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50章 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叫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1-15 04:37:10

第152章天时地利人和

大明朝从嘉靖年间开始,就已经从濠镜澳的佛朗机人那里买来了火器,并且进行仿制。甚至到了崇祯年间,依旧是如此。当初孙元化就是编练火器新军,聘请了好多佛朗机人作为教习教导明朝军人怎么制作火器和掌握使用火器。

因此,就这个时代来说,火器方面的制造,东西方还是差不多的。但是也有一点,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传到大明朝这边。

崇祯皇帝视察火药局发现,所有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属于简陋的那种。

全是人工操作不说,各项原料的称重、配比之类都是马马虎虎那种。经过询问,这个时代的人认为,火药不能长久保存会受潮,因此,火药到临战之时,还要重新加硝,有经验的匠人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并且这个时代的火药,还都是粉末状的火药,如果长途运输之后,火药原料会分层,还需要重新再拌匀。

虽然说,崇祯皇帝对火药具体怎么操作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有一些概念他还是知道的。

比如说,火药原料一定要尽量提纯,一般而言,都是蒸发后再结晶的法子;因此,他给火药局规定,谁发明出更能提纯火药各原料的法子,好用,则有重赏。

还有,火药颗粒化这种在后世穿越历史书中说烂的事情,他也给火药匠人说明,混合粉末时加水,或者酒,或者尿都可以,成块后再碾碎,筛选出不同颗粒,再翻滚炒,最后阴干成颗粒状火药,就能最大程度减少火药的潮湿,并且威力还大。

这里是有个笑话的,因此崇祯皇帝记得,就是欧洲那边一般都用尿来当液体混合。

至于火药成分的配比上,这个就更容易了,让火药匠人做实验即可,严格实验之下,总能找到最佳配比的。并且还能要求他们所用秤的精度更高。

如今这些工匠,有俸禄,也都按时发放,这让他们非常珍惜这碗饭碗。对于皇帝的话,自然也就记在心里。

崇祯皇帝知道,这火药的改良,不可能立竿见影,得给工匠时间。反正现在和建虏也不会马上决战,因为打不过,那就先耗着好了,不急。等回头自己积蓄起了实力,就能收拾他们。

不过,这个算盘虽然打得好,可很快,崇祯皇帝就震惊了。

夜不收快马回报,说李自成大军北返,驻扎东安,永清以及静海一带,和建虏大军毗邻,显然是结盟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想骂娘,这两货竟然勾结到一起去了!

本来就只是打建虏主力都还打不过,但是还是有点信心,积蓄实力之后尚可一战,结果没想到,李自成又领大军赶来,这简直是地狱级的难度了啊!

于是,他立刻在武英殿召开军议。

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一块屏风推在他们面前,上面挂着最新的敌我态势图。

崇祯皇帝也不坐御座上,而是走到地图前,亲自给这些文武官员讲解局势,然后问道:“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范景文一听,立刻就奏道:“陛下,保定危矣!”

永清、静海都是非常靠近保定的,如今建虏和李贼大军云集,指不定就会攻打保定了。

其他内阁辅臣,比如蒋德、方岳贡等人,更是脸色突变,因为他们不是担心保定,而是更担心京师!

其中蒋德连忙跟着奏道:“陛下,建虏和李贼大军单独已使朝廷难以对抗,如今还联合一起,京师且不说,周边如通州、保定等城必然不保,还请陛下下旨,能勤王皆来勤王!”

虽然他们知道,目前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军队可以期望了,但是却还是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他们实在是觉得,光靠京师的兵力,绝对是挡不住建虏和李贼大军的联军!

其他文官,也都是一个个脸色苍白。

真的是没想到,建虏举大军来犯,好不容易陛下变得英明神武起来,该是能自保。结果没想到,李贼大军竟然和建虏大军联合,那怎么打?陛下再厉害,肯定也打不过这两支强军组成的联军啊!

但是,武将这边,虽然听到消息之后也都是有点吃惊,却没见有多少人怕的。

就见贺赞先出列,抱拳奏道:“陛下,可令各城坚守,挫叛军锐气,而后再图之!”

不管是辽东建虏,还是李贼大军,对朝廷来说,都是叛军势力,因此他口中的叛军,就是指建虏和李贼两军。

宁龙听了恶,也是出列奏道:“末将附议,建虏和李贼大军刚汇合,定然声势大增,此时不宜出战,以守城耗其锐气,方好交战!”

他们都是跟随皇帝出战,立下了军功而封爵的,在文官面前已经有腰板,说起来的时候,钪锵有力,对比就有点明显。

这在文官这边听来,就觉得有点刺耳了。其中方岳贡当即问道:“他们人多势众,攻下保定、通州,包围京师,声势不更大?”

周遇吉听了,出列回道:“攻城战之下,贼军和建虏的兵力损失必然很大,只要坚守而陷,攻城方必得不偿失!”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