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摸鱼 第二百四十六章 摊丁入亩!

作者:与东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11 11:33:03

“杨兄,听说了吗?”

“松江徐氏将自家族里的土地,全都分出去了啊!”

“还抛家舍业的跑去海外了!”

“真不知道他们抽的哪门子疯!”

有句老话说得好。

强龙不压地头蛇。

这句话还可以换一个说法。

人离乡贱。

各个郡县之下的士族,俨然就是此方天地的小皇帝。

但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他们就得掂量掂量自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够不够了。

不然小小的一个县令,都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而最让其他士族震惊,不,准确的说,应该是破防的事...

你特么走就走呗!

把地分出去干什么!

朱元璋这则公告,向全天下的士族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向松江徐氏学习!

朱老板慷慨大度,可以在海外给你们安排一个代代世袭的职务!

这么一瞧,朱元璋还是挺大方的。

毕竟这群士族半点功劳没有,成天不干好事。

能混到一个被大明官方承认的世袭“土皇帝”职务,那还是蛮划算的。

那么事情就回到先前的那个问题了。

各个士族在自己家待的好好的,没事往海外跑什么?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所谓的“爪哇宣安司”,本来就是东南士族的自留地!

也就是东南亚那边。

当地基本上都是从自宋代流落过去的汉人士族,说的都是汉话,和大明的交流更是没有中断过!

这不是拿别人的地,慷老朱之慨吗?

哪有这么办事的!

“当今圣上,真是...”

“杨兄?杨兄?”

“你怎么不说话?”

被唤作“杨兄”的男人眼神迷离,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半晌过后,他才回过神来,却是没了闲聊的兴致,简单寒暄了几句,便要起身离开。

“李兄,家中有事,我先离开了。”

“杨兄!一起吃个饭再回去啊!”

任凭男人如何呼唤,杨姓男人始终没有回头,似乎去意已决。

“爹,你看看这个。”

回到家中后,杨姓男人立刻找到了如今身为一族之长的父亲,将公告的抄本递了过去。

“嗯...”

“嗯?”

“平儿,你给我看这个做什么?”

杨平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眸子里有一抹非常危险的光芒闪过。

“爹...”

“实在不行,咱也跑吧!”

“你瞧这松江徐氏...”

杨父伸出手掌,堵住了杨平没说完的话。

但杨父并没有训斥杨平“大逆不道”的言语,反而还做思虑状,似乎是在认真思考杨平的提议。

要是放在二十年前,杨父是绝对不会考虑离开老家的,更别说将家里的基业都分出去了。

这可是他们杨家十几代人才攒下的家业,怎么能一句话就送给那群泥腿子呢!

但,此一时,彼一时。

当今圣上,也就是老朱,明显看他们这群士族不顺眼。

很不顺眼。

镇江李氏风光吧?

上路的时候也挺风光的。

全族一个不落,家里的鸡蛋甚至都得摇散黄。

要是收拾完镇江李氏,就此收手,也就罢了。

但这封公告现世,就意味着朱元璋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坚定的走在给天下士族添堵的道路上。

这就不得不让杨父多考虑考虑了。

家财虽好,也比不上宗族存续重要。

松江徐氏,就是一个明晃晃的例子。

打死杨父,他也不信松江徐氏是乐呵呵的主动前往海外,还把地都分出去了。

摆明了是被朱元璋逼得,不得已而为之。

最恐怖的是,没人知道朱元璋是什么时候动的手。

几天的功夫,偌大的松江徐氏就悄无声息的跑到海外了!

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松江徐氏?

看了看神情忐忑的儿子,杨父点了点头,最终慎之又慎的开口道。

“将族老都请来,议一议这事。”

“是!”

与此同时,类似的一幕,在各个士族的祖地内,不断上演。

所有人都在琢磨朱元璋这则公告的用意,顺便大骂松江徐氏。

没事分地干特么什么玩意!

......

“秋儿,公告已经发下去了”

“然后呢?”

没错。

这封令天下士族,为之震动的公告。

自然是出自季秋的手笔。

乾清宫内,面对朱元璋的询问,季秋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重新扔过去一个问题。

“干爹,大将军回来了吗?”

“今天早上的消息,天德已经到了淮安。”

“算算时间,今天也该到了。”

闻言,季秋顿时点了点头,沉稳的说道。

“干爹,可以将吏员之策公布下去了。”

“大将军既然回来,那就不需要担心军中有人作乱。”

“索性趁着这次机会,快刀斩乱麻,将所有涉及到士族的政策通通推行下去!”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刻明白了季秋为什么要等到徐达回来之后,才肯交代下一步计划的原因。

这是要正式向天下士族开火了!

其实在提出这个计划以前,季秋也纠结过。

是钝刀子割肉,徐徐图之。

还是快刀斩乱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士族的问题。

思虑再三过后,季秋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想要动士族,不会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王超初创,兵强马壮,所有开国元勋悉数在世,并且绝对忠于朱元璋!

天下百姓更是对朱元璋歌功颂德,顶礼膜拜,感谢老朱将他们从元廷的蹂躏中解救出来。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都解决不了士族的问题。

那就别指望大明的后世之君了。

白扯!

念及于此,季秋秉持着“大点干,早点散”的原则,决定发起一场剑指天下士族的运动!

均田亩!

“干爹。”

“土地兼并的危害,您也是知道的。”

季秋走到朱元璋的身旁,用微弱但非常清晰的声音缓缓诉说着自己的打算。

“您和军师的考虑,在短期内来看,确实是一件善政。”

“但等到标弟上位,甚至是在洪武朝,这些土地就会被人侵占个七七八八!”

“起不到给大军提供军饷的作用不说,更是会让大明失去松江一府的赋税!”

闻言,朱元璋神色如常,用眼神示意季秋继续往下说。

季秋却是叹了口气,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历史中原本的模样。

朱元璋参考府兵制,在大明各地设立卫所,同时设置“军户”,确保大明有足够的兵源。

同时,为了解决大军的生计,朱元璋给各地卫所划归了大量的土地,命各地军户“闲时务农,战时打仗。”

从初期来看,这种做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卫所在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保持相当程度的战斗力,几次打的想要过来打秋风的游牧部落哭爹喊娘。

因此,“卫所制”被朱元璋视为自己最完美的政策之一,甚至还喊出了“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粟”的口号。

然而事实未来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期。

还不等朱允炆继位。

许多地处偏远的卫所,就传出了长官侵吞军户土地的丑闻。

等到靖难结束,朱棣登基。

大明的军户,已经从拥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完全沦为了“佃农”,甚至变成了流民。

卫所制,跟朱元璋这次想要实施的制度,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无非就是将分散在各个卫所的土地,集中到松江一地罢了。

最终还是逃不掉土地被私人侵占的结局。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政策本身。

而是因为大明本身就存在诸多凌驾于政策之上的阶级,也就是士族。

并且因为老朱的一系列政策,诞生出了许多新的特权阶级。

藩王,还有勋贵!

藩王,勋贵,外加部分文官家中土地免税。

本就是朱元璋为了表彰诸位功臣,以及为自己后代考虑,而实施的政策。

在老朱的构想中,这个“免税”的政策,涉及到层面很窄,不会动摇大明的根基。

但两百年后,造成大明财政崩溃,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免税”之策!

“干爹,松江之地,可维持现状。”

“同时颁布政策,再将这些土地按人头重新分配给天下百姓。”

“对于家中土地众多的个人,宗族,可给予官位,爵位等方面的补偿。”

“同时...”

季秋深吸一口气,道出了自己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步!

“取消勋贵,乃至于文官,甚至是藩王之地免税的政策!”

“从即日起,我大明不存在免税这么一说!”

“任何个人,任何团体。”

“无论官职高低,功劳大小,通通都要纳税!”

“并且取消过去的‘人头税’,也就是丁税。”

“将丁税分摊到田赋当中,统一征收田赋!”

“只要缴纳田赋,就可以免服徭役!”

乾清宫内,季秋斩钉截铁的声音,反复回荡!

思来想去,季秋还是决定将这个大杀器搞出来!

再搭配上均田,取消免税特权等一系列手段。

可以说,季秋的这个政策只要能够落实,大明将迎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周期!

前提是这个政策,能够落实!

并且要获得朱元璋的支持!

为了让朱元璋意识到摊丁入亩的好处,季秋还特意解释了几句。

“干爹,现在的丁税,着实是一项弊政!”

“天下百姓,大都靠务农为生。”

“而他们拥有的土地,数量也是固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中的人口越多,要缴纳的丁税也就越多!”

“并且这方面的税赋,跟田赋一样,挤压在了基层百姓的头上!”

“家中多添一口人,要承担的不是一份丁税,而是两倍,甚至是三倍以上的丁税!”

“百姓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说到这,季秋刻意停了下来,打量着朱元璋的脸色,结果正对上朱元璋深邃的目光。

说句实在话,朱元璋心里有点不爽。

弊政?

咱的政策怎么就成弊政了?

但一想到自己效仿前朝,实施丁税,并非由自己开创,朱元璋也就释然了。

就算真是弊政,那也不是俺老朱开创的!

历朝历代都这么干,跟俺老朱可没关系!

倘若“丁税”真的是一项弊政,朱元璋将其改正,也未尝不是朱元璋的一大功绩!

念及于此,朱元璋不动声色的开口道。

“继续说。”

“你这个摊丁入亩,是怎么跟章程?”

见朱元璋并没有反对自己的提议,季秋顿时受到了鼓舞,大声道。

“简单来说,就是遵循一个原则!”

“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家中的田地越多,要缴纳的田赋,也就是现在的田赋加丁税,也就越多!”

这个原则,正是摊丁入亩的重要根基。

征税之举,理所应当。

国家向百姓征税,用于维持国家运作,进行公共建设。

但这个征税的前提,应当是以“收入”为根基。

而不能以“人头”作为根基。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便是纳税是一种义务。

当事人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利益越多,所要缴纳的税额也应当越多。

合情合理。

相反,要是当事人毫无收入来源,并没有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大量利益,自然也就不需要纳税,或者是少缴税。

此举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

阶梯税制,算是进行财富二次分配的重要手段。

商业巨鳄承担大量税收,国家再用这些税收进行公共建设,社会建设,同时给底层劳动者免税,减税,改善他们的生活。

虽然大明现在没什么国家层面的建设项目,唯一能算上的,便是北疆正在修建的长城。

而修建长城的好处,显而易见。

大明的子民可以安心劳作,无需担心胡人南下。

想到这,季秋对于“免税”这两个字,愈发的深恶痛绝!

税收,是维持国家运转的根基。

而“免税”,本身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

只要存在这么一个能免税的群体,那么其他人挤破脑袋,也要想方设法的加入这个群体!

最终导致土地兼并和经济崩溃,税收向底层转移等等乱相,同时发生!

而要杜绝这种情况,那便是要杜绝“免税”这么一说!

想到这,季秋咬了咬牙,发誓一定要让“免税”这两个字,从大明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中彻底滚出去!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