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螳螂黄雀 玉琳抢对李公公
辽东满清那边。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彻底掌握了大权。虽然名义上立小顺治登基称帝了,可是只能是个傀儡。只能在那个伟大的孝庄皇后的呵护下,忍辱负重。
要说后世很多人都在争论孝庄皇后是不是真的嫁给了多尔衮,更有很多无聊的人编出来了各种有关她的风流韵事。可是不管如何亵渎她,都没法掩盖她的伟大。就凭孝庄辅佐了三代帝王,世人就该出于尊敬,不要再恶意诽谤这个伟大的女人。
孝庄皇后十三岁嫁给三十四岁的皇太极,婚后在众多妃子们中凭着绝顶的聪慧,深获皇太极赏识,不能不说顺治能登基有她很大的功劳。孝庄皇后为了呵护顺治幼帝,不得不与大权在握的皇太极虚与委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大权在握的皇太极有夺位之心,但是碍于各方原因,他还是未敢妄为。可是雄心勃勃的皇太极已经等不得的要入主大明了。
但是几次皇太极召集众贝勒们商讨进军之事,军师范文程都坚决反对。在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范文程就深受器重。几乎所有大事皇太极都和范文程商议。现在多尔衮遇事也不能不听听范文程的建议。那些硕贝勒们可是等不及了,他们多年不进军大明抢掠,日子过得都已经寒酸了。有人甚至出言不逊,“范军师,你是个汉人,担心我们祸害汉人了吧?”
很多贝勒们跟着大笑了起来。
多尔衮大怒道,“大胆!今后再有对军事不敬者,重罚不饶!”
范文程习惯了这些桀骜不驯的贝勒们的冷嘲热讽,他不仅不紧不慢的说:“摄政王、各位贝勒,我们这两年整军练兵,是已经有了些起色。可是我们的战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有啥太大变化。我一直观察着窑岗人。他们轻取了李自成的陕西,也轻取了鄂尔多斯,而且取的简直是探囊取物。我们此番要进攻大明,一旦战事紧,窑岗人定会出兵相助。目前论战力,我们还没法和窑岗人相比。”
没等范文程说完,多铎大怒道:“军师!你休长别人威风!我们的铁骑可以将横行天下蒙古铁骑打败,我就不信,对付不了窑岗人。你们都是被窑岗人吓破胆了,汗王征明的大业啥时候能完成,镶白旗镶红旗的仇,啥时候能报?”
“呵呵!贝勒爷息怒。既然贝勒爷还能记住镶白旗、镶红旗都已经败于窑岗人。那你知道败在啥地方吗?阿济格贝勒也在这里,大家说说,我们几次大败都败在哪里?”范文程的话,让阿济格格外反感。因为他在蒙古草原损兵折将,回来后差点儿没被皇太极砍头了。多铎一直不服气,他没吃过窑岗人的亏,就不相信窑岗人能挡得住满清勇士骑兵的冲击。可是范文程的问题,他还是回答不了。忍住气的多铎说:“我倒想听军事的高见!”
“窑岗人不但战术比我们精,火器比我们好的更多。这点儿,阿济格贝勒应该知道。我们几次败了,并不仅仅是我们轻敌。而是我们对窑岗人根本不了解。而且火器差距太大了。目前我们没有想出来有效的对付窑岗人的办法,要是我们进攻时,遇到窑岗人,还会大败。所以,我不建议马上出兵。”范文程不紧不慢的说。
“难道我们就不报仇了?”多铎问。
“你让军师把话说完!”多尔衮也是头脑清醒的人。
“仇是要报,可是需要机会。”范文程说,“最近我和洪承畴先生一直在研究窑岗人,发现了窑岗人一个天大的秘密。”
“欧!军师,快说说啥秘密?”多尔衮和众贝勒的胃口都被调了起来。
“我们发现,窑岗人的野心太大了。他们的野心绝对不像他们给外人看的那样,就是为了挣银子啥都不顾了。”范文程顿了顿,又说,“他们聪明的地方是,一直和大明朝庭保持了很好的关系,据说窑岗的张知木和一直和崇祯皇上私交还不错。可是他们夺下山西和陕西在没松手过。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治理。我们判断,他们的目标是整个天下,只是目前还没显露出来。而且他们高明的是,他们从来不从大明朝手里夺地方。可是他们驱赶李自成夺大明朝的地方,然后他们再从李自成手里夺地方。那个崇祯皇上还会跟着高兴。可是窑岗人夺回来的地方再不会给大明朝庭。”
“真的是高明。这样还不得罪朝廷。”
众贝勒们议论纷纷一阵儿。有人问,“军师啊!你说这事和我们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范文程得意的说,“现在李自成对明军的攻势,窑岗人一直看着不管。凭窑岗人的实力,只要他们出手,李自成就会住手,可是他们没有,明显的是在纵容。如果不出意料,不用两年,他们把陕西山西治理成自己的后方之后,会倾全力出动,还要南进,从李自成手里取河南和湖广。这是一个比陕西大多的地方,而且四周几乎都是敞开的,需要大气力才能吃下的很大的地方。也需要很多兵力才能保住的地方。他们必然出动全部军力。那时候等他们打起来,想撤也撤不回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时机。”
“对啊!趁他们顾不上我们,我们直接把北京打下来再说。”众贝勒们又是议论纷纷。
多尔衮很冷静的问:“要是他们完成中原的争夺。回手再对付我们怎么办?”
众贝勒这时都静了下来,多尔衮问的的确是问题。
“呵呵!到那时再审时度势,是和他们打还是和他们谈,我们都主动了。”范文程说,“只有我们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取得主动再说了。我们和窑岗人早晚要面对面。我们不打出去,他们有一天也回来辽东。不如我们抓住机会主动出击。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范文程计划大家听明白了。可是他后面的几句话,让大家觉得很刺耳。因为他说了,“我们窑岗人早晚要面对面。我们不出去,他们有一天也回来辽东。”
不过众贝勒都明白范文程说的是实话。虽然和窑岗人还隔着这么远,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也感到了丝丝寒意。
当多尔衮和孝庄皇后说起这事的时候,孝庄皇后说了一句:“我们非要和窑岗人为敌吗?”
可是多尔衮不能示弱,尤其是在女人面前不能示弱。他说:“我们一定要打败窑岗人!”
孝庄皇后现在不能得罪多尔衮,只是叹息了一声“唉!”
这个女人知道,多尔衮必然要败于窑岗人之手。可是现在她无能为力,她唯一目标就是保证顺治皇上安全的长大。
崇祯皇上得到了窑岗人和大顺军打了一仗的消息之后,心里既高兴,又担忧。崇祯皇上经常处于这样的矛盾之中,这也是性格使然。高兴的是窑岗人还是李自成的死敌,担忧的是,据说窑岗人只有几百人,但是却是挡住了刘宗敏大军的进攻。将来窑岗人会无人能制约住了。
还有一件事让崇祯皇上也很纠结。山海关来的消息说,满清的多尔衮这两年整军训练已经完成。满清那些恶兵又对大明跃跃欲试。大臣们有不少劝他迁都回应天府,但是崇祯皇上认为那样太失一国之君的颜面了。大臣们退而劝崇祯皇上将太子先送到应天府,一旦有啥危机,有太子在应天府,可保万全。崇祯皇上还是没有答应。现在看来做对了。大顺军已经在长江北岸威胁应天府了。那些该死的窑岗人,就是不出兵。现在甚至连张知木的人都见不到了。看来,窑岗人是不满意上次下旨让他们退回来。可是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能意气用事吗?他哪里知道,窑岗人对此可不是仅仅意气用事,他们从来不吃亏。自以为聪明崇祯皇上已经被窑岗人给卖了,要换取远比撤出来还要大的利益。崇祯皇上更不会,也不愿意相信,他不过就是窑岗人的一个棋子。
现在最郁闷的应该是那位打了败仗的刘宗敏了。其实打一场败仗刘宗敏到不是太在乎,尤其是败在窑岗人手里。他在乎的是牛金星说的,牛金星手里有夺他兵权的圣旨。
这天,刘宗敏实在忍不住了,问牛金星:“丞相,上次你说的,手里有可以夺我兵权的圣旨是真吗?”
“呵呵!权将军,这事可是开玩笑的吗?”牛金星一笑反问道。
“闯王爷难道真的想夺我兵权?”刘宗敏还是不太相信,更不愿意相信。
牛金星没有直接回答刘宗敏,反问道:“权将军,你知道你这次祸闯的有多大吗?没有皇上这道圣旨,我能制止住你吗?皇上是太了解你了!”
“唉!”刘宗敏长叹一声,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得啦!权将军,还有一件事,你做的有些过分了。这次出兵前,皇上一再说,千万不要像以前那样,乱杀无辜。可是你还是在中都屠城三日。你是没报回去,可是窑岗人的电台和报纸,把事情报出去了。我上次在商州一时糊涂,让窑岗人的电台来个现场直播。再加上你这次屠城,我们大顺军名声算完了。皇上怎么跟你说都不行,能不生气吗?再说了,你们进城以后,杀的那些妇孺百姓,他们与你们有啥关系,你非要杀他们干什么?”牛金星说。
“斗这些弯弯心眼儿,我们也斗不过窑岗人。”刘宗敏低着头说,“士兵们进城后杀红了眼。我也看到死伤的弟兄们太多了,没有制止弟兄们。”
“窑岗人抓住这点,就来个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我们大顺军的威名弄的一落千丈。”牛金星说,“窑岗有高人哪!不是一般的高。我一直觉得,我们做的一切,窑岗人都算到了。甚至是他们安排的。”
“丞相,你也不用太长他人志气。我们武的不行,文的不行,不如降了窑岗人得啦!”刘宗敏说。
“哼!这也是皇上特别生气的原因。”牛金星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打过长江,准备远离窑岗人。争取在江南能有几年恢复的时间。皇上也在反省,要我们学学窑岗人的做法。你说,这次你要是惹火了窑岗人,他们把战船开过来。是不是坏了皇上的大计。”
“哎呦!是差一点儿。”刘宗敏这次更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过不了江,哪天窑岗人打过来。我们是不是无处可去了?”牛金星问道。
“丞相,这回我们这里再不能象陕西那样,不战就退,拱手让给窑岗人。想想,我们都对不住那些在陕西没得到撤退命令和窑岗人战死的弟兄。”刘宗敏说。
“这次皇上也不会轻易放手。我们只是多准备一条退路而已。军师在家也在布置对付窑岗人的事。”牛金星说。
“我现在想的还是眼前的应天府,这很可能是块硬骨头。”刘宗敏说。
“是啊!必然是一场血战。”牛金星说,“那些阉驴更难对付,他们一个个对大明朝庭死忠。我们一定要准备好再出手。”
“太久了也不行,我们准备,他们也准备。”刘宗敏说,“我看我们粮草运上来了就开战吧!以免夜长梦多。”
“行!”牛金星点头说。
李公公消息很灵通,张知木回来一上班,就看见他在门前等着呢。
把李公公让进办公室,杨玉琳安排人给他上了茶水。
张知木问:“我一回来就听说了,李公公一直想找我?”
“是啊!张东家,应天府危急啊!”李公公说,“皇上请您赶紧派兵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应天府危急与我们有啥关系。我们派兵了,帮他们刚打完仗,他们就把我们赶回来了。”张知木说,“我也看了,朝廷这些人,你把心交给他们,也交不透。我们的心早就寒了。”
李公公听出来了,张知木不满意的不仅仅是应天府那些人,话里话外对皇上也是不满意。不过,他顾不上这些了,“张东家,就不要和应天府的那些人计较了。看在皇上的面子上,你们就发兵吧!”
“要不是冲皇上的面子,我这次能到大草原那边让蚊子咬去?”张知木说,“上次退回来的兵,都安排到河套那边的边防上了。我这次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调些兵马过来。可是,没想到蒙古人现在很猖狂。他们利用马快的优势对我们是打了就跑,抢了就跑。我们的兵力是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你说说,边关的兵能撤吗?”
“步兵不行,你们派战船过去也行啊!”李公公说。
“你以为我没想过啊?”张知木说,“我们的战船不同于木帆船,有个停的地方就行。必须有专用码头停靠,有专门的人员服务,这样才能保证船上的水、煤、油、吃用的供给。我们刚撤走,我们在镇江辛辛苦苦花了很长时间建好的专用码头,就被应天府的人给拆除了。”
“你们在江北那里不是有一个基地吗?”李公公有些急了。
“哼哼!”张知木哼了一声,说:“那个基地里面的水都抽干了。船根本进不去,还刚开始建设。”
“看来,张东家是说啥也不出兵了,是吗?”李公公脖子上的筋斗蹦起来了。
张知木一见也没客气,“李公公,我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好好给你解释,你听不进去。我看你是给脸不要脸了!你现在可以出去了!”
李公公知道自己失态了,赶紧说:“张东家,你别误会!现在真的是十万火急啊!”
可是没等他说完,杨玉琳已经拎着手枪进来了。上好子弹的杨玉琳将手枪对准李公公的头说:“出去!小心我手一抖,走火了。”
李公公虽然知道杨玉琳不会轻易开枪,可是他还是小心防备,他知道凭自己的武功,杨玉琳一枪打不死自己,但是不敢保证,后面的几枪都打不到她。因为杨玉琳的武功也不弱。李公公摆摆手说:“嘿嘿!杨小姐别误会!把枪放下!别误会!”
杨玉琳的眼神都能杀人,冷冷的说:“滚出去!”
“好好!我出去。张东家你再考虑考虑!”李公公一边往外走,一边还在喊。
李公公出去了,杨玉琳放下手里的枪,说:“哥!以后你不能单独见这个李公公了。这人武功绝对不一般,他要是对你不利,你挡不住他。”
“没事,最起码现在还没事儿。皇上还没到要我命的时候。”张知木问,“你是怎么看出来他有武功的。”
“哎呀!练武之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你看他的眼神、气息、步态,这些都藏不住。这个人的武功和师叔能有一比。”杨玉琳说。
“是吗?这么说,你要是和他单打独斗,也胜不了他了?”张知木问。
“我手里有手枪就有胜他的把握。他躲得过我一枪,第二枪我会要他的命。单轮武功,我不是他的对手。不过也能应付一阵儿。”杨玉琳实实在在的说。在张知木面前,她不会为面子夸大自己的能力。
“行啦!最好我们不用跟他比这些。你打电话把扬昌请过来吧。”张知木对杨玉琳。
杨玉琳答应一声出去了。
一会扬昌带着两个人赶了过来。
三个人坐下后,张知木开玩笑说,“带啥好东西过来了?”
扬昌说:“张总,我们还真的带好东西来了。”
说着先拿出来一个验电笔给张知木。张知木接过来,说:“验电笔成了?”
张知木起身来到一个插座前将验电笔伸进去,找到火线,果真验电笔就亮了。
“好东西!”张知木说,“这支笔给我了。”
“就是给你的。”扬昌说着又拿出来一个日光灯,说,“张总,你试试,这是一个小的,大的不好带。”
另两人赶紧把日关灯放到桌子上,把电源插头插进插座。一拨开关,日关灯果然发出白光。不过张知木感觉,这个灯亮度还是有些不够。他说:“太好了,以后这样小的日关灯,可以做成台灯,晚上看书的时候方便多了。不过,我觉得你们要在在亮度上再改进一些。”
“是啊!我们也觉得亮度还不够。不过这次过来是想让您先看看。”扬昌说。
“好!这种灯你们慢慢改进。”张知木说,“我今天让你们过来是想让你们搞一种新灯。”
“新灯?”扬昌他们三个人都兴奋了。
“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到我们喷泉广场去看了看。你们搞的彩灯很好看。可是我觉得色彩还不够,另外用白炽灯套彩色玻璃的办法效率不高。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我这次就想让你们搞霓虹灯。”
“霓虹灯?”
“对,霓虹灯。你不是刚给我一个验电笔吗?”张知木说,“那个验电笔就是用电场刺激氖发光的。如果我们在一个玻璃管里面充满氖气,然后在玻璃管儿两端加上几千伏甚至一万伏的高压电极,那么着玻璃管儿里面的氖会发出来强烈的光线。不但氖气发光,各种惰性气体都会发光,而且发出的光,颜色还不一样。你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玻璃管儿做成各种形状,比如文字、图案等等。让他们发出不同的颜色光线,美化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更好了。这东西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基本上算是冷光,发热很少。”
“好!张总,这事我们回去马上就可以做实验。”扬昌说。
扬昌话刚说完,杨玉琳进来说:“扬昌接电话!”
大家都是一愣,竟然有人把电话打到这里来找扬昌。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