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拿出六十万兵马,你是真敢说啊。

一众秦军将领看着王翦,只感觉这家伙疯了。

兵马多了好不好?当然是好的。

哪个秦军将领不知道兵马多了好打仗?

但问题是,秦国的国力,难以负担。

对于绝大多数强国的军队,普遍分为三个档次。

王牌精锐,野战主力,填线宝宝。

现在秦国的军事实力,就是由五万多人的王牌精锐,二十万左右的野战主力,以及一大堆填线宝宝构成。

精锐的野战军,不可能像游戏一样直接刷出来。

王翦的规划,就是调集秦国精锐的野战军去围歼匈奴的主力。

同时征召大量的填线宝宝去填充战线,防止被人偷家。

可以说这是很稳妥的规划,稳妥到能应付绝大多数的突发情况。

但是,钱从哪里来?

不管是打了胜仗的赏赐,还是打了败仗的抚恤,都需要海量的支出。

哪怕是填线宝宝,也意味着大量的支出。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敢拖欠军费。

上一个拖欠军费的国家,叫做齐国。

后面直接就田氏代齐了。

历史上政哥否决王翦的六十万大军攻楚,本质就是秦国的财政已经到破产的边缘了,无法支撑那么庞大的军队。

前线集结六十万大军,就意味着总军队至少有一百万甚至更多。

这对于秦国来说,实在是有些过于难以维持了。

后来政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支持王翦。

那意味着拿出国库中最后一笔储备,拿出粮仓里最后一粒粮食,集中秦国能搜刮到的一切物资,集结秦国全部的精锐野战军,全部支援给王翦。

纯纯就是在赌国运。

成了就是秦灭六国,败了就是阿登反击战。

王翦请田这件事,一般人看到的只是王翦自污这一点皮毛,但是事情远非这样。

出征前索要土地和房产是因为无法封侯,出征后索要是为了打消政哥的猜忌,这两个原因其实都是骗人的。

无他,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两人的功劳太大了,封侯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王翦家族一门三侯富贵无边。

至于出征后索要封赏就更蠢了,事实上当王翦一再索要赏赐的时候,周围人都认为王翦做的过分了,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何况是政哥。

王翦对此说,政哥喜欢猜忌。

实际上,政哥没有杀掉任何一位功臣。

当抛开个人的情感,和史官的刻意美化之后,就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真相就是秦国没钱了。

从秦国立国到王翦伐楚,已经过去五百多年了。

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秦国的每一个领域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利益阶层所占据。

五百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已经到了它的正常死亡周期。

不光是秦国到了死亡周期,其他诸侯国也已经到了死亡周期。

之所以都还活着,是因为七国之间一直在不断的变革国家,变革的方式有对外战争、对内变法、内部反叛等等。

战争、变法和反叛每发生一次,就是一次对原有利益阶层的清空和释放,然后再分配,再清空,再分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但是变革只能延缓死亡,并不能阻止死亡。

秦国到了政哥手上,已经是一个土地枯竭、国库空虚,资产为负的时代。

再加之政哥亲政以后兴建郑国渠,构造间谍战略,多次的对外战争,破韩、灭赵、攻燕、亡魏、伐楚等,已经致使秦国财政即将破产。

五百年问题的积累、利益阶层的固化、无法释放的土地、巨额财富的支出、超前消费的透支、杠杆下放大一万倍的玩法已经让秦国走在了随时都会崩溃的边缘。

第一次灭楚时政哥派出二十万兵力未尝不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此时的秦国已经拿不出多余的土地和钱财进行向下分配了。

而秦国之所以还能在表面上维持高效的运转,靠的完全是政哥逆天的个人能力。

但他的个人能力再怎么逆天,也不可能凭空爆出粮食和钱财。

后世有很多秦国士兵的家书出土,著名的就是黑夫和惊兄弟。

惊在第一封家信中给妻子写到,家里还好吗,母亲还好吗?要照顾好咱父母亲。家里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家里有没有钱、布、衣服,我和黑夫在这边挺困难的,家里要是有的话给我们寄点钱和衣服过来。

后来惊又发了第二封家信,信中说,我们先找别人借了点钱,家里要是有的话尽快给我们寄点钱过来,最后在结尾处用了急,急,急三个字。

连续写三个急,可见当时秦国底层士兵有多么艰难。

前线恶劣的情况,已经到了连士兵最为基本的衣食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地步。

按照秦国的法律,赏赐的财物是送去士兵家里的,在前线他们应该能得到国家的衣服和食物。

但是当时秦国的财政濒临破产,前线的物资缺口一时无法填补上去,这才有这种事情发生。

王翦要地和要钱未必是真给自己要,毕竟王氏家族在秦国根基深厚,他们本身也是秦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不缺那点东西,但是他不缺不代表别人也不缺。

给地、给钱已经是军中士兵最强烈的渴求,王翦索要赏赐想要释放的可能正是这样的信息。

通过此举让军中士兵对秦国的财政抱有信心,王翦迎合的是秦军士兵的需求。

出发前王翦要了一次,政哥非常爽快的给了。

出发后王翦又要了几次,政哥还是非常爽快的给了,连续几个回合下来,王翦要钱要地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军中。

而政哥对王翦要求的正面回应也提升了士兵对秦国财政的信心,但是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也只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

人为制造的利好消息只能起到缓冲和提振的作用,后续粮饷如果不能及时跟上,秦军直接就会原地爆炸。

财政问题、粮饷问题是秦国的燃眉之急,这一点相信政哥比王翦的认识更深刻,王翦有压力,政哥更有压力。

所以当王翦在霸上提出土地和钱财这两个词汇的时候,君臣二人的灵魂在那一刻交融了。

此刻已经不需要商量了,一个眼神一个词汇就已明白对方所思所想。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