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雨翻云之飞刀问情 第二百章 只身而来

作者:寒江钓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6-03 15:29:17

第二百章 只身而来

虽然朱允炆一直也没有捉到,但是这已经不能影响朱棣正式的君临天下了,而朱棣在得到天下之后,也开始履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一系列的行动在向世人展现出和他父亲不一样的成功之后的态度。

朱棣下令正式重组大明水师,并且宣布凡是怒蛟帮、双修府和邪异门的弟子,只要愿意的一律优先接收,并且在粮饷上还另有照顾。

虽然,三大帮派的首脑早就制定了大的方针,但是却不会强迫门下弟子远离他们熟悉的地方,所以这三大帮派的弟子也都有自己选择未来的权利。

经过最后认真的遴选,双修府的人员全部选择了离开,毕竟复国就在眼前;怒蛟帮弟子当中,有大约千人左右的选择留下,而这也占了整个怒蛟帮弟子中的两成多,这并不是说怒蛟帮弟子对于自家帮派的忠诚度值得怀疑,而是这些人大多数是有长辈不愿离开才选择留下的;邪异门人数本来就少,这次留下的也是不多,只有不到两百人。

这些人,配合上原胡节手下的军士,成为了朱棣麾下水师的主构架,也成了将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班底,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必北上的兄弟差多少。

朱棣同时命令江南的各大船坞重新打造宝船,并且下诏宣布大明水师的旗舰,就在这新建的宝船中选出,并且将怒蛟之名永远定位大明水师的旗舰之名。

而下旨将怒蛟岛永远地留给了上官家。 并且在岛上为上官飞重盖祠堂,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就是怒蛟帮彻底从这里离开了,也会派专人承担看护之责。

走下了舰船,选择北上取打造属于他们自己国度的那些水中蛟龙们,在山西境内的一个小镇上停留了下来,做最后的准备。

而这个准备期也没有因为任何人的击急迫心情而有所提前,而是在凌战天和翟雨时一再的延后下。 最终达到了一年之久。

这里距离大明的北方防线不远,是凌战天精心挑选地准备地。

毕竟这些人大多数是南方的好汉。 对于北方地气候和作战方式一时间不会适应,凌战天和翟雨时自然不会拿自家的子弟来冒险。

跟随风行烈和李帆经历了战场杀伐的那五千骑兵也来到这里和大部队会合了,于是在这个小镇旁边就集中了万多人的队伍,比之一些大的城市都要多。

源源不断的车马载着各种物资辎重穿梭在这里和山西重镇大同之间,这是朱棣当初承诺的,他也做到了,就连朱棣自身都不太富裕地优良战马。 朱棣也是送来了不少,加上原先那支骑兵自带的战马,基本可以保证这万多人一人双骑,为将来的战斗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而凌战天和翟雨时也就此做了针对的训练,那些几大帮派的弟子大多数都会骑马,就是以水战名扬天下的怒蛟帮的弟子,陆战、马战也是不错,但是这毕竟不等同于骑兵作战。 必需要经过扎实地训练,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战场上的作战方式和江湖争斗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些人,个人的武艺较之寻常的士卒是有很大地优势的,就是比起蒙古的悍卒也是一样,一旦凌战天和翟雨时能将他们彻底完成从猛士到战士的转变,相信这么一支队伍是会让所有人为之震惊的。

而李帆一家也在这个时候赶到了这里。 现在距离和里赤媚的决战之期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李帆的伤也在不久前痊愈了,他也利用这被迫得来的休息机会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待了几个月,也算是弥补一下自己做为丈夫和父亲的失职吧!

在到了这里,安顿好妻女之后,李帆就到镇外地临时军营。

震天地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在这里演绎着动人地旋律,这一切都让已经有些留恋军营生活的李帆感觉很舒服。

李帆并没有去打搅各司其职的长辈、兄弟们,而是等到一天的训练完毕之后才和他们想见。

这次并不是所有人都来了,范良极由于“老婆”的原因暂时不能前来。 不过却也是打了招呼。 会尽快赶来;厉若海和封寒都是不喜欢这些事务的,早在武昌的时候他们都先行离开了。 而且是和谷姿仙的父母一起离开的,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来。 韩柏这小子纯粹是个“妻管严”他跟着盈散花一道继续在江湖上走动,只不过不太出来露面了。 只有乾罗跟着一起到了这个地方,易燕媚马上就要临盆了,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加上他也是戚长征的义父,红袖给戚长征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戚长征是个闲不住的人,这照顾她们母子周全的事,自然就由他来做了。 在后来的这一年的时间了他几乎成为了一个大保姆,来照顾几家人的妻小。 不过,当了父亲的乾罗,对于这个工作却有些乐此不疲。

而现在在这军营里面的,只有凌战天、上官鹰、翟雨时、戚长征和风行烈,他们见到李帆之后,第一个问得自然还是他的伤势。

在相互的简单的叙述了一下这两个月间的活动之后,话题很直接的就转到了李帆和里赤媚决战上面去了。

他们并不像左诗她们那样刻意的避免谈及此事,他们也不是不知道里赤媚的胜算要大,但是却不会因此而对李帆失去信心,李帆敢于迎战,那么他们就有信心相信李帆能够胜利而归。

凌战天说:“小帆,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帆说:“没有准备地。 时间到了,去了便是。 ”

凌战天说:“也对,再过两天你也就该动身了,诗儿她们也到了吧!”

李帆说:“也来了,也在镇里安顿下来了,有乾前辈照应,想来也是没有事的。 ”

凌战天点点头。 说:“到时候,我恐怕不能前去。 这边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了,我不能分身。 ”

李帆说:“不用了,这次我决定一个人上路,你们都留在这里吧!”

其他的人好像也是早就预料到李帆会这么说,也是没有多言,只是戚长征带有遗憾口气的说:“可惜将要错过一场好战啊,也许就再也见不到里赤媚了!”

李帆明白他这是为自己打气呢。 也是笑着轻轻的往戚长征的肩膀上擂了一拳。

翟雨时说:“这次方夜雨算是失算了,这场比武地也是失去了它的最大意义。 ”

正如翟雨时所说,方夜雨之所以通过庞斑恳求里赤媚出手,很大程度上是想要拖住朱棣地腿,让中原统一的时间尽可能的拖长。 但是他先是没有想到李帆会将比武之期拖在了一年之后,更也没有想到朱棣竟然会在一年之内就攻破了应天,让他所有的准备都没有了用处,包括这场比武。

李帆说:“但是。 这场比武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也相信里赤媚是不会懈怠的。 这是一个武者,对决战的尊重。 ”

其他人也是点了点头,明白李帆说地不错。

李帆说:“好了,说说这儿吧!二叔,你有打算呢?”

凌战天说:“我和雨时都认为。 尽量的将在这里适应的时间放长,要等咱们的人完全适应了北方的气候之后,在做进一步的打算。 ”

李帆说:“稳妥一点最好,毕竟北方,尤其是草原上的冬天是很多出身南方的兄弟无法想像地。 对了,冬装和药材咱们也要准备妥当,尤其是药材,这对于咱们那些从来没有经历过北方冬天的兄弟是必需的。 ”

凌战天说:“这点,我们也预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朱棣在这方面给了咱们不少的补给。 就连随军的大夫都配备了不少。 ”

上官鹰说:“二叔。 咱们也有些时间没见了,这些话也不急于一时。 我看咱们还是先回镇子上吧,大家难得聚在一起。 ”

凌战天笑着说:“是啊,你和长征地胖小子,小帆还没见过呢!”

戚长征也说:“是啊,小帆,你这做叔叔的,可不要太吝啬啊!”

李帆说:“这见面礼,我早就准备好了,一定不会让我那大侄子失望的。 ”

在一片和谐之中,李帆在这里又过了半个多月,眼看也就到了要动身的时候了。

没有人来送,左诗她们都还没有起身,虽然李帆也知道其实她们谁也睡不着。

翻身跃上坐骑,回头看了看还沉浸自黎明前的宁静之中的小镇,李帆一扬鞭,出镇之后沿着官道往东而去,先取道河北,在从顺天赶到居庸关。

这座承载了太多的小镇,也由于这万多人的存在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么庞大的消费群刺激了当地地发展,再加上这个小镇也处在一个交通要地,更有商人有意借助来往军士地护送,或在这里停留,然后继续赶路,或在这里就地贩卖。

在整个大军开走之后,这个小小的镇子已经有了不小地规模,而这些人的存在也是直接将当地本就很浓郁的习武之风更是发扬光大。

而后来朱棣为了纪念曾经在这里停留训练的凌战天、乾罗、上官鹰、李帆、翟雨时、戚长征和风行烈七人,更是将这座扩大了许多倍的镇子正式的命名为七侠镇。

而且也就是在这个镇子,在后世的一些岁月中引发了很多武林趣闻(详见《武林外传》,哈哈!)

只身赶来的李帆,在八月初十来到了顺天,也就是后世的北京。 在这里,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僧道衍。

朱棣一直没有将僧道衍召到应天,而是让他继续留在顺天主持这边的事务,固然是因为现在应天的朝廷一时之间还容不下朱棣太多的安插亲信,再者僧道衍也不是那种官迷,相对于实打实的权利,一顶不怎么重的帽子实在是可有可无。 加上,这边是朱棣的旧地,更是朱棣将来的都城所在,只有僧道衍这样知根知底的人留在此处才能让朱棣放心。

僧道衍没有将李帆引到顺天城中,而是将李帆引到了昌平县城之内,居庸关就在昌平以北四十多里的峡谷之中。

仰头喝下满满一碗酒,僧道衍说:“李兄,没想到你还是真的来了!”

李帆说:“怎么,道衍先生,在你心目中李某是那种怯战畏死之人吗?”无错不跳字。

僧道衍说:“哪里?只不过,想来李兄也该明白你和里赤媚的这场比武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了意义,实在是可有可无之事啊!”

李帆说:“方夜雨想必也是这样的想法。 ”

僧道衍明白了李帆的意思,他也点点头,说:“想来里赤媚和李兄你的想法相同啊!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李帆说:“道衍先生,只不过你是个真正的政治家,一切的考虑自然会有一套准则的,而李某却只是一个武夫。 ”

僧道衍说:“那将来?”

李帆说:“将来只怕也是如此了,就算无双国复国之后,我和内子都不是治国安邦的料,好在我这人有些傻人缘,相信无双国也会有一个好的前景的。 ”

僧道衍也是那种眼光放得很远的人,他自然也明白如果在草原之中有一个强大的,却和大明关系非常好的国家,对于大明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僧道衍说:“也是,等将来无双国复国成功,我会向皇上请旨,出使无双国。 ”

李帆说:“那李某自当倒履相迎啊!”

过了盛夏的昌平,在晚上的时候已经有了些凉意,渐圆的朗月在这般天气下更显皎洁,酒后的燥热也在习习风中一点点的被吹散,只留下一双远眺的目光,在无边无际中传递着思念。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