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114 夏收

作者:双面美人鱼 分类:言情文学 更新时间:2023-03-05 09:31:05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阳泉新任知县鲍志成拱手相送出通达物流的阳泉管事, 回到屋里,看着堆放在地上的新米、油,粗布一匹细绸三丈, 诺大的火腿半支,贴着博味楼红封的酱菜一瓮, 四色干菜一扎等,贾大人果然信重, 他上旬如实呈报阳泉各种情况, 立夏刚过,这就如数送来贴补之物!

“大人!这匹绸子摸着可真滑溜啊,过年的时候您把银子寄了大半给家里,这次可应该把这料子给我裁衣裳了吧~大人~”知县妻子见外客已走,忙走出来细看,拿着素手抚弄,看看这花色,一定是京城里的花样吧!

鲍志成看着新娶回来的妻子喜笑颜开地, 想着只要这旬好好表现, 下旬仍会有布政司大人的赏赐之物, 便道, “好吧。”他由着上前来给他整衣领的妻子小意奉承, 再次叮嘱着, “千万不要私下接受他人财物,家中小儿奴仆都要好好约束,前车之鉴, 务必要小心啊!”

“我都知道,我又不是傻子,光明正大的赏赐不要,要去偷偷摸摸受那些鸡鸣狗盗,我都明白,不会丢你这个山西阳泉县令的脸。”她拿料子在自己身上比划着,这正好是夏布,颜色这样鲜灵,她是做成上回见到布政司夫人身上穿的宽袖窄腰的好呢,还是像她的掌上明珠窄袖宽摆好呢?

“嗯,我去转转,晚上回家吃饭。”鲍志成走了两步,又退回来交待妻子道,“博味楼的酱菜、干菜是买不到的,你可别送人,留下一些给家中老母送去。”

“我的老爷,知道啦!您去巡边吧!”她当然知道了,博味楼的位置难订,价高物贵,那是跟在京城都名扬天下的真味馆同出一门,要不是布政司大人来山西做官,博味楼绝开不到这里来,他们这些官吏就更不可能尝到此等美味。

且不论是配菜下饭,或是送粥炖汤,可都是开胃实惠的好东西,绝非以前就算是再辛苦,也不过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来得好多了。

没想到何晓青的儿子蠢笨到那般地步,连累家族的浑人,哼!她可不会那样教孩子,最好是能送到布政司夫人所设幼学之中学习,不说真能学到什么,就是能认识认识二公子跟三公子,就是万幸之事了。

鲍志成来到试验田边,看着仍有不少农夫上前询问,轮班在此的小吏正拿着书册资料,一一解释着。

“这就是地蛋,也被称为土芋,它耐寒耐旱,只要勤劳追肥,亩产可达上六百斤。”

“主要是打好基肥,你要是想种,可年底再来,登记入册后凭印可以去领基肥三袋,过完年衙门一开印就可以来领幼苗,这是头年,等到你自己种熟了,就不需要从我们这里领苗,自行在地蛋青皮出芽之时,自行育苗……”

一个老农看着田里的青叶随着一阵微风飘过,摇摇招招,心中喜爱,“官爷官爷,您说的这样仔细,老夫想此时就请些回去种!”

“哎,不行的,你别看着好就想弄,这是官府的试验田,什么叫试验啊,就是具有不确定性,在我这块田能成功,不代表你马上挖回去也能成功。经过我们农学士的研究,头一回种要在比较寒冷的时候下种才能长得比较大。”

那官吏挺着腰子说着,看着那些人看着他的佩服,他也不觉得说车辘轳话烦人了。最主要的是,试验田是哪几人的管的,到时候这田里的产出,就是哪几个人的!种子、培育方法,就连基肥都是公中给的,这简直是白添的收入。

“嗳哟哟,官爷,说句不好听的,这庄稼只怕您还没有我们摸得多呢……”一位大娘听了良久,此时却开口着,不管怎么样,想弄回家去才是正理,什么基肥?能不能用到别的庄稼上面去?真要是冷的时候才能种?

官吏摇头晃脑道,“你们摸得多,可绝没有我们研究的深!”他高高举起手里的书册,“每天天气,大概温度,是否下雨,下雨有多少降水量,什么时候出得芽,什么时候上铺肥,什么时候浇水……我们可都是弄得一清二楚的,你们知道家里的稻子一天长多高吗?我们却知道这苗一天长几许!”

这话一说,更让农者们心痒难耐,早有一些货郎商队的游唱,他们也听说了,他们的布政司大人为了改变山西产出不多的根本情况,付出重金,远从海外及深山野林,经过数年来与农博士甚至请出太医等研究,终于找出了几种适合山西多地的珍贵植物!

什么地里蛋,是金蛋,一锄下去全家饭,春天种,夏天收,还可补种秋苞谷;山坡上盐碱地,哪里都有它身影,不挑天不挑水,懒汉也有过冬食……

这些话他们一听就明白,再找到试验田里一看还真是,这试验田真不怎么样,田里随手挑个泥块干扑扑一搓就下灰,而且这些官员也好说话,随便你问,田里的作物只要你不拔不摘,随便你摸你看。

大家谁不是打小种着地过来的,人家说的明白,东西也摆在眼前,他们怎么会不心动呢。

而且头一年种,还送基肥,怎么算都不吃亏!

“我家里三个儿子,保证能种得好,官爷您先把我的名字登上去吧!”

“嘿,你这个老头子,你家里有坡地嘛,有旱田吗?官爷,还是登我家男人的名字,他正在家里开荒呢!”

不料这官吏一听却板起了脸,“开荒?你开得哪里的荒,是不是砍树了?”

那妇人被吓得直抖,“官爷,官爷,不是说鼓励我们开荒嘛,到时候耕种三年,就可以把荒地记下开荒者的名下!”

“话是如此,可你们到底砍树了没有!”官吏苦口婆心对他们讲着,“我们布政司大人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们动不动就把不止十年的树给砍了,开图着一时高兴,到时候豪雨一下,又要麻烦了。”

“那,那可怎么办啊……官爷,官爷,那荒山野地哪里没有几颗树呢!”妇人央求着,她是讨便宜的,可不是来给家里惹祸的啊。

官吏看她一眼,“所以说你们开荒也要先来问过我们,不然到时候人家随便一个人先拉着我们官府的人说你们开的荒是他开的,那山上又没刻着名字,你们不就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吗?”

老农听着点头,对啊,是这个理。

“知道你们都想自己有田,可也不能随便东挖一块西烧一亩吧,你们真打好主意愿意开荒,就来衙门找到丈量官,他们会领着你们去,当时就把你们的名字录在上面,一年验看,不需一文一厘,当然,三年后还是要按田交税的。”

“是是是,这是应当的。”

妇人脸色灰败,“那,那如今可如何是好啊!”她绷不住就要大哭。

“你现在就赶紧去找丈量官,让他看看如何补救。”

“是,我马上就去,”妇人连滚带爬得跑了去。

那老农有点担心得问着,“会不会处罚的很重啊?”当官的不收钱,这怎么可能呢?

“会罚种树吧,最少也是十倍之砍伐之树。”官吏心中还是有些羡慕的,他们丈量官此时辛苦,可三年之后,这些荒地所收的赋税,有半成是他们的!要是山西本人就更占便宜了,只要职位不变就可以一直收。

但谁不想着往上爬呢,要知道县令如今除了朝廷的俸禄之外,听布政司大人话的,就每旬另有各项用度滋补,比什么油水都来的体面安逸,年终的时候,根据当年本县缴上来的粮与税,与往年周边的横竖上对比之后,要是考评好,也能分个半成呢!

而一层层上去的官老爷们,都可分得半成,八厘等,别看好像听起来少,可想想今年山西只要风调雨顺的话,那可真是不少呢!他不过是个候选官儿,真希望又有哪个不长眼的脑子抽了犯浑,像何晓青那个死孩子何汉生一样,让他们如今的县令捡了个大便宜。

“胡大人,刘大人,你们可不能看着那个贾政在山西兴风做浪啊!这山西官场,都快变成他的一言堂了!他连个巡抚都不是,可却敢明着将国家利益分给那些当官的!他这是以权谋私啊!”许铭恩压着嗓子,几乎是咆哮着说道。

胡定兴看了一眼刘彬,对上眼的同时,都决定以后再不与这许铭恩来往,蠢材蠢材!

“噢,那你可以上折子参他嘛。”

许铭恩在那里仍然狂言不休,刘彬看着自己脚上穿的五蝠青头靴,淡淡矜持着道。

“我……”许铭恩顿时有如被迎头重击了一番,他因违反了贾政不得拢民,私加收税,已经被当场革职,没有官服官印,他怎么上折子?他的岳父唐昌平在京中当官,可他却不敢说,要是让他知道了……

许铭恩全身一寒。

胡定兴不是看着唐昌平的面子上,也早把这小子给撵了出去,自然要有香火情,可要比背景靠山,谁能跟布政司大人挺腰子,人家祖上开国元勋,累积百年,如今又受到皇上的重用,要比姻亲,人家太太的哥哥可是王子腾!京城节度使!还兼管着九门呢!

而且贾大人真是十分识趣,也懂理体恤下臣,虽然皇令下来了,让他三年之内完成任务,可却没逼着大家去虐待士族、暴征百姓,虽然问的多查的细有些个暗门子见不得光的收入确实没了,可人家会贴补啊!看看刘大人脚上的鞋子,没有好绣娘上月的功夫能行?如今他的松花编丝金腰带跟上边束着的槟榔袋,里面的槟榔可都是极好的上品,这些个零零种种,就是真花钱,那也绝不是个少数!

另有业绩上佳的积累下来的分成,贾大人谋划宏大,人人得益,谁想去捅贾大人的老虎屁股,不就是跟山西所有的官员们过不去吗?

再说皇上交待下来的事,谁敢不干,他们山西上下,若真能三年之内填补上以往官员们欠下的亏空,那可是千载难逢啊,在山西的吏治记录上,也会留下他们的美名。

再说等到亏空填补上去之后,那分成不也可以略略增加一些了嘛,不知道今年,能分到多少银子呢?

胡定兴端起茶碗并不饮,表示送客之意,可惜许铭恩根本不在意,也或者是他也顾不得颜面了,谁能想到贾政沉默大半年,一言即出,就真敢说免就免官,他可是朝廷堂堂四品官员!

还有这些个山西官员,就真的以贾政马首是瞻!本来商量好的排挤之策都成了耳旁风,原本他想的办法立马一文不值,从府台而下,都言听计从了。那些个有名的晋商,各个都跟在贾政后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人家说一句要修山西学院,就移山填海一般,不出半年的功夫,在白山拔地而起,引得世人注目。说什么要修路,要筑水库,积水立坝防止旱涝,以前他求他们干都不干的安邦之事,这些人跟见阎王似的,个个上赶着去承办。

简直,简直是不可理喻!

他许铭恩八岁入学,十二岁就考中秀才,二十二岁荣得龙榜,可到了四十五岁,经过夫人娘家,岳山大人力助,几乎倾家荡产,才来到山西当一任知府,没等他站稳脚跟,山西巨空被查,山西巡抚等一干官员全部落马,他送的那些打点银子都打了水漂!

可贾政,他,他不就是有着祖宗的恩德,夫族富贵!他是不缺钱,他的夫人是王夫人,开个博味楼,一道菜可以要二十两!他要领个人去博味楼吃饭,还得提前预定!还不一定能定得上!凭什么!上天不公!

刘彬看着许铭恩眼中疯狂,轻轻摇头,下巴微抬,就被屋中随仆拉了出去,“许大人,我们家大人还有公务要处理,您下回再来吧。”

“给他二十两银子,别让人家空手而回嘛。”胡定兴喝着茶随口道。

“是。”

说有公务,还不是做假,入夏之后,就是布政司大人过来的第一场夏收,马虎不得,两人好像全然没见过许铭恩一般,细致商量起来。

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悠美琴音,王桂枝见过了通达物流(原贾家家学的办事处)驻山西大管事,王贾商队的主事,另有博味楼最高主厨冯刀,先后确定了业务发展及多种货源情况及下旬菜单定价等。

她站起来远眺绿树,身侧坐着的彩云笔仍未停,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才记录完毕,也跟着站起来摇摇脖子,“太太,我看您得再找两个书记官。”

“不是今天她们母亲过生日嘛,不然也不用你一个人辛苦。”王桂枝手指随着乐声节奏轻轻敲着,真是动听。

彩霞仍梳着双丫髻,拿了杯白菊枸杞茶给王桂枝,“大小姐的琴音越发飘逸超凡了,一听就让人着迷。”

“她自己喜欢嘛,现在连花都不怎么绣了,要不是你们偶尔请她出一些花样子,我看她那些才弄回来没多久的颜料都要放干!”王桂枝假意批评着,“上回手都被弦割破了,还不肯罢手。”

“太太就别明贬暗褒了。”彩莹嘻嘻笑着,“这里的事儿都完了,我们到四艺楼去细听仙音吧。”

王桂枝点头,“那走吧。”正事处理完了,就应该下班,陪陪孩子们~

去四艺楼正好经过幼学,除了宝玉美玉圆圆之外,还有十几个山西本地百年望族的五岁以下幼童,都在一处嘻笑玩闹着。这还是贾政极力推脱,说屋子就这么大,呆不了更多人。

王桂枝看着宝玉抱着圆圆,跟美玉坐在翘翘板上玩的正开心呢,其它的孩子们有在沙坑的,有坐在小秋千上的,还有小媳妇儿带着玩老鹰抓小鸡的,这不就是个幼儿园……

看到太太过来,幼学管事刘莹小跑过来跟她请安,王桂枝便随口问着,“今年的点心是什么?没什么事吧。”

“回太太的话,今天博味楼送过来的是龙眼肉包,大家都吃的很香。没什么大事,就是墨家的小公子送过来的时候,非要拉着自己的一个小弟弟一起进来,哭闹不休的,当时引得好几个小小姐都要跟着哭了,小的没办法,就……”刘莹知道这里本来是太太给自己孩子准备下教养地方,可没想到某次醉酒,珠大爷不小心松了口答应下两家也送过来,原是两个,后来就变成了四个,跟着老爷那里抗不过,又多了十个,个个都家世不凡,她们过来侍候,看似轻闲,却要时刻提着小心,而且小孩子时常不讲道理,人家人虽小气势却足,不好管教。

王桂枝想了下,“你直接跟墨家跟来的人说,再有下次,连墨家小公子一起拒之门外。就说是我说的,最好一个都别来,还总想着往里面塞人,我这里是学校啊!”上回美玉都跟她说了,有个什么姓祁的小孩子,还打了她呢。把她给气得,虽说宝玉拍着他的小胸脯说自己马上就打回来了,可她还是有点不乐意。她的孩子怎么能让别人欺负了呢,就不能好好玩吗?别人家的孩子,她哪里有那么多的闲心去管他们是不是不懂事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养啊!干嘛送到她这里来,生怕他们出了什么事,天天尽是瞎操心!

就跟四艺楼一样,她明明是给元春准备的乐师,怎么就变成了琴棋书画四馆了呢,虽然看到元春有了一起学习的同伴,总算是有了闺蜜是不错,可她还不想当幼儿园的园长呢!

看着那些小萝卜头们蹦蹦跳跳是挺可爱,王桂枝干脆转身去往四艺楼,路过几间不是在听先生讲解诗经,就是跟着先生配色,还有一帮子嘻嘻哈哈绣着玩的小姑娘们,她怎么觉得自己好像办了个女子学校似的?

才出幼儿园,又进修女院?

王桂枝打开折扇想摇散自己心上那点浮躁,教育是民生之基,责任重大,她只为了让孩子方便才弄出来的地方,可眼下此种情况……

又走了两步,就听到有人在问元春,“听说你的祖母年年都办大寿是真的吗?”

“真的跟博味楼上的宴席一样吗?”

“要摆上上百桌,你们贾家就那么多的人吗?”

元春温柔一笑,“因为我祖母是如今辈份最大的,所以除了国丧之外,贾家上下确实要为她过寿。”毕竟其它人的寿宴都不能再大办了。

“博味楼的宴席是精选过的,毕竟众口难调,我家老太太喜欢的,你们家的老太太可不定喜欢呢。”这肯定是才吃过博味楼寿宴的。

“哪里有那么多,是他们夸张了的。”就算有,也不告诉你们,娘总说像这些事不需要张扬。

听她一一回答,小姑娘们又有了别的问题,吱吱喳喳说着话。

王桂枝听了一会儿,看她闺女完全处之怡然,游刃有余,也不想打扰她为人处事交际,便又上了一楼,进了她的私人静室。这里屋内全部铺就芙蓉簟,只有几个蒲团,正面墙中挂了一幅观音像,左右两侧玉净瓶,中间一个雕龙香炉,再有一串紫玉佛珠,别无它物。

“我要在里面诵经歇息,你们就在外头守着吧。”

“是。”

把门一拉上,王桂枝干脆脱下鞋子,直接躺倒在上面来来回回打了好几个滚!不是她玩儿,而这是瑜伽姿式的一种,叫全身按摩式~跟着来个拜太阳式跟下犬式,全身的筋都拉开了,再拿起这难得的紫水晶佛珠,来个放松冥想。

来到山西,没办法天天走万步,有时候坐得久了,一脑袋的事儿,头晕眼花的,跟着幼学四艺楼弄出来后,让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各有玩乐,李纨有了身孕,她便设置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楼下大座钟声一响,楼主鸣鼓,宣告今日所有的课程结束,各位小姐们都由自家人接回家,元春走到过道,看到彩凤跟彩莹正对着绣室今日留下来未完的作品小声评价着,便知道母亲办完了正事,在静室念佛呢,母亲别的地方好像变了,这点爱好倒是一点儿都没变,也不想打扰母亲静修之心,便拿起自己准备绣给母亲的扇坠继续完成它。

金陵姑苏

“老爷,咱们去山西,合适吗?”

甄夫人封氏一边收拾着行李,还是有些不安,“不若我们去投奔我父亲吧,他离得还近些,总会照顾我们的。”

甄士隐摇头笑道,“夫人不必担心,我们跟着贾家从金陵京城,再到山西的商队一路去,保证安全无事,这几年他们都说天气不成,收成不好。可山西在修大学院,我愿一试,若是不够资才,幼学也可啊。再说有珠大爷照顾,那些田土经营,你我都不擅长,何必去劳烦岳父。”好险他们当初不在家,葫芦庙居然发生炸供失火一事,因主家不在,甄家奴仆们发现的早,只烧毁了靠近的一面墙跟接着的几间下人屋舍,主间倒还好。

娇杏过来禀告道,“老爷,贾公子来找您。”

“噢,哪位贾公子啊?”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吧,不是应该在山西吗?也许是贾家的其它族人。

“他说他叫贾雨村。”

封氏一听这个名字就道,“不见!就说我们要搬家了,事多纷忙,家中无处落脚。”

娇杏听罢就转身去告诉门子。

甄士隐奇怪,“夫人怎么突有此语?难道你认识这贾雨村不曾。”

“呸,我才不要认识他,这样的小人,你少跟他打交道!”封氏可记得王夫人说过的话呢,再说了,他来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请老爷资助或者提携他入京。今年收成不好,这屋子又被烧了些去,老爷觉得这地方不好,想迁去山西,那么远的地方,怎么能不多准备点钱呢!

作者有话要说:贾雨村:……

大家出来换气啦~ 166阅读网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