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49章 报仇

作者:叫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1-15 04:37:10

第151章报仇

崇祯皇帝把他们的表情都收在眼里,便对孔有德说道:“卿且把辽东目前的建虏兵备再说一遍!”

孔有德和耿仲明之前已经禀告过,此时再说一遍,也不费什么事,便立刻恭敬地回奏道:“此次出兵,建虏征召男子七十以下,十五以上从军,老弱守辽东,精锐入寇关内。整个辽东的兵力在四万左右,主要把守辽阳和盛京……沈阳两地,其余地方,如同空设,无甚兵力。”

吴三桂一听,立刻皱眉,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据末将所知,山海关外,就有建虏爱新觉罗屯齐领兵五千驻扎,且皆是精锐,绝非老弱!”

孔有德听到这话,立刻便想起来了,连忙又奏道:“陛下,这是那奴酋多尔衮进关前留下的人马,和他……吴大帅谈判的。”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然后看向吴三桂道:“吴卿所部人马有四万余人,朕要卿领兵攻入辽东,非为光复失地,而是效仿建虏每次入寇关内之事,避开坚城,打击建虏的实力。可能做到?”

一听这话,吴三桂等人,顿时面露为难之色。

如果他从山海关回来京师后直接觐见,可能听到这话之后就会直接找理由拒绝了。但是,如今他从自己府上,还有钱庄见闻等等,已对如今情况多有认知,便不敢直接拒绝,可犹豫却是难免了。

崇祯皇帝一见,当即“嗯”了一声。

吴三桂听了,连忙回奏道:“陛下,末将从未深入辽地,不知地形敌情具体如何,就怕辜负了陛下之望!”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用手一指孔有德等人道:“他们两人,领原有人马三千,随同你一起出征,地形敌情,自是熟悉的。”

孔有德和耿仲明听了,有些意外。不过这是皇帝意思,他们也就没说什么。

吴三桂听了,看了孔有德等人一眼,脑门的汗就出来了,他不敢拒绝,但是说真的,他真有点害怕这个事情。

以前守城守惯了,如今要他出击,还要深入辽东。而且这种战事,自身只能带少量粮草,完全是要靠以战养战的。一旦在辽东无法补给,军队就要挨饿受冻了。

孔有德见他这样子,心中一声冷笑,当即抱拳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愿往!”

耿仲明虽有伤无法抱拳,却也毫不犹豫地大声奏道:“陛下,末将愿往!”

想当年,还在毛大帅手下的时候,他们只是以简陋的武器和护甲,就敢从岛上登陆辽东并且深入内地。如今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岂有怕的道理。

吴三桂的后背,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已经是湿漉漉了。虽然外人还看不出来,但是他自己知道。

见到孔有德和耿仲明似乎挑衅式的回奏,他没有再犹豫下去了,只能抱拳奏道:“陛下,末将遵旨!”

再犹豫下去,一个抗旨不遵,事情可大可小,砍个头啊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说以前皇帝可能会因为关宁军的重要而有顾忌,如今皇帝手中握有一支远比关宁军强大的军队,又怎么可能还有什么顾忌?

崇祯皇帝听了,把眼睛看向关宁军的其他几个将领。

杨坤等人一见皇帝把目光扫过去,不敢怠慢,立刻奏道:“末将遵旨!”

崇祯皇帝听他们都表态了,便微微一笑道:“都是大明好男儿,岂有怕了蛮夷之理。有朕在京畿之地牵制着建虏主力,你们无需顾虑,就在辽东大闹一场,顺便出出这么多年来被建虏压在家门口打而不敢出战的窝囊气!”

听到这话,孔有德和耿仲明还好,关宁军一系的吴三桂等人,不由得一个个都有些尴尬。

皇帝的话,言外之意不就是说关宁军以前窝囊么!对此,他们还没法驳斥。

不只是因为说话之人是皇帝的身份,而是因为,这就是事实:关宁军从未主动出击过!

要是以前,他们还有借口说建虏野战厉害,野战无敌之类;可如今,皇帝都已经亲自证明给他们看,野战击败了建虏,甚至都活捉了奴酋。

崇祯皇帝把吴三桂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却没有再说这方面,只是又道:“此次出战,所获战利品皆归你们两军所有,不用上缴。吴卿为正,孔卿为副,朕再派兵部员外郎为监军。打仗的事,还是们两人商量了办。如果意见无法一致,才以监军之意见为最终意见!”

吴三桂等人听了,先是一喜,然后又有点惊讶。

喜的是,皇帝明确说了,这次出征的战利品都归他们自己所有,不用上缴,这是大好事;而让他们惊讶的是,皇帝要派兵部员外郎为监军。

就大明朝的规矩,一般都是文官领军,虽然有武将领兵出战,但是名义上,上头还是有文官的,比如巡抚总督之类,极少有武将真正领军。

如果按照这个惯例的话,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已经不低了,并且还是兵部的,一般而言,这兵部员外郎当统帅才是正常的。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