?
当然,人家不是蠢,buff叠满了,仅此而已。
他纯粹是把这个当小说看的。
甚至还觉得袁华太过于杞人忧天了。
政哥很清楚,孔子能教育这么多弟子,除了学生们奉献的学费外,要是没有他的学生比方子夏,子贡,颜回等人在一边帮忙,根本不可能做到。
政哥之前也想过建立大规模的国立学院,但问题是,没钱啊。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哪怕是政哥也不例外。
政哥又不是什么女频皇帝,随口一张,钱就源源不断来这种魔法,他不会啊。
那些学生们练字和读书所必须的笔墨,就是一大笔开支,更别提还有那些老师们的工资了。
想做成这件事,就得有长期的,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可以说,想做成这件事,要么砍军费,要么不修长城。
政哥曾经非常发愁,始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政哥觉得诸夏的生死存亡比读书更重要些,所以直接就放弃了国立学院的计划。
但是随着袁华的到来,财政宽裕起来的政哥,就准备搞一搞免费的国立学院了。
当然,不是后世西方那种混日子的国立学院,而是军事化管理的国立学院。
谁要是敢不好好学习,就等着开革滚蛋吧。
在这个时代,每多一个读书人,大秦的国力就增强了一分,而这是政哥真正想做成的事情。
不然,就那么几个人来考科举,迟早得出事!
一个纯文官的政府有多么操蛋,袁华可太清楚了。
这第二,便是政哥准备好好的刺激一波诸子百家了。
绝大多数的诸子百家,要么不重视教育,要么只教育贵族和大地主子弟,这一点很不好。
历史上大秦的灭亡,就是缺乏足够忠诚的读书人。
大秦在政哥时代,在东方六国的管理不能说“形势一片大好”,只能说“吃枣药丸”。
无非就是公务员队伍严重缺编。
而且由于行政队伍严重缺编,已经到了无法正常行政的地步。
当公务员系统严重缺编时,政哥也没有办法,只能采用任用本地人(也就是六国的遗老遗少)也来饮鸩止渴。
无他,不任用这些熟悉地方,有地方威望的六国遗民,大秦在东方连收税的基本行政怕是都无法开展。
后来,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了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